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埃多州州长:“一带一路”倡议助力非洲工业化进程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 刘洋】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一大经济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尼日利亚、中国与非洲合作带来了巨大机遇。尼日利亚埃多州州长奥巴赛基在22日开幕的2023“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上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尼日利亚和整个非洲的工业化进程,“作为尼日利亚的一部分,埃多州也受益于该倡议。”
“尼日利亚一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奥巴赛基说,共建“一带一路”为尼日利亚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以基础设施领域为例,拉伊铁路、阿卡铁路、拉各斯机场、拉各斯轻轨、莱基深水码头等项目均已投入使用,中企在尼日利亚合作建设的自贸区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统计数字显示,已有50多个非洲国家以及非盟委员会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非洲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最重要的大陆之一。奥巴赛基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助力非洲的工业化进程,提升了非洲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并且为非洲年轻人创造了机会。今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尼日利亚副总统谢蒂马也出席此次高峰论坛。奥巴赛基认为,这象征了尼日利亚是中国携手共进、守望相助的好朋友。
奥巴赛基任州长的埃多州位于尼日利亚南部,有着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据奥巴赛基介绍称,近年来,以永星钢铁为代表的大批福建工业企业在埃多州生根落地,令该州工业发展不断加速,并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此次2023“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于22日至24日在福建福州举办,奥巴赛基也有机会与来自福建的合作伙伴进一步交流。奥巴赛基说,埃多州与福建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中,埃多州吸引了众多福建企业,涉及陶瓷、玻璃、木材等多个领域,帮助该州成为尼日利亚南部的重要建材中心,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22日下午,奥巴赛基还出席了此次大会的中非经贸合作论坛,希望继续加强埃多州与中国的合作。
奥巴赛基认为,下一阶段,数字经济可以成为尼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新重点。他表示,中国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技术与经验,在数字基础设施、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领域可以与尼日利亚加强合作,提升该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竞争力。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核污染水排海隧道挖掘完成
- “网络达人”齐聚塞上湖城寻觅“诗和远方”
- 宁夏:“小红果”的别样出海路
- 朱光耀:中国新能源产品受到世界欢迎理所应当
- 2023年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逾1.9万亿元
- 菲律宾海岸附近发生多次地震 目前已取消海啸预警
- 香港弦乐团“一带一路”中东欧巡演于罗马尼亚收官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工信部: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
- “同城约”骗局:轻信做任务可约到同城美女,小伙被骗14万
- 市场监管总局就《婴幼儿配方液态奶生产许可 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上合组织在行动|中国 —中亚不断深化务实合作
- 鞍钢,锻造”钢筋铁骨” 告别”傻大黑粗”
- 韩“加湿器杀人”事件时隔12年获新进展 法院判决企业负赔偿责任
- 司机朋友,这道选择题你怎么做?
- 暑运期间航空出行需求大幅提升 市场呈稳健复苏态势
- 青海首批重点用能企业碳账户数据实现动态更新与实时共享
- 加拿大今年5月失业率延续升势 数据显示求职难度增大
-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中国在航运业绿色转型中优势明显
- 迎“开门红”!洽洽食品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8.22亿元
- 好戏连台为浦东“庆生” 2024浦东文化艺术节将推千余场文艺活动
- 热门推荐
-
- 2023科普大篷车“AI星球之旅”全国巡展在中国科技馆启动
- 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 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
- (新春走基层)浙江义乌“联合国社区”的新年新事
- 2022年德国实际工资下降3.1%
- 四部门推出八大改革举措推动不动产登记更便利
- 杭温高铁迎新进展 全线接触网架设贯通
- 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将于8月9日在银川举行
- 黄河流域在建装机最大水电站面板提前60天完成浇筑
-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迎来春运返程最高峰
- 访冀中回民支队烈士“守墓人”:一身西装的“郑重”和一句承诺的“坚守”
- 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
- 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1%
- 中欧商业高峰论坛与会者呼吁:秉持开放包容加强沟通合作
- 国际热评: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复苏稳定之锚
- 第20届中美电影节、中美电视节举办高峰论坛及影片展映
- 泰戈尔后裔访北京法源寺 丁香树下续百年诗情
- 广西南宁破获一起超300万元走私卷烟案件
- 自动驾驶汽车离消费者还有多远?专家解读
- 传承非遗,近九成受访青年认为重要的是坚持匠心守正创新
- 上海科学家王如竹教授获2023年度“全球能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