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品新动能 中国外贸含“新”量超高
2024年我国外贸增长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这些增量的背后,到底藏着哪些新动能?新年伊始,记者走访多地企业时发现,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
倒立行走、后空翻,甚至托马斯旋转——这些曾经只在影视特效中出现的高难度动作,如今由机器狗轻松实现。前不久,记者在浙江杭州的一家企业看到了这款新型机器狗。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黄嘉玮:我们最开始通过AI的强化训练,让机器狗有非常卓越的一些性能,比如现阶段是四足站立,可以变换成双足倒立。像这种动作,其实以前早的代码研究可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通过现在AI的强化训练,让机器狗越来越强。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表现来源于运动控制的优化和AI技术的赋能,这些优势也使产品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这家企业生产的四足机器人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通用人形机器人的业务覆盖超过全球超一半的国家和地区。
含“新”量,正成为我国外贸“增量”的密码。在深圳一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全力赶制出口海外的数字手绘板。今年1月初,企业接到来自美国和阿联酋电商平台的近4000台订单,过年前需要全部交付。
深圳绘王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鹤峰:我们这款手绘板轻薄便携,在国外的电商平台广受欢迎,去年销量增长了40%。
徐鹤峰向记者介绍,企业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数字绘画领域,通过数百次甚至上千次的技术打磨与验证,才攻克了笔触精准度、信号传输稳定性等难题。截至目前,企业已取得54项发明专利,2024年外贸出口额达到3.4亿元。
我国外贸出口结构持续优化,产品“新”意更足,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2024年,我国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1%、32.8%、45.2%的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 梁明:2024年,外贸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可以说是质升量稳,贡献逐渐增大。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整体创新能力在稳步、大幅提升,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一个源头活水。
产品迭代加快 我国外贸驶向绿色与高端航道
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24年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8.7%,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四成。创新驱动下,中国制造正加速迈向全球高端市场。
新年伊始,江苏昆山的一家太阳能跟踪支架生产企业就忙碌了起来。一批刚下线的控制器产品正在接受性能测试,它们将很快被用在中东的光伏发电项目。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这些以控制器为核心的太阳能跟踪支架凭借“追光”功能,被誉为提升光伏发电效率的“神器”。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周石俊: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实现随坡就势,根据场地的要求,沙丘或者小山坡,大幅度降低用户的投资成本。
针对不同地区市场进行技术定制,这成为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的重要突破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跟踪支架系统为企业带来了近90亿元的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了55%左右。这一亮眼成绩背后,是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和不断创新。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周石俊:我们本着销售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理念,每年都在不停地推出新的产品,这些新的产品就是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客户的需求。
在河南郑州中铁装备的总装车间,新年海外发运的第一台盾构机刚刚下线,准备出口韩国。这台直径近10米、总重约1250吨的盾构机专为韩国特殊地质条件设计,不仅能够应对软硬岩混合地层,还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和精准掘进。
中铁装备集团海外分院副院长 尹跃峰:这台设备配备全新的泥水平衡系统和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实现稳定、高效掘进。
这已是中铁装备出口韩国的第10台盾构机。2024年,中铁装备出口额同比增长158%,2025年还将出口美洲、欧洲等地。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机械行业部总监 于东科:中国的机械工业,机械设备这一块,创新能力非常强。这些设备产业链在全世界是最全的,机械设备可以在非常高效率、产业底层支撑底下获得非常快速的整体行业的提升。
跨国定制 传统产业出海跑出“加速度”
看过了“高科技”,让我们将目光投向传统产业的新动能。记者发现,我国外贸主体“以变应变”的创新能力,正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聚集着8000多家纺织企业,记者来到这里时,正遇上一场跨国的“服装定制”。
眼前这家企业,曾经靠大批量出口西服盈利。如今,市场变了,企业也在变。为满足越来越多样的需求,企业开始转型做跨国个性化定制,实现了“一人一版,一件一做”的订单模式。
浙江省绍兴市博亚服饰有限公司品牌运营经理 亓贺先:我们到生产环节会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订单二维码,员工可以通过二维码识别出工艺尺寸。
为应对“跨国”量体的难题,企业还开发了一款拍照量体的应用程序。客户只需用手机拍摄上传三张照片,系统便能自动采集数据、生成定制方案,大幅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借助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平台,企业还完成了从选款、下单到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转型。目前,单日订单处理量从100套提升至350套。
浙江省绍兴市博亚服饰有限公司定制事业部总监 周亮:原来这种DIY定制的订单,大概只占10%以内。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化,现在国外的订单占有率将近50% 。
如今,丰富的款式和完善的配套技术,让企业实现定制产品的规模化出海。当地还建立了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引进专职科研人员170多人,研发新型纺织材料和新技术,不断助力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攀升。传统的纺织产业焕发了新活力,2024年柯桥区纺织品出口超1150亿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70%以上。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 梁明:外贸主体的应变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外贸的韧性、灵活度,让它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最新需求和变化,也是带来了中国外贸质升量稳的发展。(央视新闻客户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打造曲艺新剧场《得闲饮茶》亮相广州永庆坊
- 2023大模型产业前沿论坛在京举行 专家共议大模型发展之道
- 5月乘用车零售同比环比双增
- 江苏常州:新能源产业投资热度居全国第一
- 换装提醒!强冷空气将掀气温创新低浪潮 南方多地秋凉即将上线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4.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中暑能否用藿香正气丸?先学会分辨阳暑和阴暑
- 大学生靠专业赚钱,“性价比”更高?
- 国家统计局:6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整体有所下降
- (新春走基层)“环卫夫妻档”的新年照片:小城大爱 情暖春节
- “澜湄国家羽毛球友谊赛”在柬埔寨金边举办
- 乡约福建:乡贤头雁效应让乡村“热”起来
- 1月20日央行开展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5万部老旧住宅电梯超龄服役,电梯更新究竟卡在哪儿?
- 首届“索尼—《自然》技术女性奖”入围名单公布 7人将角逐3获奖名额
- 文旅热潮涌动,如何接住这“泼天富贵”?
- 发挥大单集采优势 促进家电市场消费升级
- 春节假期中国民航运输旅客创历史新高
- 援藏眼科专家张升庆:让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点亮西藏边民“睛”彩生活
- 云南11月起将实施“痛经假” 医生建议:应及时排查病理性原因
- 热门推荐
-
- 《钦探》:在历史真相和虚构小说之间
- 网友发起默写中小学课文“回炉”计划
- 孤独症儿童面临多重困境 数字化医疗或是破冰利器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加大优质健康科普作品推广传播 净化健康科普网络环境
- 逾百个时尚品牌亮相2024广东时装周
- 安徽马鞍山、芜湖、铜陵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 今起民航开启夏秋航季 清明节假期热门目的地仍有超低价机票
- 中新健康丨广州胸科医生提醒:咳嗽2周以上应考虑肺结核可能
- 中央气象台: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 官员:提升上海文旅竞争力应创造性构建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
- 黑龙江省85家企业和机构亮相“服贸会”
- 广东新会葵艺传承千年 探索创新融合焕发活力
- 全球近2.82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
- 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产业收入力争五年突破5000亿元
- 中国国家林草局发表对美国内政部有关穿山甲贸易问题的认定的声明
- 金观平:提升服务贸易全球竞争力
- 有标可依 浙江首个镇街统战工作地方标准发布
- 中国高原高海拔地区首个大型空气压缩储能(集成)项目正式开工
- 中国严打组织外国人婚姻诈骗 “夏季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863人
- 多组数据描绘人民美好生活生动画卷 各领域不负春光“攥指成拳”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