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超常规”政策的提法,不必过度演绎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稿发布后,第一时间有大量的解读涌现,分析都比较精彩。在当前时间点上,各方最关注的是宏观政策的一些基本提法。对此可以进行一些深入分析,把握政策的脉络和考量,推动政策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首先,宏观政策力度是空前的。看宏观政策,除了看一些新词,更要看政策及其方法的组合。这几天的解读,很多都是围绕“更加积极”“适度宽松”等词展开。这个视角并没有错,因为新词往往代表新的精神,何况这一次财政货币政策的表述,从技术性角度看,可以说是会议最大的亮点。但在认识宏观政策上,还需要从更综合的视角切入。“更加积极有为”是宏观政策的总体表述,然后才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政策的推进方式等。尽管有的词过去用过,但这种不吝叠加的组合提法是首次使用。这意味着,这一次从一揽子增量政策到明年的宏观政策,在政策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上,可以用“空前”来形容,在宏观调控史上也是一次里程碑。
其次,宏观调控的基调首次变为了六句话的组合。过去或只说“稳中求进”,或是两到三句的组合,这次的表述意味着下一步面对复杂局面,在指导方法上要更加讲求平衡。其中的两两组合均有特定含义,“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在今年继续沿用这一“进”和“稳”的关系,本身就是最清晰的指向;“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是因为今年的“立”和“破”中加入了落实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需要更好把握“变”和“不变”的界限;“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则意味着会增强工作的综合性、系统性,特别是在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上,会继续推进已经连续开展两年的评估工作,防止一些收缩性政策干扰经济工作大局。特别是这次强调政策协调配合时,专门将“监管”纳入,这是过去没有过的,其含义不言而喻。
第三,对“超常规”的提法不必过度演绎。12月9日的会议新闻稿上出现的“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从写材料的角度分析,这是一个比较浓缩的概括性提法。而12月12日的会议新闻稿中则没有这一提法,于是各方有了许多猜测。由于新闻稿本身就是压缩版本,有些话在新闻稿上没有,不一定等于会议没有讲。这次宏观政策已经足够用力,在经济会议新闻稿中已经也展开进行了阐述,没再出现“超常规”这一句,并不意味着政策力度和政策基调的变化,对此没有必要过度遐想、过度演绎。当然,考虑到明年的外部环境比较复杂,在贸易等领域不排除会有一些“超常规”的情形出现,在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宏观政策需要留好应对的后手和操作的空间,有些招不一定着急出。引而不发,也同样是一种政策艺术。
第四,“X万亿”和“X%”,该有的都会有。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明年宏观政策具体规模力度的“小作文”又多起来。“小作文”并不必然不靠谱,有些预测和推断有一定的科学性,有的也反映了市场的某种期盼,关键看是不是客观分析。我们也注意到会前外媒一些评论,有的故意抛出所谓“没有重大刺激”的观点,试图把各方注意力的焦点吸引到数字规模上,把判断宏观政策的标准等同于数字游戏,这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把戏,很多分析人士就吃这一套。需要提醒的是,有关方面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明确说“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和工作衔接”,这意味着一揽子增量政策不是到此为止,明年同样会有“增量”,对“X万亿”和“X%”是可以有期待的。只是我们的程序比较规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稿中不会出现数字,有些谜底需要到明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才能揭晓。考虑到多数机构和企业确定年度策略的时间节点都是在年底年初,我们也建议,与其让各方去“猜”,不如提前主动释放一些信号,让市场在确定策略的时候有更靠谱的依据,这不会影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第五,更加注重预期管理是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央近年来高度重视预期管理,在2022年经济会上便已经提出“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以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宏观调控与舆论间经历了罕见的紧密互动,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预热”的政治局会新闻稿,这次释放的信号比往年多,本身就为会议的召开创造了良好氛围。看待“稳住楼市股市”“提高财政赤字率”“适时降准降息”这样的话,不仅要看政策本身的含义,更要认识到,这是政策语言的一大突破,意味着今后政策层可能会采取更加直接清晰的方式、用更加鲜活明确的语言释放信号。建议今后要把预期管理放到宏观经济治理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民生政策,在政策力度、发布节点、宣讲方式上,都应该围着预期来,让政策从前端到后端都能精准地“踩点”,这样才能让政策更好落地、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六,还有更多的政策信息正在路上,各方可以保持耐心。不到5000字的新闻稿只是一个内容概要和指引性要求,接下去,还会有很多具体的政策根据中央部署陆续出台。如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出台、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及其基础性制度、促进生育政策等,都是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近期各方可以重点关注中央财办对经济工作会的解读,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渠道,也可以关注各部门对落实经济工作会的表态,同样会释放很多信息。比如,每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中央财办和相关部门都会去讲一讲,是可以加以关注的。在分辨各种信息时,要注意信息来源和渠道,对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可以不着急相信、不着急转发,让子弹飞一会儿,避免轻易被带了节奏。
作者:董煜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三里河”工作室)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智库报告:“美式援助”将使乌克兰发展陷入长期困境
- 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
- 特朗普缴纳9163万美元保证金 对诽谤案判决提起上诉
- 6月1日起火车票预售期调整为15天 运行实施“一日一图”
- 新疆水利巾帼:扎根一线践行水利惠民初心
- 韩媒:韩国京畿道将朝韩交界部分地区划为“危险区域”
- 内蒙古特高压累计外送电量突破5500亿千瓦时
- 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在武汉开幕
- 新一代数字地球技术平台“星图地球智脑引擎”发布
- 25000方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融资协议签约仪式在沪举行
- 文莱摩拉港将启动集装箱码头改扩建工程
- 金融“旋转门”腐败:离职官员,被企业抢着要
- 对话票务代理: “上线”黄牛也会“坑”下线
- 济滨高铁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合龙贯通
- 小区消防设施失效 业主损失扩大谁来赔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SK海力士首席执行官郭鲁正
- “青·创·汇”高端对话AI “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成立女性工作委员会
- 青海西宁文明办发新版《倡议书》:此前表述不严谨、不精准
- 长沙“计算湘军”剑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海南:将推出“海南钱包”,可将外币兑换成电子人民币
- 热门推荐
-
- 浙江发布第二批“万企兴万村”行动项目 推动企业赋能乡村振兴
- 多地楼市放大招,释放了什么信号
- 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化水平再创新高
- 阿来新作《西高地行记》德文版签约仪式举办
- 国家邮政局:5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391.3亿元 同比增长12.9%
- 扬秦腔风华,传家国正音
- 美国洛杉矶发生枪击事件至少造成一死一伤
- 中介称20万就能买国企身份,假冒国企该当何罪?
-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一组数字告诉你孩子如何“吃”出免疫力
- 遇见福建:武平“百家大院”开园
- 抖音生活服务十一长假出游前瞻: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6倍
-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边界问题的解决为国家发展带来新机遇
- 深圳自贸时代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 江南古镇振兴传统酱制品产业 为飘香世界打开“新窗”
- 湖北老河口一化工厂设备爆炸 造成三人死亡
- 印度成功试射“烈火-1”弹道导弹
- 广西计划新增培育万名数字技术技能人才 赋能经济发展
- 中新真探:痛风不能吃芦笋吗?
- 大型原创历史舞台剧《大儒张载》公演
- 白俄罗斯总统签署关于中止《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