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没有立春,不宜结婚?专家说法来了!
中新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 上官云)2月4日是立春节气,不久之后,就是农历新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充满了朝气和希望,在二十四节气当中,立春向来备受重视。
不过,不知何时起,坊间有一种说法在悄悄流传:今年是龙年,没有“立春”,所以是‘寡妇年’,不适合结婚。这种说法很快招来了质疑,不少网友表示,这听上去很不靠谱。
实际上,所谓的“无春年”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出现的原因与历法关系很大,跟吉凶祸福、人生运势、婚嫁等没什么必然联系。
“无春年”不宜婚嫁?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即什么是“无春年”?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唐志强解释,所谓“无春年”,一般指的是从正月初一到当年除夕这个时间段内,没有“立春日”。
例如, 2024年的“立春日”是2月4日,即农历兔年的腊月二十五,而下一个“立春日”是2025年2月3日,已经进入了农历蛇年的正月,所以有说法称,2024农历年“无春”。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娟指出,“就中国古代历法而言,主要有两种,太阳历依据太阳运行规律确定,太阴历则主要依据月亮的运行规律来确定。”
“由于阳历和阴历在日期上有偏差,为了让二者匹配起来,人们想出了闰月等方法进行调整。”她解释,汉代“太初历”建立后,将阴历、阳历合在了一起,加上了二十四节气。
同时,历史上的朝代将哪个月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也有不同。比如夏朝将农历一月作为正月,商朝将农历十二月作为“正月”,周朝将农历十一月作为“正月”等等。这也可能影响到一年有无“立春”节气。
“由于历法的人为设置,就比较容易造成‘无春年’的情况,这与运势、吉凶等无关。”她强调,所谓的“寡妇年”“无春年不宜结婚”,没什么科学道理。
此外,王娟说,一年“两头不见春”,俗称“盲年”。一些地方认为“盲年”孩子或者要提前进塾上学,或者在上学时要提上一盏点着蜡烛的灯笼,称为“照明”,祈求学习进步。
“其实这些说法里,很多都没什么道理,就是一种民间的、地方上的解读方式和途径,所谓一年中‘顺’与‘不顺’,有时候人们更多是一种心理作用。”她说。
属相也从立春开始计算?
除此之外,围绕着“立春”,还有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属相”应该从何时算起?
有人认为,属相要从立春那天算起;有人则认为,属相是按农历来计算的,从正月初一开始到除夕结束。比如甲辰龙年,得是正月初一及之后出生的孩子才是属“龙”。
实际上,“癸卯年”“甲辰年”的叫法,与干支纪年法有关。所谓“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为了便于记忆,古人还设计了12种动物,即十二生肖,来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辰”对应的生肖为“龙”。
唐志强表示,一个人的属相是由出生干支历的地支决定的。12地支对应12生肖,以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为“年”分界线。既不是从元旦,也不是从大年初一开始算。
因此,从“干支历”的角度来看,立春前为上一年属相,立春日起,为下一个属相。今年2月4日,即腊月二十五及以后出生的才属龙。
“咬春”吃的是什么?
围绕立春产生的种种讨论,实际上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节气的重要性。
农谚说,“万事开端从岁首,一年之计看春头”,立春的到来象征着一年的农事即将开始,人们习惯在此时制定生产计划,备耕备种,为农事活动做好开端、打好基础。
在漫长的岁月中,贴春、戴春、飘春、咬春、踏春、游春、探春、躲春等习俗在民间流传。唐志强认为,其中咬春、鞭春和颁春牛图是三大宝贵遗产。
“立春”这一天,民间习惯吃萝卜、韭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据记载,“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鞭春牛在古代亦是一项由官方主持的传统仪式,其鞭打的“春牛”是泥塑或纸糊的假牛,目的是兆示丰年、策励农耕。
春牛图是中国古时一种用来预知当年天气、干支、农作收成等资料的图鉴。图内画了一头牛及牵牛的“芒神”,左右两旁载有诗句,预测当年的天气及农作收成,指导当年农耕节令。
二十四节气有多重要?
唐志强认为,立春作为四时之端,标志着寒风凛冽、万物闭藏的冬天正在结束,风和日丽、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令人充满希望。
时至今日,包括立春在内的二十四节气,依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二十四节气仍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参照。几乎每个节气都有丰富多彩的习俗,尤其是在养生方面,那些千百年积淀下来智慧,指导人们及时调整饮食起居,让身心更健康。
“二十四节气具有科学的本质,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理念,其中包含的许多农业气候变化规律和农业生产知识等,仍然能够为现代农业所遵循和应用。”他总结道。(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洽谈会举办 264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 西安“铁路人” 夜行检修提前“备战”春运
- 疫情反复下如何穿上心理“防护衣”?专家这样说
-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留法勤工俭学
- 严复家书暨福建乡贤文化展在严复纪念馆举办
- 新疆沙雅县:千年胡杨再遇金秋
- 古叙利亚文明,从一件眼线膏容器谈起
- 《关于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 解读答问
- 围绕创新驱动东北振兴 台盟中央开展2023年重点考察调研
- 太原市海联会举办“弘扬经典、同悦书香”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 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 青春华章 中国向上丨投笔从戎的南开学子这个军礼催人泪下
- 中国工信部:支持广西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 海洋“精灵”直播连麦!Get它们与山东的不解之缘~
- 这国未遂政变,谁成了笑话?
- “义新欧”中欧班列掌舵人任火炬手:浙商精神“永不灭”
- 杨永恒:经济增长是过去10年中国人类发展水平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美中贸委会:2022年美对华商品出口达1513亿美元
- 日本女川核电站一设备意外启动 电力公司称无辐射影响
- 专家: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建议加强疫苗接种
- 热门推荐
-
- 新疆北部有风雪降温天气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大部地区
- “数”说我国航空货运业高质量发展 货运航线网络越织越密
- 存量房贷利率今日批量下调
- 2024(第三届)电力建设数智化大会聚焦行业数智化转型
- “三步走”谋划布局建设美丽吉林
- “盐多油大”?预制菜是你的健康之选吗
- 新能源汽车逐渐驰入高原百姓家 加装充电桩解“充电焦虑”
- 抢险救援工作持续进行 四川雅安马烈乡山洪泥石流灾害救援最新进展→
- “维基揭秘”创始人阿桑奇对一项违反美国间谍法的重罪认罪
- 中国起升高度最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交付
- 【中国那些事儿】国际媒体聚焦中越关系新定位: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 奶和豆益身体,如何适量吃?|吃出健康来
- 冰雪季带动各地“热消费”
- “鼠头现形记”教训深刻
- 数字人民币在微信内应用“扩容” 已接入数百万家商户
- 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建言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葡总统:葡萄牙应为奴隶贸易历史道歉
- 《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研究》正式出版
- 伊朗海军称迫使美核潜艇浮出水面 美军否认:虚假信息
- 宁波舟山港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