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好吃但“吃错能要命”?“食物相克”真的存在吗?
老话说“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秋去冬来,万物肃杀,红彤彤的柿子却挂满枝头,像一个个红灯笼,映衬着皑皑白雪,成为冬日里最美的风景。不光好看,更加好吃,苏轼曾经形容柿子“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原本要颜值有颜值,要内涵有内涵,可这柿子在很多人眼里却不能太亲近,因为传言柿子在食用上有很多禁忌,特别是会和一些食物相克。“就是CP不能随便组,一山不能容二虎”。比如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得结石,柿子和牛奶鸡蛋一起吃会腹泻,情况严重的话还能要人命。柿子当真如此厉害吗?其实除了柿子,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关于食物相克的说法。比如说海带加猪血会便秘,豆腐加蜂蜜会耳聋,萝卜加木耳导致皮炎,等等等等,随便问个人,都能说出那么几样。
老辈儿传下来的食物相克之说真的存在吗?接下来我们就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分析这件事。先从正当时令的柿子说起。传言柿子和牛奶同吃会中毒,和螃蟹同吃会拉肚子,甚至还会产生结石致人死亡。这是真的吗?
柿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营养成分早已被探明。在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专家借助专业数据库,向我们展示了柿子的营养构成,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没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对突出的是膳食纤维,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100g柿子约含1.4g膳食纤维。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博士后 李程:其实柿子它就是一种水果,并没有什么特别。所谓的柿子可能跟什么(食物)不能一起吃,但是从营养学来说,应该是没有这样子的一些禁忌的。
按照所谓“食物相克”的说法,柿子与奶制品、海鲜等食物混吃,易导致腹泻。但根据柿子的营养成分分析,专家表示,问题并非出自柿子本身与其他食物混吃。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博士后 李程:跟(柿子中的)膳食纤维可能会有一些关系,因为膳食纤维它本身促进肠道的蠕动,然后如果说有一些肠道比较敏感的人,然后吃的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腹泻)。
那柿子与牛奶、螃蟹等同吃会在人体内产生结石又是怎么回事呢?专家介绍,柿子里含有一定量的“鞣酸”,这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当相当数量的鞣酸,与相当数量的红薯、牛奶等富含膳食纤维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在胃里相遇,在胃酸作用下,某一部分人体内可能会产生团状的比较难消化的“胃柿石”。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博士后 李程:柿子的柿,石头的石,但它(胃柿石)并不是一种结石,它只是一种就是可能比较难消化的一种(团状物)。
记者:这个是要吃很大的量才会产生这种现象吗?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博士后 李程:对,一般也是这样子的。要注意量,一次不要超过200g。(大约一个中等大小的柿子)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李增宁:这个里边看你的身体的状况,吃了以后不消化了胃胀了,这是本身有毛病,本身你身体弱,而不是它能够形成这种鞣酸蛋白,你就会形成结石了。是比较偶然的一些情况,大多数都没问题。
有关食物相克的传言,还有一条流传甚广,那就是虾蟹不能与富含维C的水果同食,否则会引发“砒霜中毒”。这又有科学依据吗?
砒霜,化学名三氧化二砷。营养成分表显示,虾蟹等海鲜食品的确含有微量砷元素,但主要为无害的有机砷,摄入后基本上会被原封不动排出体外。而当虾蟹所含砷元素与水果中的维生素C结合后,就会产生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不过您不用害怕,专家表示,成年人砒霜的经口致死量约为100~300mg,按最低的100mg计算,其中含有砷元素75mg,要想达到这个量,需要一次吃下300斤虾。
还是那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只能是危言耸听。事实上,有关食物相克的谣,早已辟了数十年。
对于食物相克,早在1935年,我国科学家、中国营养学会创始人郑集教授,就在民间传言较广的184对所谓“相克食物”中,选择了当时最为流行的14组食物,包括蜂蜜和葱、牛肉和板栗、花生和黄瓜,还有螃蟹和柿子等,分别开展了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无论人还是动物,一切正常。这也是首次通过科学实验直接驳斥“食物相克”一说。
另外,作为我国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2016年发布并沿用至今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显示,“在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理论中,并没有食物相克之说,迄今也没有看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由于食物相克导致的食物中毒案例以及相关报道,食物相克导致人死亡的说法,很可能是偶然巧合或是食物中毒引起或是特殊体质产生食物过敏的表现。”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李增宁:我们推荐按照中国居民的膳食指南,食物多样,食物均衡,放心吃,大胆吃,搭配着吃。(总台央视记者 张昕 艾达)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小笠原群岛附近海域发生6.9级地震 无海啸风险
- 中国首次完成区域大规模雪豹种群评估
- 广西砂糖橘回礼东北老铁
- 新西兰商界人士:愿新中两国“同舟共济” 探索深化经贸合作丨世界观
- 广西推动陶瓷艺术创新发展 上演跨文化艺术盛宴
- 37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 国家药监局责令相关企业自查整改
- 统一战线与成都和平解放75周年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 四川高温持续,冰川会不会被“晒化”?
- 乡村振兴丨香蕉树结出“金娃娃”
- 招商银行获评“2024中国年度最佳雇主”
- 青海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首次走出国门
- 专访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馆长:“期待未来与中国有更多持续深入的合作”
- 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中外参访嘉宾在拉萨罗布林卡观藏戏、品卡塞
- 三部门设定目标:2023-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
-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获交通运输部、浙江省政府联合批复
- 一艘渔船在美国阿拉斯加附近倾覆 船上疑载5人
- “精神内耗有多累”上热搜,你会无意识地欺负自己吗?
- 陇原医者师富贵的“手足情深”
- 巴基斯坦小哥的“大唐奇妙游”
- 打铁花、走月亮……这个中秋一起点亮中式浪漫!
- 热门推荐
-
- 国家发改委:5月2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 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暂停两年 期待这栋别墅再续热闹
- 黑龙江林海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投产送电 提高亚冬会电力保障能力
- 天津人艺携《雷雨》首登首都剧场一展经典魅力
- 青海藏传佛教人士捐资助学:慈善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力量
- 中日民间人士共访被掠夺文物诞生地促国宝返还
- 懒人变厨神 复合调味品受热捧
- 新舟60增雨机执行四川雅江森林火场增雨任务
- 打卡博物馆、过“嘎汤帕”节……各地推出假期特色活动“给足你仪式感”
- 上海书城焕新归来 “以书为城”点亮灯火
- 湖南连续4年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超170项
- 首次亮相!
- 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公布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
- 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 中方:止战促谈的努力不能松懈
- 2023年拉萨烟草部门查获涉烟违法案件116起
- 出行需求旺盛 青藏铁路单日发送旅客创历史新高
- 助力西部大开发 百事公司首家西北地区食品基地落地陕西西安
- 这种“演唱会后遗症”,你中招过吗
- “上门厨师”能不能成为一个好职业
- 监管风暴中,短剧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