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葛优躺”玩手机有隐患 这四种常见手机病你知道吗
长期玩手机对身体有诸多伤害,已经成为大众公认的事实。因为疫情原因,居家的人增多,手机也成为依赖品,尤其是睡前玩手机更是普遍现象。对于很多人来说,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靠在床头刷手机、看电视,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但是在惬意的同时,这样看似“舒服”的姿势,实则容易引发四种疾病。
5月17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赞工院区综合外科了解到,四种因睡前看手机产生的疾病正侵蚀着人们的健康。
病例1
拇指肌腱炎和颈椎病
50多岁的张女士因为脖子和大拇指酸痛以及活动受限,来到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赞工院区综合外科就诊。
综合外科主任谭志刚说:“我问她是不是喜欢躺着看手机,她说是。”据了解,张女士之前就有颈椎病,因为疫情原因,一个月左右不上班,在家没啥事儿,就是看手机,而睡前看手机更是常态。她喜欢低头看手机,使颈部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导致颈椎病逐渐加重。另外,张女士喜欢用拇指和四个手指把手机夹住,大拇指操作点按手机,拇指包括大鱼际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又产生了拇指肌腱炎。
病例2
一个月体重激增30斤
38岁的刘女士在疫情期间有30天没出屋,这些日子就待在家里,也不活动,白天晚上都躺在床上看手机。一个月后,她出来见朋友,朋友都问她:“一个月不见,你怎么胖这么多?是不是生病了?”
谭志刚说,刘女士胖了30斤,肚子大得像孕妇,因为突然胖了这么多,担心有重病,所以到医院来就诊。医学检查发现她没有大病,就是代谢出现问题导致发胖。
据了解,在睡觉前,刘女士看手机时就保持一个姿势,躺在床上,把枕头竖在床上,脖子是撅着的状态,有时候实在难受了,她就坐起来。由于活动少、睡眠少、热量消耗少,导致她短期内迅速发胖。
病例3
帅哥长出双下巴
30岁的赵先生长得帅气,单位的同事都说他像明星。同样是因为单位放假,赵先生每天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刷抖音、做直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赵先生的粉丝纷纷发问:偶像咋变成“双下巴”了?
谭志刚说,长期低头玩手机也会出现双下巴,因为低头玩手机的时候,脖子承受的压力较平常更大。保持低头的姿势会使表皮细胞衰老加快,颈部皱纹加深。此外,重力和低头施力会对脂肪有一个牵引,造成皮肤松弛,导致下颌松弛,容易形成双下巴。
病例4
假性心绞痛的“手机肩”
35岁的吴先生因为肩部常伴肩胛骨内侧闷痛来就诊,开始以为是心绞痛,后来被确诊为“手机肩”。
谭志刚说,“手机肩”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范围不局限,内收、外展及内外旋时疼痛明显,常伴肩胛骨内侧闷痛。严重者可出现颈肩部弥散钝痛、上肢麻木、发凉发胀、无力等类似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表现,这些表现类似“假性心绞痛”的症状。
谭志刚说,“手机肩”的损伤机制是这样的,很多人看手机的经典动作是左臂压在下面,上臂外旋,前臂外展外旋,这时候肱二头肌是外旋的。而胸大肌的止点处是反折着附着在肱骨大结节嵴上并包压在二头肌上的,因此肱二头肌外旋会使胸大肌附着处向外牵拉。受牵连的还会有三角肌、肩胛下肌、斜方肌、前锯肌、三头肌肘关节筋膜处,以及分布在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简单地说,“手机肩”就是胸大肌疲劳伤引起的肩关节功能受损。
结论
看手机可引发多种身体问题
谭志刚说,看手机除了能引发以上四种最常见的疾病,还可导致皮肤问题、视力问题、神志问题、心脑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等。
长期看手机,昼夜颠倒会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皮肤皮脂腺分泌增多,皮肤相对来说就比较粗糙。长时间看手机,眼部的肌肉痉挛紧张,还容易引发近视,原来就近视的可能会加重。另外,由于手机有一定的辐射,再加上很多人都喜欢在夜间看手机,手机亮而周围的光比较暗,这种反差非常容易造成视力下降和视疲劳。
建议
看手机时做好五点让您不生病
谭志刚说,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用手机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和手机和谐相处,如果相处好了,既能很好地生活工作,还不影响健康。建议大家做好以下五点。
第一,一次看手机的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看半小时就要将手机放下来,看看绿色植物和远方的景色等。
第二,看手机的时候尽量不要低头。手机和视线最好在一个水平线上,另外眼睛和手机的距离一定要大于一尺。
第三,23时后最好不要看手机,看手机的时候注意周围的光线,尽量在自然光下,晚上不要开台灯玩手机,让手机亮度和周围的环境不至于反差太大。
第四,看手机的时候建议用手机支架,可以减少拇指肌腱炎和颈椎病的发生。
第五,15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玩手机,因为孩子自制力差,手机有轻微辐射,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辽宋夏金为何共奉“中国”之号?(下)
- 天津滨海新区一游轮起火 未造成人员伤亡
- 高校人事调整密集,院士履新高校校长
- 广西苍昭高速公路项目广仪隧道双洞顺利贯通
- 江西数字金融创新破冰 首笔企业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落地
- 骊住集团总裁濑户欣哉:不断为中国市场引入资源以抓住广袤机遇与增长空间
- 高考成绩公布,或焦虑或兴奋 如何调节大起大落的情绪
- 五一档电影总票房破15亿元
- 增豆,避开这几个误区|吃出健康来
- 斩断“代理退保”黑产链条需要合力共治
- 最新研究称鸡心蛤演化出类似光缆光纤束结构 或助新型生物材料开发
- 俄乌局势进展:俄加强西部边境部署 法国重申对乌支持立场
- 局地雪量将破历史同期极值 黑龙江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 全国首份货车司机全网集体合同正式签订
- 浙江温岭:新乡贤一技之长绘就共富新图景
- 印尼客商跨交会觅跨境电商合作机遇
- “暖心”服务助力高校开学、工厂开工 添“油”加“码”保障绿色出行
- 长株潭地区GDP突破2万亿元 将实施“四大行动”
- 浙江:能源视角看新质生产力 “绿色+创新”启新程
- (财经天下)多国经济“成绩单”密集揭晓 经济韧性谁更强?
- 热门推荐
-
- 1488部!“天坛奖”影片报名数量再创新高
- 吉林非遗文化扮靓仲夏之夜 让“景”上添花
- 宁夏首支10亿元新型工业化引导基金发布 首个“以投带招”项目落地
- 肖复兴新作《天坛新六十记》:一幅当下市民生活百态图
- 天津警方跨省破获涉千万元假机油大案
- 南京人平均每年吃饭排队就花86小时?手机点单“不排队吃喝” 成流行“神器”
- 渝鄂共建世界级旅游名片 推动长江三峡“出峡进海”
- 南航将恢复在郑州首条洲际航线 新开、加密部分国内航线
- 走进桂林非遗传承体验站:在彩色里“沉浸式探秘”
- 【侨一瞧】苏里南总统单多吉:跨越万里的友谊 共同擘画两国关系宏伟蓝图
- 山西:林草富民杜绝资金闲置挪用
- 七赴进博,三度成为“核心支持企业” 交通银行“看点”揭晓
- 宠物险如何解决宠物“看病贵”
- 国际识局:金砖峰会喀山启幕,“大金砖合作”何以大有可为?
- 城市绿心打造2.5公里运河故道 彰显运河文化魅力
- 乌兹别克斯坦中亚航空开通首条直飞中国航线
- 伊朗与马尔代夫发布联合声明 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 厦门开展“绿盾-2023”森林火灾扑救演练
- 冲浪桨板成新宠 水上运动催热中国“暑期经济”
- 解读汪曾祺:自带“弹幕”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