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如何避免出现“心理红码”?专家建议适应慢生活
新华社长沙3月23日电(记者帅才)身在封控区、管控区的群众,如何避免出现“心理红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呢?专家建议,适应特殊时期的慢生活,排解焦虑情绪,改变负面思维。
首先,要理解不良情绪是正常的,要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湖南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程明建议,居家隔离的人群打破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引发了焦虑情绪是正常心理反应,要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可以列张清单,把自己烦恼、焦虑的事项写下来,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是要学会主动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建立正向的人际关系。程明建议,疫情期间,很多居家隔离的人都过上了慢生活,要学会适应改变。
三是试着赋予隔离积极的意义,每天给自己和家人一些鼓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陈晋东教授建议,隔离期间和家庭成员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一些人隔离期间容易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情绪,还有一些人会和家人发生争吵。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增进与家人间的情感交流。
四是注重自己心理弹性的建设,积极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湘雅二医院精神病学科专家高雪屏说,在遇到突发状况和意外情况时,人的心理弹性很重要,心理弹性是指一个人在经历了严重的压力后,其身心健康并未受到压力与逆境的影响,还能积极阳光地去面对生活。她建议,居家隔离的群众出现不良情绪时,要及时排解,学会倾诉自己的不良情绪;出现严重抑郁、焦虑情绪的隔离人员可以使用热线电话、微信等途径寻找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清空“情绪垃圾”。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月中国制造业PMI有所回落 企业信心稳定
- 荆荆高铁开通运营 湖北实现市市通高铁
- 原创歌曲《同行的人》首发!在奋进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 全国首个大规模红树林“种养耦合”修复项目开种在即
- 中领馆发文提醒中国公民关注勒沃托比火山爆发等情况
- 丹麦等五国开始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 江西加强汛期市场价格监管 严打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 印尼大选落幕 佐科路线或将延续
- 海江田万里新作《李白 其诗与人生》出版纪念交流会在东京举行
- 普京与埃尔多安通电话 讨论双边关系及合作问题
-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北约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应采取措施保护扎波罗热核电站免受任何攻击
- 59元蜜蜡手镯,68元玛瑙项链……中老年人为何沉迷网购低价珠宝?
- 让“卧铺女性拼团”成铁路服务优化契机
- 留学生沉浸式体验浙江温岭草编 乐享“指尖技艺”
- 做文物的守护者、文化的传播者
- 福建龙岩多部门联合开展土楼景区森林火灾灭火演练
-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去年进出境邮轮403航次
- “冷”资源变“热”经济 沈阳丰富文旅场景让冬季游“燃”起来
- 热门推荐
-
- 浙江义乌外籍人士端午节赛龙舟:齐心协力乘风破浪
- 澳大利亚旅游局举行特别欢迎仪式 迎接黄金周中国上海首个旅行团
-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谷物库存预报创历史新高
- 上海中国画院举办规模最大海派篆刻学术展
- 世卫组织:苏丹武装冲突已致420人死亡
- 全球现役最大的清洁动力汽车滚装船首航
-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召开 签约6个重点合作项目
- 多部门携手合作 织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网
- 从“种出食物”到“种出生活”
- 尼泊尔排灯节拉开帷幕
- 2023全国农商互联暨乡村振兴产销对接大会在江苏徐州开幕
- 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开幕 点亮“不夜之城”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塔什库尔干!
- 青海湖北岸农田“托管所”:小农户实施“现代农业”稳增收
- 报告:目前三四线城市消费提升效果比一二线城市更明显
- 加拿大“当代白求恩赴华公益之旅”重启 专家临行谈白求恩精神
- 关于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时间,日本首相最新表态
- “北约视战争如儿戏是极其危险的”
- 《儒藏》(精华编)捐赠入藏国家图书馆
- 数字普惠金融“江西样本”:水果产业插上数字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