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政策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住楼市。再次释放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积极信号。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措施密集出台,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政策力度持续加大
党中央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中央及有关部门多次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政策力度持续加大。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要回应群众关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指导各地迅速行动,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市场止跌回稳。“组合拳”包含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四个取消,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四个降低,就是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两个增加,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二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系列税收政策12月1日起执行,将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契税方面,将现行享受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首套住房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二套住房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增值税方面,在有关城市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后,对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
“随着相关政策相继落地见效,房地产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市场交易活跃,房地产向着止跌回稳方向迈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多地楼市逐步回暖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3年调整,市场已经开始筑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说。从10月份和11月份一些城市的销售情况看,不少城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势头。
一线城市楼市止跌回稳更明显。相关统计显示,11月份,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8763套,环比增长8%;上海二手房成交总套数超27000套,为今年二手房成交量最高月份;广州一手住宅网签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2%;深圳市预售新房成交8734套,同比增长158.9%,二手房录得8770套,同比增长103.7%,创近46个月以来新高。
市场回暖趋势从一线城市向更多城市扩大。11月份,南京市商品住宅认购面积环比增长10.2%。成都全市商品房成交11401套,环比上涨56.8%;二手房成交26219套,环比上涨32.4%。
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10月份房地产市场交易提速。尽管11月份并非传统销售旺季,但不少城市11月份销售量比上月仍有增长。从价格情况看,房价回稳迹象初步显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4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8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由降转涨。
房地产市场预期也正在改善。PMI调查显示,10月份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回升2.5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指数回升1.8个百分点,显示房地产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市场预期出现好转。10月份,对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的受访从业人员占比,在9月份提升的基础上又提高17.6个和15个百分点,表明市场机构对房地产的信心在增强。
总的来看,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初步显现成效,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动能将增强。
打造更多“好房子”
经过长期高速扩张,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积极主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现实,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在优化土地、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对住房的功能、质量都有了新期待。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是大势所趋。
倪虹介绍,推动“好房子”建设,要抓样板、立标准、建体系、强科技,要在房屋建设中应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建造技术,推动建设不同面积、不同价位的“好房子”。
倪虹表示,对于房地产企业、建筑业企业,未来发展拼的是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谁能抓住机遇转型发展,为群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有发展、有未来。
本报记者 亢 舒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马斯和以色列开始第五轮被扣押人员交换
- 年代剧“怀旧风”备受观众青睐
- 大运河杭钢公园公共空间建成 4.5万平方米大草坪迎首秀
- 一时贪“鲜”,小心惹上“布病”
- 西双版纳中缅边境:民警警犬协同缴毒31公斤
- 贵州罗甸县3.0级地震震情通报: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
- “行至岭南”音乐会在穗上演 展开文化寻根之旅
- 全国血管健康日:专家提醒警惕心血管疾病年轻化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坑惨盟友 加拿大被迫应战
- 寸绿必守 内蒙古“十八般武艺”防火于未燃
- 上海医学专家“一站式”为西藏民众解忧
- 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百年“防火打更队”
- 博物馆里演大戏 原创心理歌剧《Yu》走进清华艺博带来沉浸观感
- 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2018—2022)》
- 韩国舆论关注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 第三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启幕
- 夯实“稳”的基础
- 美国拒绝说服以色列立即停火 世卫组织谴责对医疗机构的袭击
- 粮食生产大区湖南零陵农机“大军”助春耕再提速
- 摩洛哥地震已致296人死亡 另有153人不同程度受伤
- 热门推荐
-
- 5人死亡 山西挂牌督办沧榆高速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 美国南加州一家沃尔玛发生持刀袭击案致一人死亡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大连!
- 山东创新保护齐长城 让千年遗址焕“新颜”
- 西藏山南:冰川上的第332次巡逻
- 体检查出肺结节别恐慌,但有种结节需警惕
- 青海十年投入资金11亿余元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226项
- 2023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发布:强肌健骨,防治骨松
- 青海海东:为敢想的人“开绿灯” 为敢干的人“兜住底”
- 《失孤》原型郭刚堂:24年的错位人生
- 黄埔六期吴忠亚之女:父亲在战壕办报鼓舞前线士气
- 下水道“深不可测” 网上请人上门维修咋被套路了
- 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4个月保持扩张
- 工业经济恢复向好
- 海外媒体访“知音故里” 共话知音文化现实意义
- 聚焦“五篇大文章”,平安人寿启动“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没有市场比中国市场更大” 各国展商抢抓进博机遇 收获满满
- 暴雨袭击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致21人死亡
- 湖南祁阳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富民兴村
-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区:禁止开展旅游、探险、穿越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