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鸡腿的“码上”之旅 选购进口冷链食品要注意什么?
广州番禺大罗塘区域分布着众多冷库,其中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两个,每日接收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冷冻食品约2000吨,占广州全市的70%。
一箱箱冷冻食品进入国内市场,如何在流转中确保安全呢?近日,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从冷冻食品进入广东那一刻起,一个名为“冷库通”的平台就在全程跟踪监管了,进口冷冻食品需要在这里录入资料获得“出生证”,开始省内市场的流通,每一环节都被记录,做到全链条安全监管、科学精准溯源,消费者也可以轻松扫码了解所采购进口冷链食品的“前世今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冷库通”:
进口冷链食品从“出生”到“结束”都有迹可循
“现在有了‘冷库通’,每批进口冷链食品可以说从‘出生’到‘结束’,整个链条都有迹可循了……”在番禺区大罗塘,广州源冰兴食品有限公司老板韩永铭轻轻点击展示手机上的“冷库通”,眼前一箱冻带骨鸡全腿的“身份”和流通信息都跳了出来。
“这一批鸡全腿冻品从巴西启运,在盐田口岸入境,入境时间为2021年11月18日,进口数量为27525千克。随后进入大罗塘一家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冷库,后经一家批发公司流转,我们公司从中进了部分货,接下来将分销给番禺区内各农贸市场档口。”韩永铭说,“冷库通”为每一批进口冷冻食品赋码,做到了检验检测、市场准入、商品流通全程可溯源,下游档口每次从公司拿货,信息都要录入上报。
据了解,“冷库通”平台运用区块链、大数据、AI图像识别等技术,建立物防、技防、人防三位一体相结合的系统化创新工作机制,结合“互联网+”采集上报的推广模式,落实贮存者及企业经营商品贮存信息上报责任。
与商家端口不同,监管端的“冷库通”可以看到更详细和全面的信息,“包括了每一家冷库的出入库统计以及监督检查,通过靶向监管查询每一批进口冷冻食品的来源、去向。”番禺区市场监管局食品销售科科长谭晓雯说。
谭晓雯表示,经营户在购进进口冷链食品时,要向上游供应商索取“五证”(进口货物报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消杀报告、广州市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并两日内在“冷库通”中及时准确上传货物来源、去向、数量、位置等关键数据及相关证明文件,在商品外包装或销售的显著位置张贴或摆放“冷库通”中自动生成的“随附追溯码”,鼓励消费者扫码查询。通过“冷库通”的信息上报,打通港口码头-集中监管仓-首站冷库-终端冷库-消费终端五个节点,构筑集中监管仓和冷库全覆盖两道防线,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不断开展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溯源抽查行动,执法人员通过随机抽查进口冷链食品批次货物的方式,检查“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使用终端”全链条是否均已在“冷库通”系统录入产品流向,确保进口冷链食品经营链清晰不“断链”。
进口冷链品最后流向终端消费市场。记者在番禺南村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冷链品销售区每批货品展示“随附追溯码”。
“信息一目了然,消费者才有信心。”谭晓雯表示,对市民来说,“冷库通”可以让其知悉所选购的进口冷链食品是否具有合法来源、是否已经经过核酸检测以及消毒。
番禺大罗塘:
全国进口冷链食品批发交易集散地
番禺大罗塘地区是全国进口冷链食品批发交易集散地,番禺区现有两个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都在大罗塘,进口冷链食品每日吞吐量接近2000吨,主要从深圳、南沙、番禺等口岸入境。
走在大罗塘银建路上,冷链品贸易批发销售公司一家挨一家,商铺招牌上写着“南美牛肉”“国产猪副”“一站式找齐好肉”等字样,大小冷藏车穿梭而过,一派繁忙景象。
沙头市场监管所副所长邹志明表示,1996年,禺山冷库A库建成,周边大小冷库、冷链品贸易公司开始集聚,“国内很多冻品交易公司都有经纪人在这里驻点,以便掌握市场行情。很多交易不是实际发生在这里,但贸易公司在这里,这里也逐渐成为全国冷链品贸易批发的信息中心。”
目前,大罗塘地区有1000吨以上的冷库18家,小型冷库255家,“大罗塘银建路上除了几家士多外,都是冻品批发贸易公司。”邹志明说。
由于大罗塘的存在,番禺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压力巨大。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比广州其他区,番禺区的进口冷链食品呈现交易量大、流通链条复杂、经营业户数量多、经营业态种类多等特点。数据显示,目前,番禺区有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近1000家,涵盖生产企业、仓储服务单位、商超、零售店、农贸市场档口、贸易公司等多种业态。
硬核监管:
进口冷链食品“件件采样、件件消毒”
“番禺是全市进口冷链食品防疫工作主战场,进口冷链食品目前的风险重点在于国外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新冠病毒可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入境内,搬运工人、加工工人、市民群众等在接触到受污染的进口冷链食品时可能会被病毒感染。”番禺区市场监管局人员表示。
为了做好番禺区特别是大罗塘地区进口冷链品的市场监管工作,番禺区探索建立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严把进口冷链食品源头关。在广州率先创新设立11个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并在2021年8月5日按照要求提档升级为2个,引进六面外包装自动消杀流水线设备,设置冷库“三区二通道”,在采样、消杀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实现智能化视频监管。
同时,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组建大罗塘驻点团队,聘请20多名驻点人员,实现对进口冷链食品“件件采样、件件消毒”。此外,参照隔离场所管理模式,组建2个集中监管仓工作专班,抽调2名处级干部担任班长,每个工作专班下设5个工作组,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措施,严防疫情输入。
番禺区还发挥区冷链食品行业协会作用,组织起草团体标准《防控新冠疫情进口冷链食品出入库管理规范》,翔实规定进口冷链食品的来货卸运、采样消毒、入库储存、凭证出库等管理要求,并对冷库经营单位每日班前会、从业人员健康防护、冷库环境清洁消毒、各类台账建立管理提出了细化规定,并于去年3月22日发布全省首个关于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团体标准,通过标准引领提升冷链行业规范管理。“通过消杀等标准化操作流程,将疫情通过冷冻食品外包装形式输入的风险降到最低,有效防范输入型新冠病毒的传播。”
温馨提醒:选购进口冷链食品要注意什么?
目前,在番禺区生产经营的进口冷链食品,均需随附“五证一码”“四证一码”流通,确保来源合法、业经检测消毒。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表示,消费者在采购进口冷链食品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进行采购。在购买冷链冰鲜的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产地来源、生产日期、保质要求、进口食品检疫等信息,不要采购来历不明的食品。可通过手机扫随附追溯码查询产品的来源信息,了解清楚后再进行选购。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FAO“一国一品”倡议示范国代表聚三亚探讨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
- 西藏定日震区及周边地区未来三天以晴天为主 有大风天气
- 暑运两周北京铁警处理治安案件32起,高铁吸烟案件占4成
- 2023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开幕 “北京大视听”剧目发布
- 江苏一公司发生火情 现场救援仍在继续
- 东莞文艺精品在京上演 名家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言献策
- 看手机的正确姿势 你学会了吗?
- 沙特工作组抵达伊朗 与伊方就重开使领馆工作进行讨论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出访多国寻求“入约”支持 俄乌双方交换被俘人员
- 合肥亳州联合调查组:已对涉案5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中越边境地区(东兴—芒街)举行紧急医学救援联合演练
- “雪糕刺客”凉凉?广州开展“雪糕明码标价”专项执法
- 长沙中欧班列春运同比增逾八成 开行大型制造业专列
- 商拍扰序行为有了明确界定!北京市属公园将进行治理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王晓峰:打造“五好”非遗大集 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 记者调查发现二手交易市场检测混乱“水分大”
- 湖南黔阳古城千人共尝长龙宴 喜迎龙年
- 北美票房:《阿盖尔:神秘特工》蝉联榜首
- 中国证监会修订规则 增强回购制度包容度和便利性
- 热门推荐
-
- 定档除夕夜 “欢乐湾区年夜饭”节目单公布
- 尼加拉瓜一客车与多车相撞已致2死8伤
- 特朗普缴纳9163万美元保证金 对诽谤案判决提起上诉
- 中国驻阿克托别总领事馆:经初步核实 失事客机上没有中国乘客
- 湖南新田烟稻轮作既稳“粮袋子”又鼓“钱袋子”
- “新疆三峡”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已累计放流鱼苗近140万尾
- 土耳其卫生部长:强震已致20213人死亡
- 湖南出台方案打通专利转化“最后一公里”
- 鄂台少数民族相约恩施女儿会:载歌载舞促交流
- “三亚⇌香港”航线航班加密至每周11班
- 二〇二三世界剧院联盟大会暨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开幕
- 福厦高铁扩大运能 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62对
- 新疆多处“千年石窟”41个洞窟壁画获修复
- 前5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7.9%
- 央广财评|撑起全国五分之一进出口规模 自贸区创新红利不断释放
- 西宁=果洛往返航班加密至每日2班
- 北京→上海!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完成千里跨区域运输测试
- 主干网核心节点最高带宽提高到1.2T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试验能力稳步提升
- 重庆官方回应燃气计量问题: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外媒曝俄方谈判条件,“普特会”或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