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神奇黑蒜值得买吗?
传说中的神奇黑蒜值得买吗?
编者按
电商平台所掀起的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将至,而“双十一”的日子里吃货们肯定少不了买买买的冲动,各种价格高昂而且号称营养价值极高的产品真的物有所值吗?今天听听食品科学博士钟凯给大家用科学的视角剥开传说中的神奇黑蒜。
“黑蒜是发酵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大蒜是百合科植物,其辛辣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不少人因此不爱吃蒜。
近些年,一种黑色的大蒜在北方渐渐流行,它不仅没有蒜味,口感还十分甜糯。传说黑蒜是纯天然发酵的健康食品,有些人甚至声称它能治病养生,不少老人趋之若鹜。这个东西到底怎么来的?
黑蒜是本世纪初从日韩传过来的,传统的黑蒜加工方式(固态发酵)是利用高温和高湿条件,大约经历2-3个月发酵而成。这种黑蒜从外观看,通常是带外皮的,这是它比较明显的特点。
当然,“发酵”这个说法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温度太高(60℃-70℃),几乎没有什么微生物发挥的空间,实际主要是利用生物酶催化以及大蒜成分自身的化学反应。和固态发酵相对应的是液态发酵,是先将蒜弄成蒜泥,再加些水发酵。
此外,还有非发酵法生产的黑蒜,其工艺简单且效率极高。比如用130℃的高温蒸一小时,再用80℃-90℃烘几个小时就可以了。
加工过的黑蒜糖含量明显提升
如果你闭着眼睛吃黑蒜,恐怕真的猜不出来这竟然是大蒜,它怎么做到色香味俱全的呢?
黑蒜的颜色来自高温下糖分和氨基酸发生的“美拉德反应”,产生了蛋白黑素等颜色成分,温度越高颜色转化越快、越深。另外,美拉德反应还生成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香气,所以黑蒜吃起来有点焦糖的味道。
大蒜里面有两个标志性成分,一个是提供辛辣味道的挥发性硫化物,一个是大蒜多糖。其中大蒜多糖含量最高,如果去掉水分,大约占大蒜干重的80%左右。在发酵过程中,一部分大蒜多糖被降解,转化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尤其是果糖含量明显上升,因此口感出现较明显的甜味。蛋白质也被部分降解,释放出多种氨基酸,带来丰富的口味。同时,由于挥发性硫化物的减少,因此辛辣味道消失了。
欧美国家尚未得到黑蒜具备功效的证据
黑蒜最“值得称道”的特色,除了好吃就是抗氧化了。
实验数据表明,黑蒜相对新鲜大蒜,多酚类物质增加3-5倍,这些多酚物质也是美拉德反应带来的,其整体抗氧化能力提高了10倍以上。不同的大蒜都可以做黑蒜,无论独头蒜还是常见的蒜瓣蒜,成分差异并不大。而且,并不是发酵的黑蒜才好,热加工生产的黑蒜甚至比发酵的黑蒜的抗氧化能力更厉害。
科学家用黑蒜进行体外细胞实验或动物实验,发现它可能具有调节血脂、血糖、抗炎症、抗肿瘤等多种效果。不过截至目前,中国官方机构尚未批准任何一款以黑蒜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在欧美国家,它也没有获得明确的功效证据,但因为“异域色彩”而成为一种高档食材。
总之,黑蒜确实是一种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可以用来开发各种黑蒜产品,但它并不会给你带来额外的“健康功效”,更不能防病治病。黑蒜的成本也并不高,零售价大约在每斤20-40元,家里有老人的可以提醒一下,别上当了。
文/钟凯(食品安全博士)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京唐城际铺轨进入冲刺阶段
- 龙舟观赛、汉服妆造……端午假期“新中式”出游项目受关注
- “双11”退货率6% 11亿件包裹被送达
- 江山如画|山西晋城“千万工程”绘万千乡村新图景
- 互免签证后新加坡旅游热度大涨,“新马泰”已全部对中国免签
- 双城联动、丝路共读 第十八届“西安读书月”启动
-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怎么做?
- 北京6月高温日数追平历史最高纪录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重庆万州青杠塝综合枢纽工程建成通车
- 闽南小城漳州携闽越遗存亮相上海 带来“山海之约”
- (中国新貌)兰州:黄河穿城而过 明珠焕发光彩
-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吊装成功
- 盒马回应停止开通会员:因业务调整暂不支持开通或续费盒马X会员
- 抖音集团发布2023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是亮点
- 山西成立运城盐湖保护利用研究院
- 最后的军礼!这场退役仪式情重如山
- 讲好“陕茶故事” 陕西省持续推进茶产业链建设
- 沈阳举办“社工好故事”大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 四川高温持续,冰川会不会被“晒化”?
- 热门推荐
-
- 新疆下架封存“问题辣条”“五毛食品”逾9200公斤
- 贵州织金一社区发生山体垮塌 致6人遇难
- 国际媒体人广元利州体验民俗文化 感受乡村振兴澎湃动能
- 2024“全球南方”:团结自强谋发展
- 传统工艺,让生活更有温度
- 日本北海道遭遇创纪录大雨 部分地区1天降整月雨量
- 8月份北京CPI环比上涨0.1% 同比上涨0.3%
- 武警在潮州开展防洪抢险救灾工作
- 全国首票国际航行船舶高硫生物燃料油在广州南沙港完成加注
- 冷空气结束全国大部晴好 新疆云南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有雨雪
- 黎巴嫩总统选举结果出炉 约瑟夫·奥恩当选
- 株洲“厂BA”,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 “中国北方游牧艺术”展在香港开展
- 高速边坡“守护者”:扎根一线三十载 用匠心守望初心
- 对网络传销要露头就打
- (身边的变化)重庆:从“自治”到“智治” “小院家”托起村民幸福生活
- 武铁单日旅客发送量超百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湖北宜昌开通直飞韩国首尔国际航线
- 受强降雨影响部分线路列车将晚点或停运
- 河南方城通报学校火灾事故情况 涉事学校7名责任人被依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