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你会选楼下生鲜柜吗
市民在无人智慧生鲜柜选购。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想买生鲜食品,线上线下渠道越来越多。在长沙部分小区,一种新型无人智能货柜做起了生鲜的生意。自助售卖的大冰柜里有蔬菜、水果、肉类、牛奶、饮料等,无人值守,24小时服务。无人售卖机早已司空见惯,而无人生鲜售卖机接受度如何?9日,记者走访一探究竟。
观察
货柜很智能,年轻居民更愿买单
上午10时,在书院南路附近的荣盛花语书苑小区门口,一排“轩子扬”智能货柜吸引了小区居民好奇的目光。
六个全封闭的柜子占地近十几平方米,通过玻璃门,能看见各种生鲜食品:红薯尖、荷兰豆、炎陵黄桃、五花肉、豆腐皮……大概有七八十种。
记者按照提示花3.5元购买了一个黄桃:首先手机下载“采驿”APP,绑定银行卡充值20元,扫码开门后拿出一个黄桃,手机上立刻显示黄桃的重量、价格,关门后APP自动扣费支付,几分钟就能买到心仪的生鲜商品。剩余金额可以即时退回银行卡,比较方便。
没有经过称重,智能柜怎么算出一个黄桃的价格呢?“这个柜子安装有重力感应系统,系统已经记录了蔬菜水果的总重量,如果顾客拿走一样产品,减少的重量就是这件产品的重量,再通过单价的计算,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顾客买走的产品的价格。”维护人员张剑告诉记者,智能柜具有自动温控功能,内部温度保持在4摄氏度到8摄氏度之间,可自动为果蔬保鲜。
在记者停留的1个小时内,不少居民前来购买。周末休息的杨女士熟练地买了几盒酸奶。“这个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来说很友好,虽然里面菜的种类没有农贸市场多,但足够我们下班回来买几样炒个菜。而且这个是24小时智能柜,加班回来得晚还能买点吃的,很便捷。”
光顾的消费者虽然年轻人、中年人居多,但其中也不乏老年人。“以往要走十几分钟才能到菜市场买菜,现在下楼就能买到这些,更方便了。”王阿姨拿起自己选购的肉菜向记者介绍,品质不比农贸市场差,价格也没有超市的贵。“我现在下楼带小孩遛个弯的工夫,就能买菜回家了。”
面对这一新兴消费模式,也有路过的居民坦言,“没用过,不习惯从货柜里买生鲜食品”。毕竟买菜上农贸市场、超市,挑挑拣拣比价格是许多人多年形成的消费习惯。
规划
今年长沙计划铺设2000组无人智能售货柜
“社区人群对生鲜的需求尚未被满足。”湖南轩子扬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祥认为,在长沙,有很多新兴小区都面临着超市太远、生鲜店不够密集、电商不够快的情况,离家足够近、足够密集的零售终端是刚需。在他看来,智能生鲜柜恰恰满足了社区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下单购买并拿到食材的需求。
与传统生鲜店比起来,智能生鲜柜占地小,租金不到其1/10;此外,不需人工值守、统一采购,成本优势明显。“智能生鲜柜采用水分子保鲜技术,将生鲜损耗控制在2%以内。”张文祥介绍,每晚8时后还会打折处理,加快食品更新速度。除荣盛花语书苑小区外,生鲜智能柜已布局花语城、中海二期等小区。
上柜的果蔬均经过农残检测,并配有溯源码可供查询。接下来,随着智能柜的推广,果蔬将实现基地直采,价格有望更实惠。
所有货柜“千店千面”,根据每个社区不同的销售数据决定如何上新,卖得不好的品类就直接淘汰。
按照规划,轩子扬智能生鲜柜将先投放长沙各社区,后续逐步扩大到校园、商场、医院、地铁站、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今年,长沙计划铺设2000组无人智能售货柜,打通“菜篮子配送最后100米”,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买到新鲜的果蔬。
展望
能否持续发展要看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
2020年以来,生鲜电商一改疲态,燃起了不一样的烟火。受疫情影响,许多消费者养成了“动手不动腿,开门不出门”网上下单买菜的消费习惯,为几近打入冷宫的生鲜电商带来了新机遇。
社区生鲜也成为了这次疫情下普及起来的消费场景。为了减少感染风险,不少人出门买菜都会尽量选择在距离比较近的范围,而非市中心的大卖场和超市。
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的无人售货柜铺设量仅有30多万台。相比之下,日本拥有650万台无人售货柜,平均每25人拥有一台;美国拥有800万台无人售货柜,平均每40人拥有一台。国内的无人售货柜普及率还远远不够。随着生活节奏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家门口的生鲜消费需求会日益加大。
“它的出现并非偶然,是新零售、无人经济、大物流结合下的产物,是一种零售模式的创新。”长沙零售行业协会秘书长易礼钧表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这种无人零售业态有望解决部分消费者的“菜篮子”需求。
不过,智能货柜能否真正推广起来,解决消费者购买生鲜食品的需求?前途仍不明朗。易礼钧表示,当前的智能货柜存在一些“痛点”。比如一个人买完后另一个人才能买,在办公室或社区场景会导致排队,影响用户体验。此外,智能货柜成本较高,所能容纳的货品种类有限,这也将限制它的扩张。“几年前,无人货架也曾站上风口,但风来得快,也走得快。”易礼钧认为,能否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看是否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投资中国)艾可爱尔全球首席执行官:看到中国绿色转型巨大发展机遇
- 《企业社会责任20年发展报告》发布
- 以色列防长宣布该国在未来48小时内进入紧急状态
- 德国政府和多名政客指责马斯克“干预选举”
- 湖北今年首趟高铁旅游专列发车
- 海南航空重启澳大利亚墨尔本与中国海口之间定期航班运营
- 天津滨海机场1号航站楼国际进出港新场地转场投用
- 深秋新疆大田葡萄树:“美容”后盖“防寒被”
- 四川:涉水景区及滩涂峡谷等落实专人盯守巡查
- 长江难渡,一个抵御草地贪夜蛾的中国故事
- 中国吹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集结号”
- 成都昆明合力打造澜湄蓉欧快线 共同开发东盟物流市场
- 全国首个大规模红树林“种养耦合”修复项目开种在即
- 文创冰箱贴何以成“顶流”
- 新图景里的数智脉动|大美中国
- 贵州一农村发生30多处地面塌陷!原因为何?总台记者调查→
- 叙利亚救护车缺燃料,美国却仍在盗油?叙官员批评
- 以军袭击约旦河西岸一难民营 现场冲突致数十人受伤
- 韩执政党党首坚持尹锡悦停职立场 政坛人事动荡持续
- 国家林草局:中国林业产业年产值超8万亿元
- 热门推荐
-
- 澳大利亚或向英国采购核潜艇
- 著名表演艺术家金书贵病逝 享年75岁
- 失能老人洗澡难如何破解?“助浴员”已被列为新工种
- 近万名海内外妈祖信众聚湄洲妈祖祖庙跨年祈福
- 拯救小博物馆
- 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发生山洪灾害 已致7人失联3人受伤
- 能源转型成效显现 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 长沙邮局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查获摇头丸15粒
- 电商助力 新疆小鱼饵“一带一路”走俏
- 云南昭通多地遭受暴雨袭击 紧急转移8350人
- 土地交易传递楼市企稳回暖态势 多地热门地块成交激发市场信心
- 突破700万吨 哈铁“北粮南运”运输量、装车量、外运量创新高
- 人体细胞先老,还是肠道微生物群先老?
- 中汽协:6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8%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5.2%
- 福建连城:中国传统村落游龙闹元宵
- 探索戏曲传承与发展 《戏宇宙》第二季看片会举行
- 国内海洋游轮重启 未来有哪些新玩法?
- 内蒙古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迎来上千只珍稀候鸟
- 加拿大商界指加征关税无益于市场
- 【世界说】美国枪击案频发再现“血腥周末”,目击者描述“到处都是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