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蛋、立夏粥……立夏时节这些传统饮食尝一尝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夏。立夏,顾名思义,代表着气温升高,季节转换,盛夏时节即将拉开帷幕。这一时期,民间有“秤人”、挂蛋等习俗。此外,人们饮食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有所不同,如吃立夏蛋、喝立夏粥等。
挂立夏蛋祈福
“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我国南方不少地区流行吃完立夏饭后“秤人”,即在家中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用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小孩子则是坐在箩筐内秤体重。若体重增加,则是“发福”;体重减少,谓“消肉”。据说,这⼀天称体重能保佑大人小孩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
此外,不少地区立夏还有挂蛋习俗。俗信以为“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立夏挂蛋的习俗由来已久。古人认为,鸡蛋是圆溜溜的,象征生活圆满,立夏身上挂鸡蛋能祈祷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所以,每当立夏日,人们就会将煮好的鸡蛋装入五彩蛋套中,挂在小孩子们的脖子上,祈求消灾祈福、消暑祛病。
孩子们得到立夏蛋后,除了挂胸前消灾祈福,还会用立夏蛋进行“斗蛋”游戏,即将煮好的鸡蛋相互头尾相撞,撞到其中一方蛋壳破裂才算赢。
立夏食俗各不同
立夏时节,各地食俗大有不同,例如不少地区都会吃立夏蛋,南方一些地区则要吃立夏饭、立夏粥等传统美食。
立夏蛋。立夏日,不少地区都会吃立夏蛋,这和挂立夏蛋是一样,目的是祈福身体健康。立夏当日,人们在家煮好鸡蛋(也有地区流行煮茶叶蛋),先挂在孩子胸前祈求平安,之后再把蛋吃掉,保佑夏日不生病。
立夏饭。在南方部分地区,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会向邻家讨一碗米,俗称“兜夏夏米”。放入笋、蚕豆、蒜苗等煮熟,再放入青梅、樱桃等,最后,将做好的立夏饭分送给送米的邻居。民间认为儿童吃了立夏饭后,可防中暑。也有说法认为立夏饭含有雷笋、豌豆、蚕豆等佐料,有“五谷丰登”之意。
立夏粥、七家粥。立夏粥是湖南耒阳的传统的小吃,是以大米为主料,伴以精肉、糯米丸子、粉丝、香椿、猪杂、红枣等十几种佐料熬制而成的粥。此外,在浙江地区,立夏必吃“七家粥”,顾名思义,就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的粥。
面条。立夏时节,北方一些地区讲究吃面,尤其是炸酱面、打卤面。据说,立夏时节赶上麦收,吃面是北方麦收后的尝新,也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立夏吃面也有强健体魄,带好运之意。
脚骨笋。“立夏吃脚骨笋,一年脚骨健健过”,立夏时节,浙江宁波人最喜欢吃脚骨笋,这是一种野竹笋。当地人认为这种野竹笋代表着希望和健康,寓意人们可以像笋节节生长,身强体魄。
立夏尝三鲜。南方部分地区,立夏节气期间,有“立夏吃三鲜”之说。人们认为立夏节气适合吃一些新鲜上市的食物,过后就吃不上了。三鲜也有不同,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指的是蚕豆、苋菜、黄瓜(也有说法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是樱桃、枇杷、杏子(也有说法是青梅、杏子、樱桃);水三鲜指的是海螺、河豚、鲥鱼(另一说法是鲥鱼、鲳鱼、黄鱼)。
新京报记者 刘欢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4个变美小妙招,值得坚持 | 科普时间
- 渭南推进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
- 你住我家我睡你床 主打信任的“交换旅游”你敢尝试吗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调拨物资支持重庆洪涝灾害救援工作
- 全国汾丝集结!汾酒抖音挑战赛掀起新春清香热
- 以军方称在黎巴嫩消灭一名哈马斯重要领导人
- 《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纪念演出3月在海南开启全国巡演
- 日媒:日本国土交通省对丰田总部开展突击调查
- 首届湖南乡村诗词大会启幕 书写乡村振兴崭新诗篇
- 青海省通报今年首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例 主要涉及重复收费等
-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聚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
- 地衣研究“拓荒者”:39年为新疆地衣“编家谱”
- 64件(套)齐白石原作回乡开展 中西方艺术汇聚湘潭
- 商务部回应欧盟调查中车青岛四方
- 国际博物馆日 西安“地铁遇见博物馆”上新迎客
- 新一届欧洲议会召开 梅措拉再次当选议长
- 青海《格萨尔》研究成果奖扩面 50%为省外研究人员
- (身边的变化)“东方经验”调解为何越来越受青睐?
- 福建迄今投资规模最大产业项目落地古雷开发区
- 山东企业逐“绿”前行 以“科创”之翼赋能产业发展
- 热门推荐
-
- 接待游客871.23万人次 南昌春节文旅市场何以“热辣滚烫”?
- 台风“古超”向偏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中心附近海域风力12至14级
- 中国电视剧海外“受宠”,背后的文学密码是什么
- 深耕全产业链二十余年 洽洽多措并举助农增收
- 蒙古国匈奴古墓发现中原墓葬习俗
- 为中老年人和家庭量身打造 “学为乐”移动App上线
- 冬季出行 如何预防温差过大导致的疾病?专家建议
- 专家:科技赋能正重构教育监测评价体系
- PFOS淘汰记:作物减产背后
- 世界周刊丨中国吸引力
- 上海努力激发全球服务商优势 提升高能级企业集聚水平
- 俄罗斯举办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
- 走出去,引进来,蒙医药在融合中传承发展
- 经典喜剧焕发新貌 北京人艺《悭吝人》首演
- 甘肃凉州:用心用情擦亮民族团结品牌
- 2023年“丝路大V北京行”活动启动 领略北京实践十年硕果
- 首届中俄图书馆论坛在莫斯科举办
- 生态环境部: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两年半以来,总体运行平稳
- 中部地区科普场馆联盟在河南成立
- 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