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电力网“羽翼渐丰” 充换电行业发展凸显新活力
从2012年年产仅1.3万辆,到2018年突破百万辆大关,再到今年11月年产首次突破1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
取得这一成绩背后,除了汽车企业的技术深耕和产品投入外,同样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适度的“超前规划”和科学有序的布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充电联盟理事长付炳锋介绍,近年来,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不过,目前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充电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共赢,近日,以“新格局 新未来——构建智慧补能服务生态体系”为主题的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充换电运营商负责人、相关政府代表、专家学者等在会上共同讨论充换电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勾勒新能源出行发展的新蓝图。
“电桩共享”释放下沉市场潜力
“今年1-10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8万台,同比上升19.8%。截至今年10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188.4万台,同比增长49.4%,其中包括339万个公共充电桩和849万个随车私人充电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对记者说。
仝宗旗透露说,如今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的增量比达到了1:2.6,这意味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已经能够跟上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脚步。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具体地区来看,目前充电基础设施更多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市的城区和高速公路沿线。而在下沉市场,尤其是东北、西北及乡镇农村地区,其充电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从无到有”的建设难度并不小。
今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关于“2024-2026年的‘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内容引起广泛关注。
“这一工程旨在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央财政将提供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开展工作。”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记者,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为下沉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不过,尽管下沉市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片蓝海,但由于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的特点,目前,乡镇农村地区存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小、公共充电设施利用率较低及运营商投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因此,下沉市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可持续性。”张翔分析说,一方面,运营商需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另一方面,合理的定价策略和优质的服务也是提高运营效率和吸引用户的关键。
显然,在目前国内的下沉市场,当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电网的改造工程做基础时,相关企业想要做到“盈亏平衡”或是“正向盈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杭州小宅充电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马雷告诉记者,下沉市场不仅有商业流量比较分散、没有流量比较集中的CBD(中央商务区)的情况,还存在充电桩的运维能力不足、成本高等问题。
在马雷看来,在下沉市场中,相较于公用快充站和慢充站,随车私人充电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分布上,都更有优势。因此车主可以通过充电桩共享功能,在不用充电桩的时段,将充电桩共享出去。
“这样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快慢充电桩比例失衡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充电桩的整体使用效率,有助于市场中尤其是下沉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马雷解释说。
事实上,“共享私人充电桩”的模式已被官方认可。早在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就鼓励“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等新模式的发展。
据Global NEVS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共享充电桩保有量7.88万个,同比增长1.5%。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二级研究员、首席专家王全辉表示,在下沉市场中,充电桩建设的潜力巨大,但也需要根据企业特点、国家发展方向及交通行业的低零碳转型要求,进行系统的布局和规划。
“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县域或布局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争取政府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要考虑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差异化需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充电桩设备和维护服务方案。”王全辉补充说。
政策助力充换电产业直面发展挑战
事实上,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的持续稳步增长,离不开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近年来,多部门联合发布多项政策,加速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居住区、高速服务区、公路沿线、公共及县乡等多个领域,并聚焦县乡区域进行“补短板”和示范引领。
但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和用户需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充换电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充换电行业竞争加剧,充电运营、设备、零部件领域的利润率被压缩;另一方面,新技术、新模式的市场化存在不确定性,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仝宗旗认为,各运营商要加强对不同场景充电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合理配建充换电服务网络,在考虑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兼顾安全防护。
“整体来看,国家政策在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升级转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目前中国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充换电服务网络。”仝宗旗认为,下一步,政策导向将向“分场景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发力,以提升充电设备质量、加强地方充电运营管理和提升用户充电体验等为抓手,持续推进充换电产业品质提升。
与此同时,国内相关产业和企业正积极推动充电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如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移动充电和光储充综合能源等,并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以此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据仝宗旗预测,未来的政策导向还将会更加注重分级补贴、充电安全和标准法规建设等问题。其中,在财政补贴方面,随着充换电设施奖补政策逐渐分级,相关政策将进一步细化标准,调整地区性奖补细则,最终贴合各地的不同发展情况和特点,实现精准补贴。
在充电安全方面,相关部门通过发布《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等标准,强化充电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完善监管功能,并通过更多方式规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相关行为。
“多个政策的陆续落地,对引导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翔分析说,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正处于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也将更注重覆盖的广度及整体服务的体验。
“下一步,全行业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务实的合作,加快技术创新,攻克大功率快充、无线充电、智能换电等关键技术瓶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国充换电技术、标准与模式走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付炳锋总结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1月28日 08 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汶川地震16年:经历过黑暗,更知如何寻找光亮
- 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在京发布
- (第七届进博会)浙江“买手团”进博会下单超150亿元
- 中欧企业家武汉东湖对话 共促双向经贸合作
- 广西提升外汇收支便利化水平 与东盟跨境收支增长快
- 商务部:美方有关调查应客观理性 而不是无中生有
- 专访伊万·林斯:在中国奏响的《Novo Tempo》为什么让巴西人感动?
- 雅叶高速公路四川康新段全面动工建设 力争2028年建成
- 中国证监会将首发企业随机抽查比例由5%提升至20%
- 吉他演奏家王璨:把原汁原味的弗拉门戈音乐带到中国
- 陕西推出多项便利举措 外国游客明显增多
-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平稳恢复 出口额同比增长1.9%
- 福建首批“闽AA试”自动驾驶牌照发布 福州加速步入无人驾驶时代
- 解析团团夜市的“流量密码”
- “台商二代”扎根浙江义乌:一米档口“招引”亿元订单
- 红色星球邂逅“闪亮的星”:火星合轩辕十四亮相天宇
- 清明假期将至,这份防护指南请查收!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大棚黄瓜忙上市 遥遥领“鲜”促增收
- 美国洛杉矶山火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24人
- 江西南昌建成首条小龙虾预制菜生产线 撬动“舌尖经济”助农增收
- 热门推荐
-
- 福建福清一企业发生闪爆事故 已致2死1伤
- 国家邮政局:1-9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3.6%
- 【新闻随笔】冰雪运动何以在南方“热”起来
- 俄防长:乌方声称拦截的这一导弹数量是俄方实际发射的三倍!
- 世界华人美业经贸交流活动在沈阳开幕
- 今年湖南首个“高温日”较常年偏晚26日 三预警齐发
- 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
- 云南在澜沧江流域举行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演练
- “上海市民营企业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 北京将优化消费载体 推进环球主题公园二三期建设
- 兴凯湖畔现“十里杏花海”
- 探访青海大通“8·18”山洪灾害安置点:后半年分批交钥匙、入住
- 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攻略来了
- 美国枪支问题积重难返,背后利益集团难辞其咎
- 这艘大”船” 因”运”而生
- 飞腾新一代高效能桌面CPU将亮相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 “助农+助学”助力乡村振兴 辛选集团联合央视财经走进大凉山喜德助力丰收
- 泰国面向亚太短途市场举办旅游推介会 助力旅游业复苏
- 喜剧电影日渐不好笑 到底该谁背锅
- “日本境内流离失所者的人权面临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