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的头号大敌是暴躁的情绪?错了!是骨质疏松
今天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30年,全球将有12亿以上的更年期妇女人口。
女人到了更年期什么最可怕?很多人会回答:情绪暴躁。
其实不然,骨质疏松才是更年期女性健康的“头号大敌”。
2021年,最新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患骨质疏松病概率为19.2%,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32.1%,远高于同龄男性的6%,而65岁以上女性患骨质疏松高达51.6%。
而更糟糕的是,约50%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就诊时往往已发生骨折。
天天喝牛奶补钙
却因一个趔趄骨折
王女士(化名)50岁退休,每天和朋友喝茶、打牌,偶尔出去旅游,生活倒也过得丰富多彩,唯一盼的就是抱孙子。
去年,王女士的儿媳妇生下龙凤胎,这可把她高兴坏了。原本安逸的生活被孙子孙女占满,每天忙得脚不着地,虽然经常累得腰酸背痛,但是心里依然很满足。
时间过得很快,两个孩子到了学走路的时候,王女士每天扶着他们在小区里蹒跚学步。一天,她正领着小孙子在走路,突然拐角蹿出一辆电瓶车,眼看就要撞到了,护孙心切的她赶紧把小孙子往旁边用力一拉,自己却因惯性作用向前打了一个趔趄,膝盖着地的瞬间传来一阵剧痛,痛得她大汗淋漓,直接趴在地上爬不起来。家人赶紧把她送去医院,医生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得先做内固定手术,一年后再手术把钢钉取出。
手术后躺在床上静养的王女士很纳闷,明明自己天天喝牛奶很注意补钙,怎么还会骨质疏松呢?恰好在电视上翻到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张治芬院长的访谈节目,这才知道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除了会导致常见的潮热出汗、情绪改变、失眠以外,也会引起骨量下降甚至骨质疏松,怪不得自己轻轻一摔就骨折了。再仔细回想自己这几年的身体状况,果真是条条能对上,只是没往更年期方面去想。
能下地活动后,王女士就赶紧带着自己的一大沓病历资料来到张治芬院长的门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得到的治疗方案是,在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上小剂量的激素补充治疗,一方面可以减少骨量的丢失,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缓解潮热出汗、腰背酸痛等更年期症状,长远来看还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痴呆等疾病。王女士欣然接受,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骨质疏松是女性更年期头号大敌
补充雌激素可提高绝经后生活质量
54岁的李女士(化名)相比王女士则相对幸运。自49岁绝经起,她就经常觉得四肢肌肉酸痛,起初症状不是很严重,只是劳累后容易出现,以为这是身体衰老的正常现象,只要多锻炼就好,加之子女们工作都忙,就没告诉他们。没想到之后症状越来越严重,各个关节只要一活动就会发出“咔咔”的响声,肩背部、腰部更是疼得厉害,甚至晚上都无法安睡,因此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儿看到张治芬院长团队关于更年期骨质疏松筛查的报道,赶紧带着妈妈到门诊求助。经过详细问诊、检查和评估,很快明确李女士的浑身肌肉和关节的疼痛是骨质疏松惹的祸。于是制定了个体化的激素补充治疗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配合饮食调整、锻炼等。
经过3个月的综合治疗,李女士的关节肌肉酸痛消失,活动也自如了。如今治疗已持续1年,复查骨密度比之前还略有增加,这更坚定了李女士继续接受激素补充治疗的决心。
更年期会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影响,这对女性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会为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少糟心事儿,但必须要去正视。近年来,张治芬院长带领团队致力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健康管理及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研究,并联合全省30余家医院进行多中心研究。旨在提高大众对女性更年期骨质疏松的认识,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从而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提高绝经后生活质量。
张治芬院长表示,对于绝经前后启动绝经激素治疗的女性,可获得骨质疏松性骨折一级预防的好处。同时,还可以改善绝经相关的其他症状,减少远期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的患病风险。但绝经激素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评估下进行,切不可随意用药。
何丽娜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史迪威将军第五代后人:愿传承祖辈开创的友谊
- 非遗闽剧沉浸式演出《明月照溪尾 福气满罗源》开演
- 哈中学者:愿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与中亚命运共同体
- 打造曲艺新剧场《得闲饮茶》亮相广州永庆坊
- 装完化工油再装食用油,别让罐车“脱轨运行”
- 六国学生在内蒙古体验剪纸艺术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 德国总理朔尔茨加入TikTok,发布第一条视频
- 2023年伦敦国际中国音乐节将于8月举办
- 广西桂林多措并举 助力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 广西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 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 台企台青海南行:自贸港是投资拓业的“新蓝海”
- 外媒:智利森林火灾致24人死亡 近1500人寻求避难所
- 中国专家:第九版肺癌TNM分期收入更多中国病例
- 第八届中国汽车租赁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办
- 新疆高标准农田上规模 冬小麦单产创全国高产纪录
- 创新成果丰硕 2023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指数继续提高
- 浙江县域观察:城产人——县域治理“三体问题”何以解?
- (寻味中华丨文博)“南宋CBD”朝天门:见证杭州千年宋韵
- 哈萨克斯坦与多哥总统举行会谈
- 柬埔寨候任首相洪玛奈会见王毅
- 热门推荐
-
- 持续强降雨致福建多地受灾 龙岩4名镇村干部落水失联
- 深大校长毛军发:当代大学生应有三重境界
- 中国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
- 做多年想做而未做之事 科研人何以小城“如愿”?
- 广西抓好“双抢”工作 确保粮食增产丰收
- 资产净值达31.49万亿元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
- 近三年浙江审理涉麻精药品刑事案件97件 药品种类近20种
- 2023年广东新设制造业外资企业逾千家
- 外媒:也门胡塞武装宣布袭击三艘船只 包括一艘油轮
- 指责别国,自己“嗑药”!美国“长臂管辖”置国际规则于何地?
- “光影见证·国际交往中心”纪实摄影活动闭幕 30幅作品获奖
- 周明强哽咽谈企业家精神:乐观、坚持,坚定不移走下去
- 大学生“整顿”饭店?饭后将付费餐具带走
- 中柬媒体高层论坛暨第三届中柬文化交流论坛在金边举行
- 广州通信中心全力保障水上安全通信
-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乌情报总局局长称暗杀普京未遂?俄方:元首安全有保障
- 村民变“股民” 湖南浏阳古港镇51户村民分红511万元
- 上海: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3500亿美元 7万多家外资企业蓬勃发展
- 加沙卫生部: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4043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