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重塑 文化产业如何赋能广东乡村旅游发展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黎存根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如何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被各方关注,文旅融合成为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在旅游市场被重塑的当下,文化产业赋能下的广东乡村游,能否成为带动广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成为人气之选
在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广东乡村旅游迎来了新风口。今年春节期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成为市民春节旅游的好去处。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就公布了首批99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到目前已公布三批共259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随着广东旅游文化特色村体系的不断完善,一批围绕这些特色村而组合推出的产品已经成为广东省内周边游的人气之选,周边跟团游、自驾游、自由行探访文化特色村的游客不断增加。例如在广州市,已有莲麻村、南平村、西和村、大岭村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4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3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7个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9个等级精品民宿,逐渐形成“一村一特”旅游文化特色村产品体系。
此外,2021年,从化慢享康养休闲游入选国家“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广州共接待市民游客超过770万人次,其中接待乡村游达435万人次,乡村游的比例已过半数。
不仅国家级、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受到游客欢迎,市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同样受到游客关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佛山积极培育打造独具佛山岭南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集群,推进佛山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也推动了特色村景区化发展。今年1月,首批13个佛山市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颁牌,既有典型的岭南水乡,又有集历史人文风情体验、花卉游赏、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度假胜地,“观赏大美风景,感受乡村魅力”掀起了佛山乡村游热潮。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旅游管理系教授吴志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此次《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和具有战略性,对广东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他表示,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激活了乡村存在大量的文化资源;也激活企业,未来更多的资本项目要走进乡村;也更加激活人才,实施人才下乡战略,未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支撑和板块。
非遗体验成为乡村文化名片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广东文旅融合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高义村的潮州刺绣文化研学游基地,传承体验非遗魅力的研学基地也在广东的乡村发展起来,成为乡村文化名片。这里一层为非遗研学基地,潮绣(顾绣)、珠绣、抽纱等潮州非遗文化都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二层为展示大厅,收藏了非遗传承人的代表作品,让潮州刺绣多了一个宣传展示和旅游体验推广的平台。基地在深受青少年学生、青年爱好者、刺绣工作从业人员欢迎之余,普通游客也可以免费参观优秀作品展示。
作为东莞市拥有较多非遗项目的镇街之一,道滘镇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积极打造非遗展厅。在道滘镇文化服务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新颖别致,展厅展出道滘镇各类非遗项目,划分了莞草编织陈列馆、七夕贡案展区、麒麟引凤展区等,形象直观地展示该镇各类非遗保护成果,有效地宣传非遗文化。有关负责人介绍,道滘镇将加强非遗文化宣传、加强跨界融合发展、加强文创产品开发等,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更好地实现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致力于非遗项目发掘保护传承的广东非遗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遗梦”)负责人麦瑞聪认为,在广东乡村非遗项目发掘与保护传承中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下足功夫,做好功课,找到非遗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以恰当的方式手段加以推动。他以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肇庆四会市扶利村为例介绍,乡村非遗传承发展在形式上也要勇于创新。“非遗梦”专门成立小组在传统技艺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应用到书画、印刷、包装等领域,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还编辑《古法造纸与活字印刷》教材并使之成为高校选修课。而专门研发的四会古法造纸DIY包,更是让古法造纸走进千万家门。这样,不仅打响了“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的名气,还带动了扶利村的乡村振兴工作。
据了解,广东中旅也开发出“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线路,游客们不但在扶利村体验到了古法造纸,与代表性传承人互动交流,零距离感受非遗传承的魅力。
而在广州海珠区黄埔古村,“非遗梦”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则致力于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构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和实践体系,将口传身授的非遗技艺整理成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基地开展周末非遗课程和不定期举办志愿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黄埔古村游玩,带动了黄埔古村经济的发展,基地的建立和黄埔村实现了共赢的状态。
专家建议:以文化创新促进乡村繁荣
目前,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广东省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经验。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秘书长晏曾节介绍,通过开展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认定,广东省有了系统清晰的指标,包括了乡村非遗、民俗文化等相关内容,也是侧重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文化促进乡村繁荣。广东保育乡村文化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有了一些亮点和经验。但他认为,广东乡村旅游在文化赋能方面还可以继续加强。
晏曾节指出,目前乡村存在空心化,日渐式微,在文化保育方面,广东和先进省市之间还有差距。有很多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在保育方面还值得提升。乡村传统文化和非遗、乡村民俗、乡村艺术等最需要的是转化和活化,现在有效展示做得不够;很难利用这些文化来形成产品,或者说去实现可持续运营,没有形成核心吸引力,导致乡村旅游容易走马观花。“哪怕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一些乡村旅游项目,也常常是只能远观,不可近玩。”这就提醒我们,乡村文化挖掘要注意文化产品的创新,对年轻的游客形成强吸引力,“让大家去过还想再去,深度挖掘消费潜力,实现乡村振兴”。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江金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乡村旅游的关键是特色村落文化氛围营造,是建立在农业文明、传统村落、农村风俗等基础上文化基因的提取,并依此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文化消费升级。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势必迎来乡村文化消费繁荣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贵州开展2024年“澜湄周”活动 33名留学生打卡省博物馆
- 国际冰雪雕大赛在哈尔滨“开铲” 世界多地艺术家参赛
- 1653.38万元“悄悄”发给7136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
- 以人为本 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 商务部回应美将27家中国实体移出出口管制“未经验证清单”
- 拼文旅勿忘暖心细节:公厕“出圈”能为城市文旅加几分?
- 走近那些远程工作者
- 不同角色,同样本色 宝马已连续11年在中国递上可持续发展“答卷”
- 外来物种入侵造成全球年经济损失超4230亿美元
- 脉冲除尘器、码垛机器人……数字化助力粮食零浪费
- 未来安徽多强降水 主雨带在南北摆动
- 埃塞俄比亚发生山体滑坡 致至少55人死亡
- 住建部:扎实做好排水防涝设施设备检查维护
- 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 多国学员赴宁夏研修 提升农业产业链建设水平
- 联合国秘书长吁以色列军队撤出戈兰高地缓冲区
-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建言:2050年全面建成智慧公路路网体系
- 普京提出俄罗斯能源领域变革四大战略方向
- 伊朗称以军空袭致2名士兵死亡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新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 热门推荐
-
- 四川宝兴:两只野生大熊猫在“网红水塘”结伴而行
- 中新健康丨江苏开展家庭药师药学服务助老行动 为老人用药健康保驾护航
- 老师殴打虐待孩子时有发生 学前教育安全如何保障
- 如何能不再让订民宿沦为“开盲盒”
- TikTok用不了了,美国网友急了!
- 强降雨天气,十大健康防病提示
- 微短剧,“以专而精”才能“剧有品质”
- 国际最新研究:韦布空间望远镜观测到遥远星系的碳尘埃
- 引燃阅读热情 陈文忠教授线上开讲“《经典常谈》的读法与教法”
- 今年春运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90亿人次
- 湖北:文旅消费持续“上新”
- 池黄高铁开通运营 业内人士谈工程亮点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找到特维尔州坠毁飞机飞行记录仪 乌总统会见土耳其外长
- (经济观察)新产业:“新三样”走俏海外 中国制造优势持续显现
-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碳中和基金”在清华大学启动
- 受台风“贝碧嘉”影响 安徽芜湖240趟列车临时停运
- 念羊经兴羊业 山西神池全产业链培育乡村振兴“领头羊”
- 著名表演艺术家金书贵病逝 享年75岁
- “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主题活动发布多项ESG研究成果
- 彭侃:从《乐队的夏天》看爱奇艺的爆款网综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