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油好还是植物油好?日常吃油应注意什么?
生命离不开能量供给,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被称为“三大营养素”,它们是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础的三种物质。其中的“脂类”就包括膳食中的“油”。不要小看它,现代人的很多疾病都与它有关,今天就说说“吃油”话题。
油,按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性油(如猪油、牛油等)和植物性油(如花生油、菜籽油等)。有时候把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固态的称为“脂肪”,但本质上是一致的。事实上,几乎所有食物中或多或少都含有脂肪,就连蔬菜、水果当中也会含有微量或少量的脂肪。
动物油和植物油
本来就没有“谁更好”的说法
其实不存在哪种油好、哪种油不好的问题,只要是天然的食物,都是好东西,关键在于我们会不会合理地吃。片面宣传某种油好、某种油不好都是不科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前面讲到油按来源可分为动物性油和植物性油,若按脂肪酸分子结构分,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所谓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即可呈现固态,保质期也长,猪油、牛油里面的饱和脂肪酸比例就很高;不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是液态的。而单不饱和脂肪酸顾名思义,其分子式中只有一个不饱和键,橄榄油中此类脂肪酸比例就很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式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常见的油中都含有此类脂肪酸。
事实上不同的油都同时含有这三种脂肪酸,只是比例上有所差别罢了。我们可以说,猪油含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高,也可以说橄榄油中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高,或者可以说玉米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比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现在总是建议大家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是从目前人们慢性病高发的角度考虑的,但并不代表饱和脂肪酸是“坏蛋”,不代表我们要完全排斥它。事实上,已经有研究发现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生并没有相关性。而且,在过去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没有琳琅满目的植物油,动物油是家庭常用的炒菜用油。简单地将肥肉放进锅里加热,油便被炼出来,切一块便可炒菜,而那个时代的心脑血管疾病似乎也没有现在这么多。
建议不要总是吃某一种油
橄榄油对人体脂肪酸比例有调节作用
油的差别,就差在不同脂肪酸的含量上。动物油、黄油、奶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但并不是只有动物油当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油当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也很高;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而豆油、葵花籽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此外,橄榄油也是近年来较时髦的食用油,但橄榄油品种很多,品质不一,场地、工艺、橄榄树品种等都会对油的特征和脂肪酸含量造成影响。总体来说,橄榄油也是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达55.0%-83.0%。这类油对维持脂肪酸比例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但这类油也容易氧化变质,保质期较短,最好装在深颜色玻璃瓶中冷餐保存。
所以,不存在哪种油是黄金比例吃了刚刚好的好事。就算有这种油,我们除了吃这种油之外,还会吃肉、蛋、奶、豆、坚果、小食品等食物,加上这些食物里的脂肪,就未必还是这种油本身的脂肪酸比例了。事实上,我们几乎不可能知晓我们每天吃进去的所有食物中三种脂肪酸各占多少量,比例是否合理。与其纠结吃什么油好,不如放下纠结,把握“所有天然食物都是好的”。
炒菜少放点油对健康是有益的,不要总是吃某种油,换着吃,并试着把橄榄油、亚麻油也安排进食谱当中,一周多吃几次鱼类,少吃休闲食品,坚果每日最多一小把的原则可能更易操作一些。比起“吃什么油好”的烦恼,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改变炒菜用油超量、爱吃多油食品的习惯。值得特别提醒的是,坚果中的含油量是很高的,坚果可食部分几乎一半以上是脂肪,不经意间就会吃进太多热量。
深海鱼油富含ω-3脂肪酸对身体好
但不推荐盲目购买市面上的相关产品
深海鱼油当中富含ω-3脂肪酸,有研究显示,这种脂肪酸具有抗炎症、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舒张血管、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特性,并认为生活在地球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很少患心血管疾病正是与他们日常饮食中常吃深海鱼类有关。
需要知道的是,只有“深海”鱼类、贝壳类的脂肪当中才富含ω-3脂肪酸。海鲜市场上常见的鱼虾贝类产品的脂肪当中有的ω-3脂肪酸比例也较高,但不要忘了,鱼虾贝类的脂肪含量本来就是很少的,把这些脂肪再分成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之后,才能从多不饱和脂肪中再谈论ω-3脂肪酸的含量,可想而知含量真的很少很少。何况国人的膳食结构中,除了沿海地区外,餐桌上天天有鱼虾贝类的家庭本就不多。
再说ω-6脂肪酸,它可不像ω-3脂肪酸来源这么稀缺,这类脂肪酸来源非常丰富,猪牛羊肉、玉米、大豆、坚果、各种植物油、油炸食品等当中都含有丰富的ω-6脂肪酸。二者比例平衡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关于膳食中ω-6和ω-3脂肪酸的合适比例,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是(4-6):1,我们一定要警惕ω-6脂肪酸摄入过多、ω-3脂肪酸摄入过少的问题,二者摄入比例严重失衡是造成很多现代疾病的重要原因。
那么要不要补充深海鱼油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真正的深海鱼油无疑是好东西,但是不是因此就能推而广之呢?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北极,他们吃的是新鲜无污染的、真正的深海鱼,而不是经过工业加工而成的鱼油产品。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额外的补充深海鱼油产品真的只有益处吗?市面上的“深海鱼油”和爱斯基摩人吃的“深海鱼的油”是同样的东西吗?有没有商家出于商业利益的目的过度包装片面宣传的因素呢?油在鱼体内和经过工业加工提取后品质能保证一致吗?深海鱼那么稀缺,鱼类的脂肪含量本身就不高,何以网购平台上、保健品店全是这种稀缺的商品呢?深海鱼油不在低温环境下保存不会变质吗……如果花钱买到的只是一份心理上的自我安慰,那消费者需要注意理性消费。
文/赵润栓(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教育部主任医师)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受特大暴雨影响地区配电网主干网架结构全面恢复
- 2024菠萝科学奖揭晓 “果菌王”获科学事件奖
- “梅花泰斗”花五宝在天津逝世 享年101岁
- 故宫博物院:2023年年票将于12月1日至31日发售
- 报告称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正在持续上升
- “国风古韵”打卡地受青睐 中国多景区展现“新国潮”
- 广西南宁上演“港乐之夜”
- 创设长者数字学习新场景 上海“银发e学堂”揭牌
- 暑期出游谨防不合理低价陷阱
- 古代春节休假各不同
- 甘肃临夏“厨房事”再上会:冀历久而弥新 北美、中东亦有“乡味”
- “丝路情缘”中国影视节目展播在莫斯科启动 中俄青年共贺中秋
- 辽宁省发生强降雨过程 水利部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赣县湖羊养殖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发羊财”
- 第六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在千年古县举行
- 通乘、通游主打一个便利 京津冀社保“一卡通”来了
- A股贵金属、银行板块周一走强
- 良渚古城粮食肉类全靠“进口”?专家:城乡分野明确
- 青海加西公路金银滩隧道贯通
- 西藏民族大学举办“沙冒智化诗歌研讨会”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发展壮大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
- 2024年前11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2万家
- “藏医唐卡精品展”在北京开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篇】福建厦门:垃圾分类有新招
- 全国2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山西研讨炎黄文化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阐述中方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立场
- 福建漳州迎来首艘商业性LNG船舶靠泊
- 数说经济:稳中有增、行业景气保持回升 物流整体运行态势良好
- 广东梅大高速塌方灾害5名救援者拟被确认为见义勇为
- 黑龙江省发布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
- 民谣歌手与市民因“乐”而聚:广州推出城市音乐营地
- 中日举行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机制第十五轮磋商
- 2023年以来福建省法院一审新收毒品犯罪案件701件
- 甘肃百首“凉州词”国粹书法再现古丝路唐诗盛景
- 通过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 是真科学还是智商税?
- 广州化妆品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 当前汛情险情灾情总体趋向平稳 多方齐发力共渡难关
- “潭美”致海南三亚强降雨 中小学停课景区闭园
- “蛇”我其谁!新年临近 蛇年生肖饰品走俏市场
- 枪击特朗普枪手为注册共和党人 更多信息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