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向“新”力丨在“入境”热潮里探寻中国的魅力
今年上半年,入境游持续火热。中国魅力在哪里?来到中国的外国游客又对中国感受如何?记者来到热门旅游打卡地——西安,和外国游客聊一聊。
迎新客 “特种兵式”入境游热度上升
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19万外国游客来到西安。一大早,兵马俑就来了多个外国旅行团。领队告诉记者,受益于免签政策,来中国旅游的需求大大增加。
在兵马俑,记者遇到了一个意大利旅行团。领队佐丹奴告诉记者,他们在10天内游玩了中国的8个城市。
在一家汉服妆造店,记者再次偶遇了来自这个意大利旅行团的成员安德烈。在自由活动时间前来体验的他告诉记者,如今,外国游客更愿意走进市井,体验沉浸式深度游。
在沉浸式还原唐朝场景的街区长安十二时辰,记者遇到了来过多次中国的里安娜。热爱中国文化的她还邀请记者和她一起体验了汉服妆造。里安娜告诉记者,来到中国的真实体验,颠覆了她过去对中国的想象,也让她爱上中国。
她告诉记者,来中国之前,她以为中国人生活在古代,但来到这里以后,各种各样的“未来科技”,让她认为中国人生活在未来。
随着外籍游客来华热情不断升温,提升外籍人士在华便利度的举措也不断出台。支付宝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倍;用支付宝做国际游客生意的中国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3倍。
中国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吸引外国游客的魅力。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
开新店 中国市场全球共享
在中国能看到的历史与未来,是外国游客眼中的中国魅力。而今年以来,不少外国品牌的新店也落户中国。他们看中的中国魅力是什么?
今年上半年,仅在上海就有699家外国品牌新店落户。3月21日,苹果公司在中国最大的旗舰店开业。在同一天,附近还有两家外资零售品牌进行首发首展。在7月10日,冰激凌品牌DQ在亚洲首家提供热食的餐厅,在上海开业。
这两天,上海的“进博集市”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今年上半年,这里新开了25个店铺,新引入了3000余款各国特色商品。不少客商告诉记者,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销量大增,他们纷纷开始专为中国市场调整产品方向。
在进博集市中,一组可爱的羊驼玩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摊主马玉霞告诉记者,这些羊驼玩偶在2018年通过进博会首次进入中国。没想到,这个在秘鲁销量并不高的传统手工艺品在中国火了起来,产品2023年在中国的销量较2018年增长了20倍。今年上半年,企业已经在中国开了3家新店。这个秘鲁品牌的创始人伊莎贝尔·赛阿说,中国-秘鲁自贸协定,使他们的产品销售越来越便利,也给了他们扩产的信心。
开新店,设新厂,外资正用实际行动给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今年上半年,奥迪在华首个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启动预批量生产;投资额达13亿元的百事食品生产基地在陕西破土动工。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870家,同比增长14.2%。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418.6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8.4%,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建新链 “中国制造”吸引全球平台
中国市场的魅力吸引全球商品纷至沓来。今年以来,海外跨境电商平台也不断在中国增资扩容。记者在一些新设机构进行了探访,看看吸引他们的中国魅力是什么。
在6月26日这天,亚马逊在厦门启动“亚马逊全球开店产业带加速器”项目。而6个多月前,亚马逊全球开店业务刚刚将亚太首个创新中心落地深圳。中国的魅力在哪里?在深圳,亚马逊中国副总裁金彦箴给记者看了一张“产业带地图”。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 金彦箴:我们观察到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其实已经出现了一批产业带,像深圳的消费电子,佛山的家具家居,还有宁波的按摩器材,这些产业带的话其实可以聚集一些产业的资源,能够充分展现中国制造的魅力。
产业集群带来了物流等成本优势,可以为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而在“唯快不破”的跨境电商领域,中国制造的创新速度也是吸引国际平台的重要原因。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走俏海外,正体现了中国制造的魅力和韧性。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首超21万亿元。出口总值12.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2%,汽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2.2%和10.3%。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 李鸣涛:我们的产业带,对于相关的配套资源的规模效应以及协同效应,进而形成我们产业带产品相关的一些优势。无论是从市场端还是从我们商家端,它其实是一个双向赋能的过程,有助于未来我们中国制造依托跨境电商需求的引导,实现一个数智化转型和升级,更好地应对全球未来市场竞争的变化。
无论是外国游客、外国品牌还是外国投资者,都被中国的魅力吸引而来。中国魅力的背后,是中国广阔山河中历史与未来的交融,是中国大市场以万亿计的消费潜力,是中国先进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中国不断增强的魅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扎根中国,沉浸感受独特文化,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总监制丨申勇 闫帅南 张勤
监制丨王琰
制片人丨岳群 丁雅妮 吴昊 杨晓波
记者丨高媛 黄玮 吴成轩 吴琼 刘潇凡 朱平 上海台 厦门台
编辑丨张雨棣 张昊 张博
(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正月初五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2024年春运单日新高
- 多项税收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营”在自贸港·老外创客谈 | 意大利厨师丹尼尔:开放的海南让西餐生意越来越好
- 乘客打车遗落73万元 “的哥”拾金不昧
- 国家防总针对福建浙江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南深高铁南玉段计划11月开通 广西最大侨乡将圆“高铁梦”
- 特鲁多回应党内“逼宫”,加拿大提前大选可能性渐增?
- 齐鲁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如何相蕴相生?
- 中国证监会:本次退市指标调整并非针对“小盘股”
- 江西向民间资本推介207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1040亿元
- 2023海口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开幕 新生代成“主角”
- 浙江金华外贸规模创新高 2024年进出口增速领跑全省
- 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将亮相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车辆遭以军袭击 暂停在加沙行动
- 日本飞机相撞事故影响持续 羽田机场大量航班遭延误或取消
- 春节出境游升温,保险怎么买
- 今年上半年超48万辆汽车经上海外港海通码头出口海外
- 黑龙江省AEO企业增至31家
- 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 机票酒店搜索量大涨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电视剧片单发布
- 热门推荐
-
- 有聊|王艺瑾:有能力,就不怕被idol身份限制
- 老挝政府与中农钾肥签署工业园项目备忘录
- 国家电网发布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 并与阿里巴巴达成AI合作
- “金熊猫大课堂”成都热闹开课
- 泽连斯基谈乌内阁人事变动:需要新的活力
- 哈法院举行学童集体中毒案公开听证会
-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价格波动监测
- 跨国公司高管为何密集访华?释放哪些信号?
- 钢琴家贝佐德·阿布杜瑞莫夫首次来华举办独奏音乐会
- 天津市历史学学会严复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
- 2024昆山国际咖啡产业展览会开幕 全球展商争夺“咖位”
- 北京丽都国际影视周开幕 推动影视创作与文旅经济融合发展
- 外媒:哈维尔·米莱宣誓就任阿根廷总统
- 广西绿电输送再添“新动脉” 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 中国学者最新研究:优化空间分布和建造规模 低成本、高效发展光电和风电
- 菲律宾导演光影中演绎菲中友谊:希望把菲律宾影片推到中国
- 主宾国法国将在服贸会期间突出展示文体等产业
- 大湾区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首榀钢箱梁安装成功
- 为何要坚持动态清零?中疾控专家详解
- 巴基斯坦一煤矿发生有毒气体泄漏 致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