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两成受访家长仍相信“近视可治愈” 近三成将信将疑
六成受访家长因市面上近视防控虚假宣传而感到困扰
对于“近视可治愈”,超两成受访家长仍相信,近三成将信将疑
正逢开学季,许多家长最近都忙着带孩子复查视力,准备护眼工具。“度数可恢复”“几个月见效”……一些商家机构的宣传和承诺,也让不少家长心动。有多少家长还相信“近视可治愈”的说法?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603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4.3%的受访家长仍然相信“近视可治愈”,27.4%的受访家长表示“说不好”,仅不到半数(48.3%)的受访家长不相信。62.1%的受访家长因市面上近视防控虚假宣传而感到困扰。
超两成受访家长仍相信“近视可治愈”,还有近三成将信将疑
宿莎的女儿开学读高三,是小学三四年级近视的,现在500度。她坦言,第一次带女儿去医院检查视力,就已经300多度了,“因为我自己也近视,知道近视不可逆还可能遗传。所以知道女儿近视时的心情很沉痛,也深深自责。孩子视物不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没告诉大人。她上课看不清黑板,还经常偷偷用我的眼镜看电视。只怪自己没及时发现”。
宿莎给孩子配了角膜塑形镜,不断有同事来咨询,这个眼镜对降低近视度数的功效,她都会先告诉对方,度数不会降低,只能控制度数的增长。“因为知道近视不可逆,对于一些宣传近视可治愈的广告,我从来都不相信”。
对于“近视可治愈”的说法,本次调查中,仍有24.3%的受访家长深信不疑,27.4%的受访家长表示“说不好”,仅有不到半数(48.3%)的受访家长直言不相信。交互分析发现,孩子低度近视的家长中,相信的比例最高(26.4%),孩子高度近视的家长中不相信的比例最高(71.7%)。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谢立科表示,他的朋友圈里,就曾有人做广告,说高度近视800度被治愈,“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是典型的虚假宣传。除非做了近视手术,度数才可能从800度降为0,但这也只是对屈光度进行治疗,眼轴长度并无变化。高度近视的根源和危害在于眼轴的不断增加,甚至引起一系列眼底改变,例如黄斑萎缩、出血等。近视眼手术并不能治疗眼部疾病。”
他向大家科普,正常视力下人的眼轴是22-24毫米,随着近视度数的升高,特别是高度近视,眼轴会远远超过24毫米,甚至27-28毫米的都有,慢慢就会产生眼部疾病。“包裹眼球的组织叫眼球壁,它最坚韧的部分是巩膜。随着眼轴拉长,巩膜的张力与弹性都会降低,到了一定程度,后极部局部巩膜后突,会形成医学上的巩膜葡萄肿。进一步会产生脉络膜裂隙,出现新生血管,但是因为这些新生血管结构不完整,会反复出血,形成眼底视细胞的变性,进一步影响视力。这些都是不可逆的,所以近视是不能治愈的”。
62.1%受访家长因近视防控虚假宣传而感到困扰
河北石家庄的杨弦乐开学读大三。她感到自己就是虚假营销的受害者。中学时的一个暑假,妈妈带她去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看眼科,被门口一个身穿“白大褂”谎称是医生的人告知,当天有位权威的老中医专家正在附近坐诊,能短期治愈近视,机会难得。于是她们临时改变行程赶过去,在咨询时发现被骗,再赶回医院时已经错过了问诊时段。“我们是专程去北京看眼睛,号源难得却没看成,到现在想起来也非常遗憾和懊恼”。
62.1%的受访家长因市面上的“治眼神器”“28天摘掉眼镜”等近视防控虚假宣传而感到困扰。其中,受访初中生家长(65.0%)感到困扰的比例更高。
“现在我们国家,包括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近视防控小组,都对近视防治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我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听信商业机构以及网上的宣传。”在近视防控上,谢立科建议按照国家正规部门发布的有效措施实践,例如每次用眼时间不要太长,多看绿色植物,每天至少户外活动两个小时,保持正确的坐姿,重视室内光线等。
“看书20分钟休息20秒,这在学生中很难实现,因为一堂课就是45分钟。因此我建议,孩子们在课间不要继续学习看书,而要看远、看绿植,进行适当活动。”提及学生每天进行的眼保健操,他提醒,按摩穴位要准确,用干净的双手做眼保健操,每天可多次进行,能有效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
受访中小学生家长中,孩子在读小学的占48.8%,读初中的占34.2%,高中的占17.0%。其中,孩子视力正常的仅有34.1%,患低度近视的占41.0%,中度近视的占20.5%,高度近视的占3.7%。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尚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
搜索
复制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财经天下)特朗普胜选,对全球经济影响几何?
- 南航广州至伊斯兰堡直飞航线开航
- (经济观察)电动汽车贸易壁垒多发“绊倒”了谁?
- 青海启动2024年线上消费专场活动
- 图览丨这个最东边又最西边的国家,曾多次力挺中国
- 创意商文旅载体、消费地标在城市多点开花 激活消费新活力
- 2024年上半年逾61万辆中国制造汽车从外高桥口岸“出海”
- 福建省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Ⅱ级
- 12月2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03个点
- 重庆往返吉隆坡航线加密至每周11班
- 中国佛协副会长印顺出席柬埔寨僧王狄旺长老悼念活动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石家庄!
- 餐桌上新 呼和浩特市首单进境冰鲜水产品顺利入境
-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绿色消费正在带动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
- 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
- 【沿着河湖看新疆 】 “热资源”带火“热经济”
- 律师“组团”进胡同 北京东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力量
- 小果子带来大收获 新疆多地枣农采摘销售忙不停
- 四川大学招生办:网传川大招生宣传片系网民擅自制作发布 已报案
- 美官员称加沙码头将结束运营 曾斥巨资修建遭各方质疑
- 热门推荐
-
- 以山为笔水为墨 山西左权变“山水”为产业引客来
- 广州白云火车站封顶 将成亚洲最大TOD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 借力新电商 小油桃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 欧瑞博携手南方科技大学打造智能新能源住宅技术联合实验室
- 2023年中国长江、黄河流域水质为优
- 广州中欧班列发运量持续增长
- 工信部副部长会见联发科技董事长蔡明介
- 一批“新、奇、特”展品亮相 AI为消博会带来满满科技感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注册企业近万家
- 广东省纪委监委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长三角示范区首个智慧街区启用
-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启动地质灾害防御III级响应
- 肥东地震导致高层住宅出现裂缝?合肥官方辟谣
- (新春走基层)新疆兵团:冬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火热”助农增收
- 《友好山西》倡议发布:推进区域合作,打造山西文旅“朋友圈”
- 云南省气象台连续发布雷电预警 提醒多地易发雷击灾害事故
- 成都国际美食节启幕 新增名厨手艺“大比拼”
- 中新健康丨新疆兵团:医疗资源下沉普惠千家万户
- 报告: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36亿个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94%的波音737 MAX 9型飞机已有资格恢复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