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食品安全要靠科技 专家:区块链、大数据用起来
中新网12月11日电(记者 张尼)“应创新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采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对食品从原料到餐桌进行全过程的追踪。”国家乡村振兴局原督查专员贾希为日前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建议。
临近岁末,各类节日、年会聚会活动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再度受到公众关注。近日,由清远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健康中国与食品安全发展大会暨名优特产品清远推介会上,业内专家围绕“发展绿色生态食品 实现健康安全保障”主题展开探讨。
会上,贾希为强调,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强化源头控制,运用现代科技加强设施建设,落实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要以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实现产品生产从食品加工、存储、包装全过程的安全管控。
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政府部门采取措施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消费者购买的信心,促进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强调,保障粮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坚持“保质于地”、“提质于技”,加强质量安全源头控制。
他认为,要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投入品。加快农业绿色种植、绿色养殖发展。此外,要健全完善农产品流通质量管理制度机制。加强农产品运输、批发、加工、营销等环节的质量管理。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清远市在利用科技从源头管控食品安全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例如使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状况实施监测,严格养殖质量安全管理,防止饲料喂养和卫生防护过程中药物滥用,等等。
此外,清远已完成全市范围内所有学校的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并逐步向大中型餐饮连锁、网红餐厅、重大活动和旅游团队接待单位推广。
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介绍,该市紧抓“百千万工程”的发展机遇,以培育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作为清远农业产业发展。同时,清远市坚持产管并重,严格抓好从田头到餐桌全链条安全监管和质量管控,持续增强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预售制何以被主流电商平台抛弃?
- 河北曲周发现“曲周侯印”封泥 揭秘两千年前保密技术
- 新规之下哪些才是预制菜?
- 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发生4.9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第七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在“中华诗城”重庆奉节举行
- 解锁“国风热”的时代密码
- 工人突发高烧进了ICU 病原竟在空调
- 日本驻青岛总领事馆总领事:众多日企相信在华开展商务活动的潜力
- 河南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各重要时空节点
- 兴安盟出口20万株苗木至蒙古国
- 国内首笔数字货币桥真实交易广东落地
- 梅龙高铁通车带热“世界客都”梅州旅游业
- 公司未购买社保,员工就医损失谁担?
- 以军称空袭黎巴嫩首都 黎媒称袭击造成5名儿童死亡
- 中国能源头部企业“碳”路未来 联手打造绿色供应链
-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秋团圆”烹饪课
- “掼蛋”之风吹入浙江小城 传统扑克产业迎新机
- 浙江西塘古镇赴广州推介旅游 邀岭南客品水乡情
- 国家发改委: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 体育培训会涨价吗?家长如何选放心机构
- 热门推荐
-
- 哈萨克斯坦总统:愿深化与欧盟互利合作
- 青海“00后”护士勇救落水男童:下次再遇到,还会义无反顾
- 中俄界湖兴凯湖禁渔期结束 渔民收获“开门红”
- 中国制造阔步前行 多行业2023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 美防长奥斯汀继续在家休养 将线上参加对乌援助会议
- 今天北京晴热持续最高气温将达38℃ 下午西部南部有分散性雷阵雨
- 透过数据看冰雪旅游热力十足 各地蓄势待发推动“冷资源”激活“热经济”
- 中国国家网信办发布报告: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50.2万亿元
- 青海省工商联:服务惠而实 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厦门助力营商向“赢商”
- 巴西首家孔院迎来成立15周年庆
- 民航业客货两旺迎复苏
- 预计今年主汛期重庆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
- 美国亚拉巴马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二死三伤
- 山西永乐宫一批文物亮相粤博 再现《朝元图》壮阔场景
- 2023年辽宁省税费收入7622亿元
-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开通 运营里程538公里
- 外媒:一年一度的红发节在荷兰举办
- 诺奖得主彼得·希格斯去世 曾预测“上帝粒子”的存在
- 潮州办工夫茶大会 凤凰山茶旅走廊初制茶产值超6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