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到2025年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
7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有关情况。 李纯 摄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 李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的有关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二级巡视员赵文华介绍说,到2025年,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医院、门诊部、诊所)基本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水平。
赵文华表示,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推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促进中医药基层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基础明显夯实、服务阵地不断筑牢,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明显增强。
具体而言,一是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趋于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国76.7%的县级区域设置了公立县级中医类医院;87%的县级综合医院和64%的县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设有中医科,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8%的村卫生室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县级非公立中医类医院5473个、门诊部3544个、诊所达6.3万个,备案中医诊所21382个。
“以县级中医类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社会办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逐步完善。”赵文华说。
二是基层中医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地采取规范化培训、订单培养、定向招录、返聘、中医药人员引进“绿色通道”、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等措施,大力培养引进中医药人才,充实基层中医药队伍,提升现有人员能力。
当天的发布会上还披露,“十三五”期间,累计培养培训合格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师4.2万人,招生培养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3万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中医类别医师总数为18.39万人,比2015年的15.64万人增加了2.75万人。
三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通过支持约850家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开展500家县级中医院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和全部原贫困县中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县级中医院中医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同时注重维护健康、发展治未病和康复等多元化服务。至2020年底,85.8%的家庭医生团队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赵文华还表示,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在巩固成果、扩大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的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打造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升级版’。”
具体来说,赵文华指出,要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大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进一步完善现有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
到2025年,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医院、门诊部、诊所)基本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水平。
赵文华表示,要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根基。强化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要通过完善和落实基层中医药人员编制备案管理、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吸引中医药人员人才到基层工作、安心在基层服务,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0.6至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达到25%以上,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赵文华表示,要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加强省、县两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完善人员和设备设施配备,建立健全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和长效机制,加强考核管理,大力开展推广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优势特色。到2025年,原则上所有县域均应设置符合标准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他还提到,积极推动基层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式,扩大中医药优质科普内容的覆盖面,培养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促进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打造“新中式”游多元业态 展现传统文化感召力
- 越南汉文文学与中越文化交流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 三部门修订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
- 广州清明祭英魂:“传承英烈精神,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 传统京剧新故事《楝树花》角逐第十七届文华奖
- 广东举办旅游发展大会 20个重点项目签约
- 刘亦菲:我不是个爱美的女演员
- 直击北京暴雨:和洪水“抢时间”
- 外媒:以色列全国大罢工 主要机场暂停起降
- 鹤岗市第六届梨花节开幕 万株梨花盛放迎客
- 多方协作,123米的庞然大物顺利起运
- 行走赣鄱看非遗:江西上高非遗表演走进寻常百姓家
- 新疆南部“沙漠小麦”收获 亩产量超260公斤
- 视觉交响《田园星球》亮相北京国际音乐节 交互式探讨人与自然关系
- 如何租到安心好房
- 澳大利亚央行连续9次加息至3.35%
- 文化中国行丨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的壮美故事——写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际
- (新春走基层)特写:陆岛交通变迁下的海上安全守护
-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 欧洲多国政要及车企:反对
- (第六届进博会)工作日通勤叠加观展人车流 第六届进博会迎来首个进馆高峰日
- 热门推荐
-
- 选购空气净化器 不能迷信“爆款”
- 日媒: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两架客机相撞
- 甘肃庆阳助力数字经济抢滩快跑:开“数字人才专列”发放算力券
- 沈阳建成全国首个公众考古社区示范基地
- 青海税务与多省联动探索实践区域税费服务一体化
- 广州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团赴意德开展交流演出
- 中新健康 | “家门口”看名医 福建蕉城民众“近”享优质医疗服务
- 哈铁首次增开杭州、上海、广州方向临客列车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有媒体称欧方担心中欧贸易摩擦升级或引发“贸易战”答记者问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石门林业科技员“点树成金” 助力培育富民产业
- 第十一届济南国际泉水节开幕 民众共度“泉水奇妙夜”
- 北京门头沟双大路一路段发生山体塌方
- “近视神药”国内上市 专家称须谨慎使用
- 社交恐惧:一座不被理解的情绪“围城”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25千米
- 99对老夫妻携手走过50春秋
- “羊了个羊”刷屏 被指“欺诈时间”?
- 报告: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正在不断提速进阶
- 11月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3% 扩张步伐加快
- “机车医生”的“五一”:忙碌在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