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专注力、有安全隐患 小学生的文具别太“好玩”
火车头转笔刀、减压流沙笔袋、扭蛋橡皮擦……实体文创文具店及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花式文具、文具盲盒等,成为不少孩子的“心头好”。普通文具搭载新奇功能,让文具和玩具的界限变得模糊,价格也跃上一个台阶。教育工作者与市场监管部门提示,要警惕玩具式文具对低龄儿童注意力、安全性的影响,倡导使用简单朴素的文具。
样式一花哨价格就变高
在不少杂货式文具文创店,“玩具化文具”往往占领更大范围的货架,牢牢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
崇文门商圈的一家网红文创店内,几大盒“摇摇笔”一字排开。它们其实都是黑色中性笔,但笔帽柔软狭长,尾端还缀着黄豆、雏菊等造型,令人拿在手里就忍不住轻轻晃动。另一家连锁文创店内,一款“减压笔”的笔帽做成面包形状,造型逼真,看一眼便有“想捏”的冲动。
“爸爸,我要这个。”一名七八岁的小男孩走到货架前,伸手拿下一盒“扭蛋橡皮擦”。记者看到,这款橡皮擦包装做成小扭蛋机样式,上方容器中有10颗五颜六色奥特曼图案的橡皮,每颗不过指甲盖大小。“这么小,捏都捏不住。”一旁的家长很是无奈,拗不过孩子请求,还是买了一盒。“就当买个玩具了,学习的时候肯定是不能用。”
“好玩”的同时,花哨文具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以中性笔为例,一支普通水笔售价不过两三元,“摇摇笔”“减压笔”则要卖到8元左右。一款需要安装电池、可在纸上投影的“幻灯片笔”,价格一跃超过30元。
除了凭借外观吸引孩子的“玩具化文具”,带有抽奖性质的“盲盒”类文具更是销售火热。几乎所有文具文创店内,最醒目、核心的位置都留给了盲盒盲袋,款式、规模、种类可谓琳琅满目。
“别买了,用不上。”“怎么用不上呀,里面不都是文具嘛!”面对妈妈的劝阻,一名女孩仍在货架前“流连忘返”,投入地翻看着一沓沓文具盲袋。最终选出一款粉色卡通兔子包装的盲袋,左捏捏右捏捏。
“我们这个兔子的卖得特别好,小女孩都喜欢,具体有什么可以看背面。”根据店员提示,记者了解到这款盲袋包含无线胶装本、颗粒贴纸、刺绣贴、亚克力挂件等4件产品,售价为29.9元。“也就本子能用用,而且没多大呀,写不了啥。”女孩妈妈捏着这份如同零食包装的盲袋,衡量出里面的本子仅十几厘米大小。若对比普通商品,总价值不会超过10元。
线上文具创意足销售旺
再放眼网购平台,“玩具化文具”的种类更为丰富,且显得“创意”十足,令人咂舌。
例如,一款拉链帆布文具盒,在盒面上均匀排满类似乐高一样的点状凸起,每个文具盒附赠80颗彩色像素方块以及图纸。孩子可以将像素方块按压在文具盒面,拼出相应图案,也可自己发挥创造。这款“智趣拼图文具盒”售价百元左右,以“每天都能换新包”为卖点,宣称可以让孩子爱上创造、学会分享收获更多朋友、助力耐心毅力养成……
还有一款滚珠迷宫尺,是在彩色尺面上加了层立体“迷宫”,还置入一颗小钢珠。端起尺子左右微微倾斜,即可操控小钢珠“走”迷宫。该产品宣称,玩具尺子“可以在脑子混乱、压力大的时候适当放松,从而让头脑更灵活。”
作为网红热销品,“能写字的擎天柱”活脱脱是在变形金刚基础上增添了“笔”的功能,甚至还有三根短短的替换笔芯藏在配套“盾牌”里,沉浸感十足。
“买来给小侄子当开学礼物,他很喜欢。”“女儿这个文具盒在班上都出名啦,说是班里同学们都好喜欢,争着玩。”不少店铺显示,相关创意文具月销超过千件,从评论看,几乎都是买给孩子的。也有买家表达出了担忧,“质量很不错,就是担心孩子上课偷偷玩文具盒。”“本来想激励孩子认真学习,反倒分了心,有点后悔。”
学校家长认可朴素文具
记者了解到,北京不少学校在孩子刚入学或低年级新学期开学时,会对需准备的文具提出要求。详细的还会列出购买清单、参考品牌,其中的关键词即“简单朴素”,明确显示出教育部门在这一方面的态度。
“课堂不让用功能复杂、色彩鲜艳的文具。笔袋都得尽量选纯色的,不要有动漫图案、闪光装饰等……”女儿已升入二年级的邓先生称,刚上小学时,自己按照学校要求,从实体文具店和网上直接为女儿购买了所需文具。那会儿孩子不怎么逛商场的文创杂货店,看不到新奇文具,还算好“打发”。但上学一段时间后,就提出想买动物、甜点等造型的橡皮,“估计从同学那儿看到的,提示了她。”
“本子规定了一行多少个格,铅笔要2H型号,尺子要15至20厘米,一侧扁平,另一侧有个坡度。”女儿去年入学的章莉,对文具清单中的相关要求仍记忆犹新。“老师专门强调,铅笔买‘素杆’无图案的即可,上面不要有橡皮头。橡皮就买白色的,不要彩色、带香味的。”
选购文具时,章莉从不带女儿一起,“她想要的东西肯定跟老师要求的不一样。”上学期,她不止一次发现女儿笔袋里多出香香的小橡皮头、带图案的小铅笔头等等,女儿称是从地上捡的。“能看出来就是喜欢,有时我们在商场吃饭,看到高年级孩子跑到文具店,全都买闪光的笔啊本啊,还有文具盲盒,这么花哨的东西哪有孩子能抵挡呢?”
在章莉看来,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自控力较差的年龄段,确实需要老师、家长多加约束。“之前给孩子穿过一双会发光的鞋,第二天老师就打电话不让穿了。说她上课时会去踩一下然后低头看灯,引得其他同学也看。如果文具太好玩,课堂上肯定容易分心。”
观点
关注孩子潜在压力与焦虑
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王娜认为,低年级的孩子应尽量使用外形简洁、功能单一的文具,以免上课时总想“摆弄”,影响专注力。
即便只在家里“尝鲜”使用,王娜建议家长也应对文具做好把关。“那些盲盒抽奖类的产品,刺激孩子想要反复购买,可能会激发赌博心理。”
去年“六一”儿童节,中消协曾发布消费提醒,家长应谨慎购买造型别致、带有装饰的“玩具化文具”,这些文具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误吞、窒息的风险。也要尽量避免使用颜色亮丽、带有香味的文具,它们都含有一定的添加剂和塑化剂,长期使用可能对孩子身体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同日,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布了一批儿童用品消费提示,专门提及“儿童盲盒”。由于盲盒包装的特殊性,导致消费者和生产者“信息不对称”,加之盲盒分为普通版和隐藏版,可能引起孩子攀比心理,购买和使用该类产品容易“上瘾”。
据儿童心理专家宗春山观察,不少文具已呈现高度玩具化趋势,向流行、时尚方面发展,实用功能反而退居其次。他认为,孩子喜欢好玩的东西可以理解,但如果对玩具化文具过分投入,要考虑是否是通过玩具、文具来转移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压力与焦虑。“我们那个年代,上了初中还可以玩摔三角、弹玻璃球等等。现在的孩子上了学后,除了手机游戏,几乎没有其他合适的玩具与游戏。”
除了看管与限制,宗春山建议家长要多给予孩子陪伴。“如果孩子热衷购买玩具化文具、盲盒盲袋文具,可以进一步与孩子探讨,这些东西带给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有没有东西可以替代?增强家庭亲子互动,填补孩子精神上的相应空白。”本报记者 魏婧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去年中关村规上企业总收入预计达8.6万亿 占全国高新区1/6
- 山东各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倡树社会文明新风
- 春节临近如何防治呼吸道疾病?专家详细解读注意事项
- 规模世界第一,农业保险如何遮风挡雨
- 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是一个幸运儿”
- 武汉540余岁“汉阳树”住进“新家”
-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宁夏枢纽)云安全一体化建设工程启动
- 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启动 超300项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 厄瓜多尔西南沿海发生6.5级地震
- 青海西宁南北山零次产业试点稳步推进 市民获绿色福利
- 济南海关查获近800只蝴蝶标本 65只系濒危物种
- 阿拉善盟2023年“遇见醉美金秋”文旅系列活动发布仪式举行
- 浙江“制造大市”迎风起航:新能源汽车产业节后生产忙
- 又是一年毕业季 王辰寄语毕业生:不忘来路、不惧风雨
-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12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一周年之际 英国宣布将建纪念碑
- 女性题材剧创作岂能被流量左右?
- 兴凯湖冬捕节启幕 首网“出水”10万斤鱼
- 又将有冷空气影响我国 气温起伏雨雪较弱
- 南航广州至伊斯兰堡直飞航线开航
- 热门推荐
-
- 云南丽香铁路沿线文旅消费强劲增长
- 中国移动发布国内首个智算跨架构平台——算力原生 “芯合”
- 内蒙古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迎来上千只珍稀候鸟
- “您准时吃上热饭我就高兴!”
- 在无锡“听见”世界 无锡民族音乐汇将奏响文化交流新乐章
- 10多名梅花奖得主亮相越剧春晚 携经典剧目“闹元宵”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附近发生6.9级左右地震
- 张小泉又“一刀两断”了
- 七成外企在华产业链布局保持稳定
- 贵阳警方:两人上坟祭拜引发山火 其中一人被刑拘
- 国网青海电力全面启动重点工程年度检修
- 西宁—阿拉木图中亚班列开行
- 江西共青城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助推新质生产力翱翔高飞
- 达达集团广告收入数据存疑 股价一夜接近“腰斩”
- 50国中华文化爱好者诵读儒家经典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 特朗普有多大可能被定罪?
- 上海海铁联运集装箱到发量今年突破90万标箱
- 海关总署:前11月中国进出口持平 11月同比增长1.2%
- 跨海办事“数据跑” 浙江普陀打通海岛市监服务最后一公里
- 在川台商“有好货” 电商助力“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