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食用过度泡发的木耳后进ICU 这种食物隔夜后会吃出人命!
女子食用过度泡发的木耳后进ICU
这种常见食物隔夜后,真的会吃出人命!
前不久,有新闻报道显示,来自浙江杭州的王女士食用了泡发2天的黑木耳,不久就出现腹痛、腹泻、高烧、低血压、四肢湿冷以及皮肤巩膜黄染等情况。在医院检查后发现,王女士多器官受损、肝肾功能恶化,需要进行肾脏透析治疗,而且随即出现了休克症状。幸亏紧急转至ICU,经过对症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
天气越来越热,吃爽口凉拌菜黑木耳的人也越来越多,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尤其不能吃隔夜的黑木耳,此前类似的中毒事件也频频发生。黑木耳本身无毒,但木耳可能会感染椰毒假单胞菌,并产生毒素米酵菌酸。之前黑龙江导致9人死亡的酸汤子中毒事件,元凶就是它。
椰毒假单胞菌是存在于土壤里的一种细菌,黑木耳在种植、运输的过程中,如果保存、加工不当,有可能受到细菌的污染。椰毒假单胞菌最适宜的产毒温度为26℃左右,天热的时候,如果将黑木耳长期浸泡在湿润的环境中,细菌会大量繁殖、产毒;而米酵菌酸具有耐高温、难溶于水的特性,高温烹饪也无法破坏其毒性,所以,不仅是吃凉拌黑木耳,即使是经过炒制的黑木耳,如果已经存在毒素,仍会发生中毒。
由于目前并无特效解药,中毒后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重者可致黄疸、肝肿大、意识不清、休克甚至死亡等危重后果。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大家浸泡木耳前,要把木耳和容器仔细清洗干净,泡发的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天热时,最好在冰箱里泡发,低温可延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在此期间可换2-3次水,保持浸泡水的清澈。每次保证吃多少、泡多少,浸泡银耳也是同理。
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影片《满江红》配乐备受好评 摇滚豫剧先于电影完成
- 2023年以来广西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637起 查扣涉案财物超7100万元
- 古特雷斯:以军袭击联黎部队或可构成战争罪
- 捷克一客运列车与货运列车相撞 致三人轻伤
- 台胞潘怡廷为爱随夫闯大陆 在桂乐享“小确幸”
- 2024年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扩大 环比降幅收窄
- 日本海上自卫队丑闻频出 幕僚长引咎辞职
- 拜登将为特朗普举办茶会 随后前往加州进行私人旅行
- 海南省海口市等11个市县住房信贷政策调整
- 本地游成小长假出行主流 广州周边游热度领跑全国
- 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 云南独龙江景区临时管制
- 雄安新区第二届“智绘未来”科技活动周启动
-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4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申报工作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苏州核雕的记忆与技艺
- 2023年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报告:70%的受访中国企业家对发展保有信心
- 俄乌局势进展:俄或到期退出黑海运粮协议 卡霍夫卡水电站事件已致数十人死亡
- 理财资金“存款化”趋势增强
- “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领导人:各武装派别已同意解散
- 日照打造户外劳动者“15分钟休息圈”
- 广东茂名遭强降雨袭击 教育部门半夜紧急发布停课通知
- 热门推荐
-
- “天津自贸区RCEP企业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 助力银发经济 全国智慧康养云平台老龄大健康服务平台在京启动
- 青海格尔木一地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件致6人死亡
- 重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500公里
- 外媒:疗养院要变移民收容所?纽约一地居民发声抗议
- 深圳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 北约防长会议将于6月15日在布鲁塞尔举行
- 土耳其外长表示土将与埃及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 过年了 老人要小心这些危险
- 世界之窗映大千 草本健康传中国|毛铺草本中国行走进深圳
- 报告显示:安徽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56个
- 免费上门健康管理,给失能老人带来什么?
- 超市饮料越来越贵?监测显示:3元以下仅占比10%左右
- 俄罗斯原版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带来原汁原味“俄式风情”
- 避开“人从众”县域旅游成“新宠”
- 紧急召回!日本罗森便利店超1300袋冰块混入玻璃碎片
- 新疆和若铁路开通一周发送旅客超1.7万人次
- 桂林漓江水位超警戒线1.55米 象鼻山等景区封园
- 北京国际设计周“邂逅”创意 老航天园区焕发新动力
- 北京:每年培养营养指导员300人 到2030年实现每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