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提速!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我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容
在13日上午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海关总署负责人介绍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有记者问,2024年下半年我国进口明显弱于出口,其原因是否与国内需求不足有关?海关总署负责人予以回应。
去年下半年
进口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关于去年下半年的进口表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比较明显。去年下半年,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像原油、铁矿砂分别下跌9%、16.7%,这些都会提现到进口增速上。此外,一些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无端限制有关产品对华出口,否则我们可能进口更多。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同时对今年的进口走势做出预期。2025年,我国进口稳增长的空间很大,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市场容量大、梯次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更重要的是我国坚持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到2030年,仅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额就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相信随着国内需求的全方位扩大,自主开放、单边开放的有序扩大,中国大市场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大机遇、更多选择。
存量增量利好政策
助力出口提速
从海关总署公布的2024年外贸年报来看,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动能和活力。有记者就近期出口增速加快,是否受季节性、主要是“抢出口”效应影响提问,来看海关总署的回应↓↓↓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近期,我国出口有所提速。去年四季度出口增长9.2%,较前三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这既是长期向好趋势的延续,更是政策落地显效的体现。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协同发力,政策效益不断释放,对出口形成更有力支撑。同时,这里也有一些企业调整出口节奏因素,据企业反映,去年9月台风过后的船队排期顺延,今年春节假期提前以及对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升级等,都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一些扰动。
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就贸易顺差问题提问 ,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去年增长至7万亿元,这些出口和进口上的贸易差额是否会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在新的一年,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是否继续增加时,海关总署王令浚副署长予以回应。
海关总署副署长 王令浚:第一,中国不追求贸易顺差,具体的出口、进口规模和贸易差额是国际供需关系、产业分工、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的结果,不是人为的。第二,中国的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处于合理区间,相对于历史高点已经明显降低,也低于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出口国家。第三,一些国家滥用出口管制,限制对中国的出口,我想进口甚至想进口更多,但你不让我进,你却对贸易顺差过度焦虑,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王令浚还补充,中国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连续7年举办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序扩大单边开放,有序扩大市场准入,主动降低关税水平,推动进口值不断创历史新高。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用开放的决心、务实的举措,架起沟通的桥梁,与各国共享机遇、共商合作、共促发展。
贸易布局多元共进
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容
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外贸伙伴遍布五湖四海,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我国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五成,同时我国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也保持增势。
走进山东青岛一个全球轮胎行业智能化工厂车间里,一批1200多条出口轮胎订单正在加紧生产,即将于7天后发往阿尔及利亚。
外贸企业负责人 邓玲:公司产品出口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市场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出口市场,2024年我们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市场出口增长超过60%。
企业订单忙,几乎每周都有大约400个集装箱的轮胎发往海外,出海就要有保障,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的山东港口,是东向日韩、西向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青岛港通过不断拓展航线、升级港口优势帮助“中国制造”出口加速。
山东港口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操作一大队队长 朱成全:今年以来,青岛港新增13条直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航线,进一步织密了港口航线的网络。为出口企业提供新的高质量发展国际物流通道,青岛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箱量增幅也保持10%以上。
享惠的不仅是靠海沿边的企业,为帮助更多内陆企业享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红利,海关、港口、铁路等单位联合推动“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服务功能向内陆延伸,支持青岛港开设内陆港51个,总计开通海铁联运班列83条,将港口“搬到”了沿线企业家门口。
黄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 马楠:“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模式下,内陆货物运抵青岛港直接装运出口,不需要再等待口岸海关验放,较之前每箱货物节省在港等待时间24小时以上,境内运输成本下降20%。便利的物流条件,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从青岛口岸出海。2024年,青岛口岸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值超7000亿元,同比增长约6%。
据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22.07万亿元,增长6.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0.3%。其中,对东盟进出口6.99万亿元,增长9%,连续9年保持增长,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期,我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增长5.5%,对拉美、非洲、中亚五国、中东欧等进出口分别增长7.2%、6.1%、7.2%、7.5%。
2024年,我国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保持增势。中欧双边贸易增长1.6%,其中对法国、西班牙、匈牙利分别增长2%、4.5%、12.9%。中美贸易增长4.9%,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基本持平。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 屠新泉: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更加高端化,我国外贸伙伴也不断延伸和扩展。在继续保持和发达国家外贸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和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伙伴国的外贸关系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加强与相关国家的产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也极大带动了我国中间品、资本设备等产业链配套产品的出口。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哥德堡变奏曲》有多难?冰岛钢琴家:像奥运体操比赛
- 走进民企看发展丨“纺二代”庄耀中:向新而行 一辈子做好“一根丝”
- 重燃千年窑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吉州窑瓷器仿古焕新再“出圈”
- 她窜台,幕后金主被曝光
- 韩国大雪致150架航班取消 首尔积雪量刷新历年同月纪录
- 【世界说】政治暴力激增,美式民主阴霾重重!美国官员:如果有人说要伤害或杀掉我们,我不觉得只是无聊的威胁
- 中国气象局:预计5月山西、上海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 新西兰一慈善机构误将掺有冰毒的糖果发放
- “摩羯”致海南多地现11—15级阵风 最大降雨量超500毫米
- 中小微企业对印尼GDP贡献率为61%
- 中国工信部: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
- 帕维尔赢得捷克总统选举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出版至400种和200种
- 90岁老大爷骨骼精奇 每天在公园练劈叉和爬行
- 长三角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启动 首日预计发送旅客逾250万人次
- 陈飞宇:2023年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 福建屏南乡村治理新“枫”貌: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
- 中国首批进口越南燕窝运抵广西友谊关口岸
- 报告:9月中国百城二套房平均房贷利率环比下降24个基点
- 福建颁发首张无人机通信系统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和电台执照
- 热门推荐
-
- 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南京服务外包两项指标居全国城市首位
- 晋电“下江南”最大通道年度累计输送电量破500亿千瓦时
- 西藏八宿县:奏响春耕春播序曲
- 《太阳的后裔》原型部队参与韩国戒严
- 财政部:利比里亚共和国籍的应税船舶适用船舶吨税优惠税率
- 吉林省将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 天津市第四届书坛新人作品展开展 年轻力量崛起
- 防控青少年沉迷“烟卡”,专家建议严打“烟卡”生产销售行为
- 安徽侨乡特色咖啡飘香 民宿一房难求
- 乡约福建:福建松溪梅口古埠探幽
- 多领域数据“火热” 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 湖南“永兴银都银匠”擦亮“中国银都”金字招牌
- 美国多地遭强风暴袭击 已致至少18人死亡
- 入境游热度飙升 新疆靠什么“圈粉”外国游客
- 新机遇里看中国丨“低空”起飞 机遇无限
- 揭露职场骚扰反被诉 该如何应对
- 水利部针对河南河北启动干旱防御三级应急响应
- 重庆发布低温雨雪冰冻IV级预警 将迎今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
- 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梅雨期
- 中俄金融合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