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火车站提醒:出门注意千万条 带好孩子第一条
郑州火车站提醒:出门注意千万条 带好孩子第一条
春运以来,郑州火车站发生了50多起儿童走失事件,郑州火车站提醒:
出门注意千万条带好孩子第一条
河南商报记者陈诗昂通讯员李静
“你吓死妈妈了!”2月17日,郑州火车站总服务台前,张女士见到走失后被工作人员找到的儿子,瞬间泪崩。
原来,2月17日上午,张女士夫妻俩带着8岁的儿子小炜彤在郑州火车站候车,其间,小炜彤独自一人上厕所后与父母走散。随后,小炜彤哭着求助工作人员,值班站长马媛媛一边安抚他,一边询问他家人电话。小炜彤清晰地说出了他母亲的姓名和电话,马媛媛迅速联系张女士夫妻俩到服务台认领孩子。看到孩子后,张女士夫妻俩情绪激动不已,感叹有惊无险,庆幸孩子没有遇到坏人,对工作人员伸出大拇指。
孩子走失这件事无论发生在哪个家庭都是“天塌了”的大事儿,想想就让人揪心。咋能有效避免?有带娃出行计划的父母们,不妨来听听车站工作人员总结的妙招吧。
据郑州火车站不完全统计,每年在这里发生近400起儿童走失事件。郑州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春运以来,就已经发生50多起。随着春运节后客流高峰的到来,郑州火车站平均每日发送旅客10多万人,小旅客越来越多,火车站里小旅客走丢事件比平时多了近五成。
为了减少这种事的发生,郑州火车站为带娃出行者提供了一些“特权”。
比如,为老弱病残孕重点旅客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一条龙接送站服务。免费开放母婴候车室(只限接待3岁以下小旅客),让小旅客候车更加温馨、安全。此外,还在候车厅里设置了老弱病残孕候车专区,带小孩的旅客可以选择在专区候车,这样家长不容易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眼下就要到元宵节了,火车站还将迎来一波客流高峰。郑州火车站方面表示,旅客一定要看管好随行儿童,如有孩童在火车站走丢,一定要第一时间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小孩在火车站哪些地方最容易丢失?火车站工作人员梳理近期走失案例,发现有:
1.进站口实名制验证和三品检查处
2.中央通道
3.候车厅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艺术家盛赞“趣淘”漳州: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制度创新打造开放型营商环境
- 孩子开灯睡觉,骨龄发育慢?
- 中消协:引流广告应便民而非扰民 频繁混乱的开屏广告跳转消耗用户好感
- 北京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多条道路发生崩塌落石
- 美国萨佩洛岛轮渡码头部分垮塌 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
- 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揭牌 为解决商事争端提供新平台
- 柔性执法营造宽松营商环境
- 鳌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 春节假期鱼刺卡喉患者多 医生:喝醋吞饭不可取
- 三江源“久治牦牛”产业推动牧民“大增收”
- 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山东青岛开幕
- 要求加沙停火!上百人在美国会附近抗议并与警察发生冲突
- 今年国庆黄金周广铁预计发送旅客2450万人次
- 西安至悉尼国际航线复航
- 春来芳菲至 杭州公交推出多条“赏花线路”
-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长沙湾跨海特大桥左幅首个主墩施工完成
- 新疆“北鲵妈妈”:坚守无人区21载 保护“极危”远古精灵
- “中国船”助推“中国车”驶向全球
- 沪消保委鼓励电影院与购票平台优化竞争 提供更高性价比观影服务
- 热门推荐
-
- 住房城乡建设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
- 鞍钢,锻造”钢筋铁骨” 告别”傻大黑粗”
- 张钧甯:该被允许的“不振作”
- 沪滇“牵手豆”为旅客提供“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
- 机票退改签费用过高,是该做出改变了
- 从1到10 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鸿沟如何跨越?
- 加拿大多伦多计划于6月下旬举行市长补选
- 第30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厦闭幕 助力厦门文化创意产业新发展
- 江西省2024年世界卫生日系列宣传活动举行
- 康师傅新品上线被群嘲,网友炸了
- 代办落户、上牌、找工作…… 这些“能人”都被判了
- 《藏医医疗技术》出版 整理93项成熟医疗技术
- 赴一场“美丽中国”的人文之旅
- 十年又十年——美国谎言将伊拉克推向战乱深渊
- 赣江观澜:江西航空产业何以“飞”出新高度?
- 北京2025年将实现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 外国政要: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借鉴范本
- 中缅边境云南盈江连发两次3级以上地震
- 广西遇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袭击 各地转移避险受灾民众2354人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