“逆向考研”说明了什么?
“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选择报考普通院校研究生引关注
本报记者 李蕾
日前,“双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公布数据显示,学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有159人,占比5%。其中,来自211、985高校且第一志愿报考的新生分别有38人、8人;985高校包括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
消息一出,“逆向考研”现象引起热议。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也有人把“双非”高校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逆向考研”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为何出现
去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布数据,报考该校研究生的12146名考生中,有602名来自“双一流”高校,仅浙江大学就有96人,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毕业生。
今年,全国各地不少“双非”高校出现了名校生“逆流”现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来自985院校的有14人,来自211院校的有48人,共占比5.8%。昆明理工大学公布的新生数据显示,学校2022级研究生新生中,有92名本科来自985高校,包括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所C9高校。在深圳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生源中,也出现一大批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的学生。
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首先是考研竞争加剧,压力增大。近年来,考研人数节节攀升,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1万,2021年达到377万,2022年更是飙升至457万。“在一些知名院校招生计划没有大幅扩大的情况下,考研的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叶璟认为,与其报考名校高分落榜,不如报考“双非”高校拔得头筹,成为一些考生“逆向考研”的出发点。
其次,部分考生心态发生变化,专业前景、地理位置以及就业机会越来越成为现实选择。一些“双非”院校虽然整体办学实力比不上“双一流”高校,但在某些学科专业上并不逊色,“专业优先”成为一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考研时的首选。地理位置、就业机会也成为考生选择时考量的因素之一。
再次,部分“双一流”考生因高分“落榜”而调剂到“双非”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逆向考研”比例。比如,近几年来热门的计算机、信息工程、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报考人数大幅上升,一些学校的这些专业甚至出现名校“调剂生”人数超过了报考该校相关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学生人数。
如何看待
如何看待“逆向考研”?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逆向考研”挑战了“学生只有‘向上’考研才是正道”的教育理念。事实上,只看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而对一所高校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而对个体学历身份的歧视更是一种陈旧观念。客观上,学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学术理想、兴趣爱好、考研竞争力、学校所在地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来选择读研学校及专业,简单地以“向上”还是“向下”考研来做出优劣评价,颇不客观。“逆向考研”现象显示了部分学生考研、读研的多样化选择,蕴含了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先进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逆向考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从“挑学校”到“挑学科”的观念转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理性的考研本就不应该以追逐学历为首要目标。如今,很多“双非”高校都在走“专而特、专而精、专而优”的路线,跟名校的同类学科相比更具竞争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逆向考研”现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一种选择。选择“双非”高校报考研究生,客观上分离了就读学校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联,破除了唯名校论。对于已有“双一流”身份的高校,相当于多了一次对学生进行选择的机会,显然对学校的品质提升和增加流动性更有利。对“双非”高校无疑也属利好,有助于打破唯名校论,促进各种办学资源更理性地依据专业实际需求而非学校的名气配置。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不断探索和创新 让“育人大课堂”融入教学全过程
- 千年瓷都行:古镇窑火焕新颜
- A股周四指数分化 北证50指数涨至历史新高
- 送别浙籍港胞 “卖茶叶蛋”为家乡捐资助学上千万元
- 海内外百户家庭相约广州享“粤式”中秋
- 郑州两处遗址发现古地震遗迹 震级不小于6级
- 上半年内蒙古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 截至去年底北京技能人才总量347万人 高技能人才超118万人
- 顺利度过超长假期有四招
- 中老铁路出口冷链国际运输迈入常态化阶段
- 无人机配送何以受欢迎
- 2024乌兰察布中欧班列东通道首发成功
- (身边的变化)科技托起一片好“丰”景 浙江温州稳粮增收“底气足”
- 河北宣化排演历史剧《燕云行》探索戏剧与文旅融合
- 西宁文旅暨农特产品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 第三届香·扇书画精品展在扬州开展 感受夏季的热烈与美好
- 数百家民企代表相聚“东山再起”发生地 共探民营经济发展
- 浙江宁波最大水路客运码头建成 甬舟互动再拓新通道
- 第六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在“中华诗城”重庆奉节举行
- 浙江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上升
- 热门推荐
-
- 日本地震遇难人数升至203人 一核电站曾遭遇3米海啸
- 北京开通京籍考生办理居民身份证绿色通道
- 经济观察:重磅政策出台 中国力挺民营经济
- 多位部长回应经济热点,释放新信息
- 在这座“赛博朋克”海岛,各民族同胞互嵌式发展
- 【我在中国当大使】“欢迎中国朋友来‘打卡’”
- 山西加快建设“八纵八横”高铁通道山西段 以太原为中心形成“米”字网
- 泽连斯基公开“胜利计划” 俄方:是乌方的“灾难计划”
- 前七月湖南逾15万辆新能源汽车享车购税减免22.11亿元
- 范曾高徒刘波学艺展在天津开幕 立体展示学者型艺术家的成长历程
- 北京房山:应急发电机“坐”着铲车为居民送来临时电源
- 反复感染咳嗽 极端天气难辞其咎
- 蔡文静:当年的“愣头青”,活得越来越洒脱
- 民调显示石破茂内阁支持率大幅下滑 濒临“危险水域”
- 中关村论坛南非分论坛在约堡举行
- 脊柱侧弯或影响器官功能 专家呼吁家、校重视日常观察尽早就医
- 中国戏曲人物画鼻祖关良作品山西展出
- 广西南宁推出暖心养老服务 为“银发一族”排忧解难
-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 数字化重现文物“风采”
- 多部门持续推动减轻企业负担 提振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