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骨增高”可取吗?青少年怎样增高才靠谱?
近日,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22岁男子“断骨增高”致双腿严重感染而无法正常行走。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该男子千里迢迢到国外接受了“断骨增高手术”,原因是不满意自己的身高。但不幸的是,他术后感染引发骨髓炎,可能面临终身残疾。
身高是很多男性衡量自己形象好不好的标准之一,但通过手术来增高真的可行吗?今天我们来讲讲“断骨增高”为何不可取,以及“败骨”伤身的骨髓炎可怕在哪儿。
手术增高风险很高
医学上是真的存在“断骨增高手术”,它又称为“肢体延长术”。顾名思义,是手术将腿骨断开分离并固定后,通过不断拉伸金属固定装置,利用肢体组织能够在外力刺激下逐渐再生重建的原理来填补骨骼空缺,完成“牵拉-骨再生-骨延长”的循环,最终实现延长肢体长度或改善骨骼畸形的目的。这种手术最初由苏联骨科医生伊里扎洛夫用来治疗四肢骨畸形缺损的患者,特别是对小儿麻痹症后下肢不等长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但“断骨增高手术”的风险很高,手术实施过程可能造成腿部的神经血管损伤、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坏死等,患者还可能遭遇骨不愈合或骨髓炎等并发症,严重的可造成肢体终身残疾,给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均造成沉重打击。
早在2006年,原卫生部就下发了《关于对“肢体延长术”实施严格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我国实施该技术的适应症为先天畸形、外伤、肿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或肢体不等长,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体畸形,并严禁用于医疗美容项目。
骨髓炎可不是一般炎症
新闻里提到的男子接受“断骨增高手术”后无法行走,其原因是腿部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后继发的骨感染,即骨髓炎。看到“骨髓炎”三个字,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发炎了,但它其实是一种对骨的感染和破坏,“败骨”伤身,危害性不可小觑。
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质破坏伴骨不愈合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儿童与成人均可发生骨髓炎,典型症状为发热和病变部位的红肿、压痛等。
骨髓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急性骨髓炎发病时多有全身高热寒战及肢体局部红肿热痛的表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导致晕厥或昏迷。而慢性骨髓炎初期不易被发现,它以皮肤局部窦道不愈合并持续溢脓为特点,偶有死骨排出,部分患者在发生肢体畸形或病理性骨折时才到医院就诊,此时的诊断与治疗可能已错过最佳时机。
手术操作是骨髓炎发生的重要原因。除此外,骨髓炎的常见诱因还有开放性骨折、邻近感染病灶扩散及血源性细菌散播等。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营养不良、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及组织愈合再生能力减弱,更易在创伤后并发严重的骨髓炎。
因此,采用手术断骨的方式增高是冒着患上骨髓炎的巨大风险的。我国对该手术有严格限制,对于能实施这项手术的医疗机构也有严格要求。一些患者到国外进行手术,手术后回国休养,更不利于术后对骨髓炎等并发症的防治。患者选择这种手术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作为骨科医生,我们不建议以增高为目的进行这项手术。
青少年怎样增高才靠谱
需要提醒年轻人的是,不要执着于身高而做出错误的决定。为了使形象变得更好,而接受“断骨增高手术”是不可取的,很可能增高不成反变残疾。
对于有增高需求的青少年,应赶在骨骺闭合前运用合理的办法进行科学增高,如适量高蛋白饮食、科学体育锻炼、充足休息睡眠等,切不可拔苗助长。
具体来说,吃的重点在于营养均衡,千万别偏食,特别要补充蛋白质,含钙食物和维生素。比如,鱼、虾、瘦肉(牛、羊、猪等)、禽蛋、花生和豆制品等。我们日常食物中的牛奶、虾皮、排骨、海带、紫菜等是含钙磷比较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是人体发育必不可少的。高糖及高碳酸的食品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
另外,充足的睡眠是增高的重要保证,最好不要晚于23时入睡,平时要多参加体育运动,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同时大家也应该注意,身高与智商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健康的身心、乐观的心态是快乐源泉。
对于部分生长发育明显慢于同龄人的儿童,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骨科就诊,以便早期发现矮小症、侏儒症等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断骨增高”应被列为骨科及整形美容手术领域的禁区,不仅要求广大儿童及青少年远离此手术,也要求广大医生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而骨髓炎患者应在早发现、早诊断的前提下,接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将十分有利于他们早日摆脱疾病痛苦。
延伸阅读
3D打印技术或是治骨缺损的良方
如果真的不幸患上骨髓炎,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骨缺损能否修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慢性骨髓炎患者经历彻底清创截骨术后所遗留的大段骨缺损能否被有效修复,是其能否重获肢体功能并恢复正常生活劳动能力的关键。
对于修复骨缺损,传统手术方式如骨材料填充技术、膜诱导技术、带血管蒂的大段骨移植技术等虽然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一定疗效,却存在如骨材料来源不足、难以匹配异形骨缺损、操作复杂且治疗周期长、患者术后难以早期负重或开始功能锻炼等问题。
未来,3D技术或是治疗骨缺损,尤其是骨髓炎所致骨缺损的良方。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文件通过逐层打印来制备物体的新技术,近年来已在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几年,我们骨科团队对3D打印技术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说,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膜诱导技术相结合,在对慢性骨髓炎患者有效彻底清除感染病灶的前提下,利用3D打印多孔钛合金假体填充修复骨缺损,同时不额外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这套治疗方案摆脱了传统治疗方法对骨材料的依赖,有助于患者更早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作者田耘 刘冰川: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住院医师)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众院通过2023预算案:防卫费创新高,多党派反对
- 国家版权局发布2022年度八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 11月10日起丰台至沙城铁路恢复开行旅客列车
- 乌称多地遭袭 拜登承诺采取“新举措”加强乌防空能力
- 暑运期间航空出行需求大幅提升 市场呈稳健复苏态势
- 《乐活之城——中国新城新区人居环境报告》在京发布
- 华樽杯第十五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研究报告发布
- 聚焦2023全国馆社高层论坛:如何打造优质馆藏?
- “东方珠宝城”云南瑞丽:边境“夜经济”展露活力
- 诗聚南太湖共吟太湖美 第六届南太湖诗会浙江湖州举行
- 台籍代表委员建言琼台交流合作:助力台企解难题强信心促发展
- 工作群过多令人窒息 打工人需要松绑
- 浙江教育观察:高校如何探路数字化改革?
- 巴基斯坦SK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 大学生做UP主的喜与忧
- 北影节电影嘉年华启幕 体验“电影+”慢生活、微旅游
- 中泰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峰会在曼谷举行
- 外媒:奥地利总统授权极右翼自由党组建新政府
- 弘扬传统文化 共度中秋佳节
- 美国西南部极端高温持续 得州用电需求再创新高
- 热门推荐
-
- 港大首创干细胞平台模拟人体细胞老化 助快速发现抗衰老分子
- 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 “辽沈最美翻译官”大赛在大连外国语大学落幕 助力翻译行业健康发展
- 数字化及元宇宙助力文化遗产“活”起来
- 古巴9天内三次发生大面积断电
- 巴厘岛中国情侣死亡案调查结果:男方杀害女友后自杀
- 不负青山不负春 山西人工造林规模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其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 北京迎全市范围降雪 交通部门多举措应对
- 中国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招标投标
- 中巴财金分委会项下中巴金融论坛在京召开
- 广州化妆品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深耕文旅产业 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 多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515万人次
-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DWS:过去数月A股ETF在美国畅销
- 重庆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伊朗总统:应看清美国阻挠加沙停火的真面目
- 美俄亥俄州列车脱轨致有毒化学品燃烧泄漏事故一周年 当地居民仍受健康问题困扰
- 江西抚州一造纸厂发生火灾 正在扑救中
- 河北安平油菜花鉴赏月云直播 感受美丽乡村建设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