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天地同和——见证中国辉煌音乐文明的古老乐器
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承载着厚重考古史和音乐史的东方古老乐器,为观众勾勒出了穿越时空的文化轨迹。
如果说音乐是文明的密码,那乐器就是凝固的文化。走进武汉各大博物馆,种类丰富的古代音乐文物正静候知音,成为中国辉煌音乐文明的最佳见证者。
无愧为“八音之首”
在音乐文物领域,曾侯乙编钟无疑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纪录片《国乐的侧脸》中的《和鸣》篇,便从曾侯乙墓及叶家山墓地出土的编钟入手,深入分析它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八音之首”。
参与该集节目录制的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编钟理论家李幼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创作团队当年多次来到武汉音乐学院,为《和鸣》篇筹备拍摄素材,最终在今年推出完整节目,“四年磨一片,给节目打上了鲜明的荆楚烙印。”
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曾侯乙编钟可谓是湖北人最熟悉的“国宝”。据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万全文介绍,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钟体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名副其实的编钟之王。
全套编钟共65件,编钟及钟架、钟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音律学专著。而最令人称道的是,这套编钟音乐性能出色,除镈钟之外的64件钟均能达到“一钟双音”的演奏效果,整套编钟的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其音列是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被誉为稀世珍宝。
学术界一致认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更有学者将曾侯乙编钟与兵马俑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雄赳赳”的打击乐器
同样入选省博十大“镇馆之宝”的崇阳铜鼓,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也是国内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铜鼓。
铜鼓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打击乐器,这件崇阳铜鼓于1977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通高75.5厘米,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均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具有装饰纹样云雷纹和乳钉纹。铜鼓质地厚实古朴,花纹流畅粗放,被网友形容为“看上去就雄赳赳的,很有气场”,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
与气势磅礴的曾侯乙编钟、造型奇伟的崇阳铜鼓相比,出土于湖北天门石家河三房湾遗址的陶铃就小巧多了。其铃身呈扁圆形,通高5.4厘米、口径7-9.8厘米,铃体两面阴刻兽面纹,叩之即能发音。据专家介绍,陶铃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高,是双音钟的雏形。也有观点认为,先民发明陶铃,是受到了花卉形状的启发。
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琴应该是现代人眼中最有文化底蕴的乐器之一。而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战国浮雕十弦琴,或许能满足大家对古琴的完美想象。
该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通体涂黑漆,上朱绘纹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征,是迄今所见先秦至西汉时最精美的古琴之一。琴身分为音箱与尾板两部分,面板呈曲线状,琴头微上昂,腰部下凹,尾板微翘,其下有拴弦柱。据专家分析,十弦琴在战国时代还承担着法器的角色,用于祭祀时与天地沟通。
古代音乐人也很会玩
看着这些古老乐器,参观者很难不去想象,古人是如何演奏和欣赏音乐的。武汉博物馆藏的一组灰陶女乐俑,就给很多影视剧创作者提供了灵感。
这组女乐俑出土于武汉市武昌区何家垅的一座唐代墓葬中,共5人,均为跽坐式。其中2人演奏琵琶,其余三人各持拍板、排箫、吹管。其中4人为成年女性,头梳高髻;另1人为少女,个头稍矮,头梳双髻。这5人均面容饱满,神色肃然,身姿端正,为参观者开拓了“丝竹之声相和”的想象空间。
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则更能体现唐朝时音乐舞蹈的多元发展。该器物出土于陕西西安鲜于廉墓,色彩艳丽,闻名海内外,它展示了一支由3位胡人和2位汉人组成的乐队,骑在骆驼上进行着表演。
据悉,骆驼载乐是集乐舞、杂技和马戏于一体的百戏节目,在唐代民间尤为活跃。据考古学家分析,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所表现的场景,应该是长安街头的一群百戏艺人,正兴致勃勃地为千年前集市上的老百姓们展示着绝活儿。
(图片来源:各博物馆官方网站)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节期间前往新马泰订单量大幅增长 中国游客“回归”东南亚旅游热
- 618成绩单:超5亿用户在京东下单,“秒送”成为最让消费者满意的服务
- 浙江杭州:以法治之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 广东台商助力粤东西北“融湾发展”活动在汕尾举办
- 直播行业需规范发展,如何让优质内容充盈线上?
- 国产火电耐热材料迈向高端
- 《西厢记》古今中外珍品集锦亮相世界“风帆之都”奥克兰
- 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在欧媒发文: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共享更多机遇
- 中国13城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比增长124.1%
- 《2024年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供需清单》发布
- 宗教学者九华山研讨“禅宗清规的传统与现代”
- (新春走基层)浙江:“方塘共兴”项目 携手贵州护童心
- 2024“丝绸之路周”在杭州开幕 法国为主宾国
- 隐元禅师“开山祥忌”暨纪念黄檗东渡370周年植树活动在京都举办
- 投资25.2亿元 辽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86%
- 不可阻挡的步伐|和谐共生促进发展
- 前5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4.4%
- 浙江两会观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何有底气说“不”
- 澳大利亚华裔大学生访上海企业 感知数字化发展活力
- “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主体结构完工 刷新两项亚洲纪录
- 热门推荐
-
- 黄骅港:昔日“煤黑子” 今朝“绿色港”
- 2023年首趟“心连心·京藏号”旅游列车发车
- 甘肃积石山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东市11人遇难140人受伤
- 发展勇争先 老区谱新篇——江西赣州市高质量发展纪实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城:“90后”小伙创业记 米粉搭上电商“顺风车”
- 服贸会中医药展亮出“金名片” “四五品牌”矩阵呈现“出海”成效
- 西部“天梯”格库铁路绝缘子开启“清洁期”
- 福建稳经济观察:让短暂的“出圈”变为持续的“出彩”
- 大学“最后一课”别样温情:请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 长港澳侨医药界人士:聚力推动中医药拓市场
- 外汇市场调节能力和适应性显著提升
- 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辛瓦尔或将发表公开信息
- 小兰花“吸粉”Z世代 “十亿产值”兰乡再掀新消费
- 南非卫生部:民众须加强防控应对猴痘确诊病例激增
- 山寨周杰伦在酒吧商演引争议:“门票”炒到六千,周杰伦粉丝不满
- 最新报告:超八成职场人存在睡眠困扰
- 500余件/组实物和历史文献回溯新中国的设计记忆
- 背风群岛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稳赚不赔?小心有大坑!警方揭秘投资理财骗局新套路
- 抓捕“溜达猴”背后 他们帮野生动物重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