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为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减压
近年来,中国在医疗改革上的投入举世瞩目。然而,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攀升。那么,人工智能(AI)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医生的重压呢?
借助迅猛发展的计算能力,AI可用于分析海量数据。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海量数据,为AI发展提供了沃土。2017年,广州市推出了中国第一家“眼科人工智能(AI)诊疗”。许多类似项目也在进行中,据北京咨询公司亿欧智库的调查报告,截止到2017年,大约有131家中国公司正在将AI技术应用于健康医疗领域。
医生的智能个人助理
利用AI技术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具价值的影像诊断,医学图像的筛选,是AI帮助中国缓解医疗保障体系压力的方法之一。
一位中国放射科医生曾表示:“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处理大量的医学图像。所以,如果这种技术既能缓解我们的工作压力,又能提高治疗效率和准确性,那么我们表示欢迎。”
一说起AI,有些人可能会马上联想到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的画面。但在健康医疗领域,我们不妨将AI视作医生的智能个人助理。它们的作用是适应医生的需求和工作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AI不是要取代医生,而是只会使健康医疗变得更人性化。
如今,AI已经开始帮助放射科医生分析医学图像。随着AI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与医学知识及临床情境的紧密结合,它可以支持更多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但从短期来看,最有效的方面还在于帮助医院提高效率,解决运营瓶颈,例如,帮助医生快速浏览患者的所有临床相关信息。
患者数据通常存储在众多不同的系统中,且存储格式各异。而通过将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AI方法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就可以在一个数据面板上呈现所有临床相关信息。如此一来,医生就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从非结构化报告中提取信息,患者的所有纵向数据都可以全面呈现,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贴近患者,改善护理
AI还可以帮助慢性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与专业医护人员保持联系。
《飞利浦未来健康指数》显示,中国目前的远程医疗低于16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令人振奋的是人们对使用互联等技术,从而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更好护理的意愿非常强烈。
例如,AI技术应用于远程家庭监护,可以帮助老、弱患者与专业医护人员保持联系,确保他们在需要时获得及时救治和护理。类似技术也对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有益,医生可以通过经临床验证的传感器和设备追踪患者病情。
此类举措可以改善基层医疗护理,以解决城市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形。在更广泛采用AI技术的同时,也应该投资农村地区,加强基层医疗护理设施和互联网连通性,从而让更多人能够同样便捷地获取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人们无需远离社区便可享受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展望未来,AI在解决肥胖症等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方面也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想象一下,肥胖症高风险人群通过智能手机即可获取定制的生活方式小贴士。在人口层面,数据分析可以告知我们应该针对哪些特定年龄群体或地区进行公共干预。这正是大数据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如何加速这一进程,实现更有效、更便捷、更具预防性的健康护理?
首先,建立更健全的数据生态系统应该成为当务之急。AI的质量与输入数据的质量成正比,这点目前在中国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医疗保障体系将受益于标准化的共享数据、可互通的操作系统、打破壁垒的数据交换和顶级安全措施的保障。中国计划到2020年建立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正在朝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其次,AI等数据驱动方法只有与可靠的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产生预期的影响。AI只是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并不是独立的解决方案。任何形式的AI辅助健康护理必须围绕临床医生和患者,以他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并建立在已经可用的人类知识财富之上。新工具需要以最高的监管标准进行严格测试,临床医生和患者也需要对工具的优势和局限性有所了解。
再次,学术界、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挑战对任何一个参与者而言都太大了,无法单独应对。
最后,为确保中国建立面向未来的医疗保障体系,我们必须解决医学与数据科学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我们应该投资培养既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又牢固掌握AI和其他技术的人才。归根到底,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可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文/飞利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何国伟)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神奇净水器”骗了58名老年人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大名!
- 浙江乡村观察:智慧农业如何绘就“千万工程”新图景?
- 百年酒厂变身全天候开放街区
- iPad诞生以来首次全年无新款!怎么回事?
- 脂肪肝、高血糖……这些体检指标竟成求职拦路虎
- 浙江杭州举办“同心大讲堂” 共话网络文学传承与创新
- 广州科技周打造科普嘉年华 激发大众科创热情
- “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安装进程过半
- 西安文旅魅力绽放澳新
-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发布
- 中蒙日三国专家共享中医药(蒙医药)发展创新成果
- 福建交通执法领域“掌上办”第一单开出
- 在福岛核污染水里游泳荒谬至极
- 重庆警方破获跨国制售假冒国际奢侈品牌产品案
- 工信部就《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答记者问
- 北京城市图书馆正式开放 “森林书苑”邀读者品阅读雅韵
-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先导索成功过江
- 北京警方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清查统一行动
- 文在寅回应李在明遇袭事件 两人原计划会面
- 热门推荐
-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2024荷兰电影展开幕 邓雅文、郑恺担任推广大使
-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 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
- 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开馆 为首个互联网主题大型科技馆
- 冰凉凉的防晒口罩能防疫吗?
- 瑞福®(乌帕替尼缓释片)纳入医保,填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空白
- 观天下美国人权劣迹|报告揭美高校黑历史 明尼苏达大学被曝曾实施“种族灭绝”和“种族清洗”
- 科学守护健康:下基层巡诊与呼吸道疾病科普知识宣教
- “秋老虎”暂“归笼” 长三角多地“退烧”
- 联合国秘书长与卡塔尔首相举行会谈 讨论巴以局势
- 2024年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800万人次
- 海内外客商汇聚四川内江 资中血橙远销海外
- “沪乡空间”正式开放 带民众沉浸式体验上海农村的乡土文化
- 零门槛全面开放转专业 上海交大发布多项2024本科招生政策
- 湖南怀化国际陆港前三季度班列发运超700列 中老线高速增长
- 美国供乌克兰武器层层加码 持续“拱火”遭国际舆论谴责
- 释放“她力量”潜能 各界人士为赋能女性领导力建言
- 架“电影之桥”深化交流互鉴 “百花遇见金熊猫”文化沙龙在成都举行
- “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怎么样支持孩子都不为过
-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 三地创新产业链这样“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