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特大疾病个人自付超三成!破解看病贵,社会力量如何发力
作者:郭晋晖
部分大病重病患者医疗负担较重,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一块短板。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设,补齐保障短板,有针对性地解决保障不足问题是“十四五”时期医疗保障领域的重要改革之一。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名为《重特大疾病多层次医疗保障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称,以医疗收入的付费结构来衡量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保障程度,从全国范围来看,2020年重特大疾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医疗费用的个人自付程度超过了三成。
近年来,医保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降低群众就医费用负担,但还存在托底保障功能不足、救助不及时不充分问题。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宗凡在近日举行的一场多层次医疗保障建设研讨会上表示,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下一步需要优化三重保障待遇政策设计,并引导商保、慈善、互助等其他保障措施发挥其自身优势提供更多的互补性保障供给。
重特大疾病个人医疗负担仍过重
报告测算,2020年,重特大疾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总保障程度为68.06%,其中,基本医保的保障程度为57.39%,大病保险的保障程度为1.50%,医疗救助的保障程度为0.99%,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程度为8.18%,医疗费用的个人自付程度为31.94%。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表示,报告揭示了我国重特大疾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对医疗费用的总体保障程度和医疗费用的自付程度,反映了我国居民实际的医疗负担状况。
何为重特大疾病?我国医保制度采取的是以医疗费用为基准,当患病后的医疗费用超过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而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正常生活时,即可认定为重特大疾病。医保制度的重要政策目标就是要减轻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报告称,《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治疗重特大疾病的医药费用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医药费用上升较快的如肺癌,其人均医药费用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
王宗凡表示,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后,医保目录范围不断扩大,持续将昂贵的创新药纳入报销范围。目前可报销的药品品种虽不断增加(2860种),但仍有不少创新药品未能及时进入医保目录,新技术、诊疗项目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恶性肿瘤反映了重特大疾病药物费用负担现状。肿瘤特药的多层次支付体系中,基本保障层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以及医疗救助,目前支付贡献率为35%~45%;社会补充保障层中,商业健康险支付贡献约为6%,补充医疗保险不足1%;个人负担层级上,为减少个人自费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通过创新支付与服务手段减轻患者综合负担,个人自费支付贡献率为45%~55%,创新支付约为6%。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自2012年8月下发实施,截至目前制度实施十周年,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实施以来,对于减轻患者大额医疗费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宗凡表示,大病保险更多发挥了“二次报销”的作用,但对重特大疾病人群的保障力度并没有明显高于其他进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的人群,高额费用保障效应未能精准有效发挥。无论是5万~6万、6万~7万元费用段,还是13万~14万、14万~15万元费用段,提升的报销比例相差不大,并未明显体现出的高额费用的倾斜。
引入社会力量降低就医负担
做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是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防范因病致贫返贫、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已经搭建完成了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以及商业健康保险共同构成的重特大疾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报告称,依据国家医疗保障待遇清单(2020年版)对住院起付标准(职工医保的起付标准原则上不高于统筹地区年职工平均工资的10%)、住院基金支付限额(职工医保叠加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居民医保叠加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普通门诊(对于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政策范围内的费用,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支付比例不低于50%)和门诊慢特病(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等基本医保待遇的支付政策,广大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朱铭来表示,基本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有限,考虑到基本医保目录限制和基金支付压力与日俱增,基本医保待遇水平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大力发展职工大额、居民大病、医疗救助以及商业补充保险迫在眉睫。
多地已经开始建设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天津市近日印发了《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若干措施的通知》,聚焦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即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功能,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天津市政策规定,医疗救助不仅公平覆盖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困难群众,也覆盖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即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条件由市民政局会同市医保局等部门合理确定。
这份通知提出,鼓励医疗互助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加强产品创新,做好与基本医疗保障的衔接互补,在产品定价、赔付条件、保障范围等方面对困难群众适当倾斜。
王宗凡建议,以“惠民保”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加强商保、慈善等其他保障措施与三重制度的互补衔接,放大对重特大疾病的保障合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统计局:5月中旬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 江西南昌“法侨”合作架起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连心桥”
- 浙江9部门联合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监管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和东方白鹳在河北衡水湖罕见同框
- 4月2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济滨高铁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合龙贯通
- “剥毛豆”真能预防近视还能让孩子的字写得更好吗
- “黑科技”云集 全球数贸会首设专利密集型产品展区
- “中国锶都”淄博沂源深耕林果资源 “沂源红”成民众致富“金果”
- 全面振兴开新局
- 江山如画|历史与风情交融的山西吕梁:从“城市景区”到“景区城市”
- 当你的有序遇到同事的无序
- 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中国人寿这样做
- 沈阳市“就”在金秋“职”面未来秋季大型招聘活动启动 提供近800个岗位
- 广西首届非遗美食生活季在南宁开幕
- “预制版”拉面会否让兰州牛肉面丢了“灵魂”?
- “妈妈岗”来了,她们的就业焦虑缓解了吗?
- 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开幕 搭建乡村文旅新场景
- 45亿年前行星撞地球形成月球?最新研究在地球地幔深处发现证据
- 内蒙古乡野村庄中的国宝守护计划
- 热门推荐
-
- 韩国客机碰撞起火事故已致96人死亡
- 巴基斯坦等五国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 【财经】(第七届进博会)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全球绿色转型一定离不开中国
- 民族艺人携8米长竹乐登“跨国春晚”:让中国丝竹之音走向世界
- 75%消费者“五一”选择异地游 “旅游遛娃”需求明显
- 流“金”沃野奏响丰收“欢歌” 新农人享受乐趣“玩着”追梦
- (新春见闻)中外游客体验广西千年习俗舞“炮龙”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举行年度新闻发布会
- 江西专升本考试泄题?官方:未发现试题外泄和考试作弊情况
- 日媒:日本海上自卫队队员被曝收受承包商大额贿赂
- 尚无研究表明太阳耀斑地磁暴影响人体
- 第三届(2023)中国高校科交会已报名参展参会高校269所
- 山西资源转型“排头兵”的产业转型亮点在这里
- 贵州省2023年高考文史、理工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划定
- 国际热评:止不住的枪击惨案应由美国政客买单
- 每招一个职工补贴1500元!“春风行动”招聘会在各地启动
- 美涉疆法案难掩霸权思维丑恶本质
- 日本流感疫情严重 患者数创新高
- 动辄花上百元追的小程序短剧,为啥那么上头?
- 康缘药业:锚定未来,以现代科技为中药产业创新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