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动今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满信心”(权威发布·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去年推进高质量发展情况——
“对推动今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满信心”(权威发布·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等介绍2024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2024年前11个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2024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赵辰昕总结2024年推动高质量发展成绩。
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加快健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不断推进,探月工程、重型燃气轮机等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在2024年提升到第十一位。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持续显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2024年前11个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8.5%,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明显快于规上工业增长。截至2024年11月底,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501只子基金,带动募资2885.4亿元,支持了8946家初创期和早中期企业。
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空间格局更趋优化。区域发展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协调方面,第二轮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印发实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城市更新行动有序实施,城市安全韧性水平不断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出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出台施行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4年前三季度,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6%。
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国际合作持续拓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2024年前11个月汽车出口584万辆,居世界首位,再创历史新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
共享发展全面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更大力度稳定就业促进增收;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托育服务机构达到近10万家,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41万个;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进一步加强。
此外,我国安全保障巩固加强,发展韧性持续提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稳步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统筹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增强,数据安全保障不断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将扩大设备更新支持范围,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经济走势备受各方关注。
“从近期月度数据和高频指标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特别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后,市场预期有效提振,经济运行明显回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认为。
如何科学制定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在袁达看来,2025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2024年出台政策的效应将持续显现,2025年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的空间,加上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经验更加丰富,为实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总的看,我们对推动今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满信心,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充满信心。”袁达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重点做好6方面工作: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袁达表示,今年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
尽快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
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从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回顾了过去一年的重大改革举措。
肖渭明介绍了几项重点工作: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尽快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抓紧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同时,将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对涉民营经济的政策开展专项评估,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特别是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
赵辰昕介绍了2025年将出台落地的对外开放新举措。
体制机制方面。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推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同时,完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统筹管理机制。
政策引导方面。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时,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准备工作,支持海南大力培育发展外向型经济。
服务保障方面。将适时推出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协调解决项目落地涉及的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问题。持续搭建跨国企业和地方投资对接平台,推动跨国企业加大投资和中外企业务实合作。
人民日报 记者 刘志强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柳梧铁路平田跨柳北高速特大桥连续梁“牵手”合龙
- 6月起一批新规将影响你我的生活 涉及粮食安全、快递等多个方面
- 警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型犯罪
- 四川蒲都高速公路因滑坡等交通中断
- 浙江龙港将城市“边角料”提升为“金角银边”
- 杂技光影秀《追光者》在广州上演
- 韶关武江安全转移危险区域民众164人
- 她将宣布竞选美国总统!最有力的特朗普挑战者?
- 1-5月中国软件业务收入逾4.3万亿元,同比增13.3%
- 共富浙江观察:金融力量助力山区拓宽“两山之路”
- “安倍派”丑闻持续发酵 日本首相或撤换多名涉事高官
- 陕西省电动自行车集中夜查行动启动
- (新春走基层)春节文旅观察:古城旅游何以“热”?
- 家政市场开启“春节模式” 这些岗位成“香饽饽”→
- 中国官方发文: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粮食生产主体扩大产能等融资需求
- 乌拉圭共和国大学校长:现在是乌中两国校际间合作加强、加深的时代
- 大湾区商品车中欧班列实现“双运载”+“双通道”常态开行
- 涨至1小时4.5元?部分城市共享单车已贵过公交地铁
- “中国荔乡”茂名荔枝生产遇“小年” 果农冀好收成
- 安徽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热门推荐
-
- 瑞士社会学家:中国发展给欧洲带来的是机遇而非威胁
-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辛鲍姆赢得墨西哥总统选举
- 挖掘民族村寨资源 四川绘就兴村富民新画卷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在广东东莞开幕
- 遗嘱设居住权,让再婚老伴有保障
- 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向海而兴 深圳启动蓝色经济“引擎”
- 商务部谈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磋商:望欧方正视事实作出决定
- “古都之脊”绽放时代新韵
- 冠军中国·青春接力|一根丝如何挡住最强火焰?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地震遇难人数升至236人
- 首届天津市乐器产业展艺会开幕 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阿拉伯国家官员访义乌:中国发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呼和浩特办铜镜展 映照春秋至明清古人生活
- 沈阳故宫开放文博书房 打造博物馆“公共阅读空间”
- 守正创新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 陕西警方依法查处打击整治10起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案件
- 西安邮局海关在入境邮件中查获“偷渡”鱼苗
- 沃达丰最新研究:人工智能已成为中国市场的信任催化剂
- 伊拉克一场婚礼发生火灾 至少100人死亡150人受伤
- “上海旅游”品牌发展指数发布 京沪品牌建设发展水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