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和近视风险强烈相关的因素 不是屏而是“光”
预防“屏一代”近视须改善“光”
学习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屏幕,但营造更好的光环境仍大有可为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开学季,不少中小学老师发现,教室里戴眼镜的学生又多了好几个。谈及不断攀升的青少年近视率,老师、家长,甚至眼镜店店员都异口同声:电子屏幕是罪魁祸首。
课堂学习、做作业、社交……对如今的00后乃至10后来说,他们的童年被各种“屏”包围着,电脑、手机、iPad,是如今很多孩子学习生活的“标配”。
难道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代价,就是牺牲一代人的视力健康吗?非也!在学界,不少专家在收罗了一系列新证据后,给出了一个较为中肯的结论:预防青少年近视,与其盯着“屏”,不如花点力气改善“光”。
道理很简单:即便出台再多严格规定,要求青少年大幅减少用屏时间,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因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将越来越离不开“屏”,这一代人注定是不折不扣的“屏一代”。而相反,在营造更有利于视力健康的光环境上,我们还有不少工作可做。
唯一和近视风险强烈相关的因素,不是“屏”而是“光”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一直关注着青少年的视力问题。电子产品果真是导致青少年视力急剧下降的 “元凶”吗?据任友群掌握的研究成果,近视问题远比常人想得复杂。
进入21世纪,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人的具体行为对视力的影响,诸如每周读多久书、看多久电脑会造成近视。迄今的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一个因素是近视风险的主要贡献者。
比起这一点,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者唐纳德·穆蒂2007年完成的一项研究。在跟踪了加州500多名8至9岁视力正常的儿童后,他发现,唯一一个和近视风险强烈相关的因素是孩子花在户外的时间。也就是说,那些每天有较长户外活动时间的孩子更不容易得近视。在过去十几年里,穆蒂的这一结论不断被研究者证实。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伊恩·摩根发表的一项基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孩子们需要每天在至少1万勒克斯的光照下待约3小时才能避免近视,这大约相当于一个人夏天在大太阳下戴着太阳眼镜站在树荫下接收到的光照亮度。而照明充分的办公室或教室,通常光照不到500勒克斯。
综合这些调查,任友群认为,光把中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单纯归结为对电脑、手机、iPad等视觉媒介电子产品的使用,目前仍显得证据不足。或许,我们对这个问题该有更准确的表述: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较重的课业负担,导致他们户外活动减少,接触自然光的机会同步减少——这才是造成中国青少年近视率节节攀升的主因。
教室照明“国标”是时候修订了
有意思的是,除了教育和医学背景的学者外,从事光学研究的学者也找到了另一个和“光”有关、直接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原因:很多中小学教室的照明情况不够理想,照度不足,灯光频闪等,都会损伤孩子的视力。
早在2006年,上海教育主管部门就意识到教室照明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地方标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对教室课桌面、黑板面的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性,以及教室照明灯光色温等都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副主任林燕丹教授就是这项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她告诉记者,这份地方标准出台后,经过几年试点,逐步成为全国各地争相参照的模板。后来,国家层面也出台了相应的国标。她说,上海在教室照明环境的改善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家标准已颁布实施了好些年,为了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有些具体参数到了要进一步修订的时候了。”林燕丹特别提到,现有的国家标准只规范了荧光灯的使用,未涉及LED灯。而最近几年,LED灯发展迅速,相应的照明规范理应写入相关国家标准。
林燕丹认为,综合考虑,良好的用灯习惯和用眼习惯应该结合起来,包括鼓励孩子到户外多活动,用“组合拳”来施策,更有利于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上海出入境邮轮将达380余艘次
- 旅客入境时违规携带439只甲虫被查获 部分甲虫有活动迹象
- “阅读中国——北京文学分享会”在德国柏林举办
- 粤港澳大湾区科研科创数算协同创新平台在穗启动
- 北京至河北涿州通勤定制快巴5月27日开通运营
- 2023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发掘资料 为研究晋南地区商代人群提供直接证据
- 哈萨克斯坦一地出现牛感染炭疽病例
- 【中国制造新观察】向新产业要新质生产力
- 湖北宜昌发现中国黄囊伞属新记录种
- 反北约示威不断!法国万人上街抗议对乌军援
- 消费品以旧换新再出利好 为消费者提供多平台选择
- 最新研究:单次低剂量注射寿命蛋白或可改善老年灵长类认知功能
- 江苏南通交通事故最新通报: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正在进行
- 2000年前的一封判决书中却藏书法珍品
- (乡村行·看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罗旺彬又留任了 还舍不得离开
- 文博会观察:中国非遗产品在海内外市场“圈粉”
- 王计兵:低处飞行的诗人
- 报告称当前中国城市正积极发掘新的经济增长潜力
- 绍甬首条跨区域公交线路开通 加速长三角南翼互联互通
- 热门推荐
-
- 2023九江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开幕 庐山脚下共谋茶产业发展
- 美联邦上诉法院:特朗普需就作家卡罗尔诽谤案支付500万美元赔偿金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国家广电总局:推动好节目进入好平台好时段
- 瑞幸咖啡启用5年版运营合作协议,夯实共赢伙伴关系
- 白杨树下的奥运故事分享会:追光的人,终究光芒万丈
- “外贸大市”宁波空气炸锅走俏海外 巴西订单增长明显
- 合肥官方通报:对三只羊在直播中涉嫌“误导消费者”等行为立案调查
- 以色列对伊朗第二轮袭击已开始
- 以多重创新突破医疗剧类型局限 《白色城堡》研讨会召开
- “魅力北京”优秀纪录片及电影展映在荷兰启动
- 龙潭长江大桥钢桥面铺装施工启动
-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暴雨成灾 全省进入紧急状态
- 韩媒:韩政府就日首相向靖国神社供奉供品深表遗憾
- 48小时关键信息汇总|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救援进行时
- 韩媒:济州附近海域渔船失联系信号中断 船员状态正常
- 华南农业大学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斩获德国iF设计奖
- 《万桥飞虹》为小读者展现“桥梁博物馆”贵州的独特魅力
- 北京欢乐谷、失重星球乐园11月22日起暂停开放
- 独龙族音乐人阿普萨萨:用民歌创作传承“高山峡谷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