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大家谈)
前不久,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正式公布施行。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本期大家谈刊发3篇稿件,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依法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 者
让优秀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李秀菊
做好科普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有赖于高素质的科普人才。科普法中专门增加“科普人员”一章,提出“建立专业化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凸显对人才的重视。
科技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科普专、兼职人员215.63万人,同比增长7.99%。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等群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激励各类科学界人士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能有效做大做强科普人才“蓄水池”。
全媒体时代给科普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火山数十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主动“触网”,把科普阵地拓展到视频平台,凭借其专业的知识、亲切风趣又通俗易懂的风格,受到许多网友喜爱。这表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储备,也需要更多关注传播规律和技巧。
中国科协在2024年科普职称评定工作中,将网络阅读量“10万+”的优秀科普作品等同于发表论文,体现出对传播效果的重视。以人才评价、职业路径、激励机制等改革为牵引,强化效果导向,有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的主动性,让更多优秀科普人才脱颖而出。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
扩大科普活动的辐射范围
林成华
科普法提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应当在科普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与社会高期待相比,高校科普存在一些短板,体现为科普资源开发不足、缺少系统机制建设、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辐射范围不广等。
短板就是发力点。科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抓好制度建设,把科普纳入组织建设、工作规划、激励考核等工作中。另一方面,要做大优质内容,用足用好校内科普资源,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科普资源库。可鼓励教师根据本学科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编写科普读物,开设选修课程,开展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教育等;也可通过科普竞赛、科普研学等趣味性活动,动员学校师生广泛参与。
扩大科普活动的辐射范围,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高校亦大有可为。比如,可与当地企业、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历史纪念馆等场馆合作,形成科普合力;可组织高校教师和学生进小学、进中学、进社区、进街道,营造科普氛围,努力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
(作者为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调动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
喻思南
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发展科普产业,鼓励兴办科普企业,促进科普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科普发展格局,既是科普法的明确要求,也是厚植创新沃土、夯实创新之基的内在需要。
当前,我国科普产业比较薄弱,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农业、生态环保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产业的内生动力。2024年10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科普项目——甲状腺癌防治技术培训,通过上海技术交易所成功实现科普成果转化。科普效果和市场效应互促共进,这样的有益尝试,能大大激发各方的参与积极性。完善科普创作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科技成果以科普作品形式走向市场,有助于调动更多社会力量投身科普事业。
以法治护航,确保科普工作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同步推进,新时代科普事业必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7日 05 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七个月泰国赴北京旅游人次同比增445.1%
- 江南多地周末将迎今年立冬以来最冷白天
- 吴桂琴:自主育种20多年 助力中国人“吃鸡自由”
- 聚焦多维度行前教育 首届平安留学宣传月在西安交大启动
- 春暖花开“露营热”兴起,停车餐饮等配套却未跟上?
- 淡水河谷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
- 中国倡导的“原子造福全球南方”理念首次写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决议
- 20项技术入选陕西省智能感知科技成果榜单
- 走街串巷探寻“小店经济”!一边是柴米油盐 一边是诗和远方
- 中国图书畅销莫斯科国际书展
- 俄乌局势进展:拜登称尚无向乌提供F-16战斗机的计划 欧盟等宣布对俄制裁新措施
- 北京拟立法促进外商投资 推动数据跨境流动
- 广西雨势明显减弱 “龙舟水”已过最强降雨时段
- “山海经艺术科技展”为传统文化带来现代诠释
- 保供今冬明春电煤运输 大秦铁路提前完成集中修
- 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61万亿元
- 尼加拉瓜驻华大使:春节是体验中国文化的好机会
- 俄联邦安全局:又抓获3名莫斯科恐袭嫌疑人
- 寻龙纳福探中轴 北京邀民众“中轴线上过大年”
- 金融促消费不只是“降价”
- 热门推荐
-
- 全国大部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黄淮以南气温偏低
- 北京:暑运期间查处出租车违法违规行为2600余起
- “鸟中大熊猫”黑鹳现身青海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
- 湖南浏阳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 寸绿必守 内蒙古“十八般武艺”防火于未燃
- 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广州18个涉农重点项目签约 投资金额65亿元
- 以色列国防部长称将很快下达向加沙地带发动进攻的命令
- 长江技术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在鄂成立
- 覆盖上亿人 多地长护险补短板
- 专家阐释陶寺遗址三重葬仪空间 礼制或在史前已初步形成
- 欧瑞博携手南方科技大学打造智能新能源住宅技术联合实验室
- 2024年中国最冷小镇·五花山森林穿越活动开幕
- 中国首个大规模烧制白瓷的河南古相州窑复烧成功
- 文旅部:跨省游不再与风险区挂钩
- 厄瓜多尔发现濒临灭绝的新种小丑蟾蜍
-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实现封闭
- 河南周口中心港开通两条东盟集装箱航线
- 江南小镇青团热卖 民众争尝“春天的味道”
- 好收成变好收益 湖南祁阳夏粮收购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