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学术会议在蓉召开
中新网成都11月23日电 (记者 贺劭清)第一届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学术会议23日上午在成都开幕。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朱合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40位中国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500余名行业知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指导,由西南交通大学等共同主办。会议以“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智慧运维”为主题,聚焦桥梁、隧道和岩土工程的最新进展,旨在培育重大原创技术,攻克重大工程建设技术难题,研讨智能与绿色建造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杨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可以汇聚各方智慧,探讨和推动桥梁建造和隧道建养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更能为桥隧工程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希望相关从业人员能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聚焦人工智能和工程建造的前沿交叉技术,推动桥梁和隧道建造领域的技术革新。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聂建国院士在开幕式的发言中表示,当前中国土木工程建设正处于发展与变革的关键阶段,桥梁、隧道和岩土工程作为基础设施中的关键控制性节点,对促进区域经济、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其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建设,是推动中国土木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闫学东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加大对前沿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关注,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智谋新、以新求进,答好“行业赋能,智慧何为”的时代之问。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宗余、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国良分别对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介绍。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丁烈云等分别做主旨报告,分享了他们近期的研究成果与学术思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北京听新年音乐会 台胞盼以文化促两岸相融
- 广西南宁构建面向东南亚的跨境电商平台
- 北京遭遇强降雨 多项预警齐发 城区平均降雨量为28.3毫米 朝阳海淀启动防汛特级响应
- 上市旺季大闸蟹突现“价格腰斩”:零售价1只最低7元
- (经济观察)全国统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指日可待
- 【光明时评】加速中小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
- 湖南安仁:“暗访看问题”为民解难题
- 今年慢综艺16档,出圈话题多为“尴尬”
- (文化新纪行)换个角度游故宫 看“零废弃”中的“花鸟卷”
- 有效投资扩大 激发增长动能(年中经济观察)
- 中国红十字东部协作区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在浙江举行
- 墨西哥西南部发生针对警察的袭击事件 造成19人死亡
- 浙江“冬货”产销忙 催热“土味经济”
- 宁夏经济犯罪发案数连续5年呈下降态势
- 征收水资源税 居民和企业用水成本会涨吗?
- 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颁奖
- 日本政府应停止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国际论坛)
- “柳江人”年代学疑团获破解 将助力欧亚现代人迁徙扩散研究
- 俄乌互指对方袭击致多人受伤 泽连斯基再向盟友发出呼吁
- “开房车去旅行”成宁夏固原避暑旅游“新宠”
- 热门推荐
-
- 银川市“警校反诈联盟”成立
- (新春走基层)山西:护航春运返乡人员绿色出行、温暖过冬
- 江西庐山站高架候车室钢结构I级施工 部分途经旅客列车停运
- 高招开始,小心五大骗局
- 中新真探:“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
- 兄弟俩25年前同日被拐 浙鄂警方合力助一家团圆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奔跑”
- 广澳高速改扩建项目海隆大桥主墩桩基开钻
- 杭州灵隐寺发布龙年年历祝福语 已连续12年发放年历
- 免费发放的智能手环成摆设?最新进展:已激活设备
- 截至6月底中国充电桩总量超1024万台 同比增逾五成
- 【世界说】纽约犯罪率上升47.5%!美媒:当地警察却选择混淆视听
- 孔子课堂:巴西武术冠军开讲太极里的中国哲理
- 内蒙古农畜产品保供有良策:多增粮、多增肉、多增奶
- 2024,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温暖清单”
- 【地评线】河声:在郑州寻根筑魂开启梦幻之旅
- 青岛市城阳区、即墨区全面排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 行走运河古城河北沧州:保护传承书写大运河文化建设新画卷
- 暑期文博游热度攀升 博物馆成“打卡”热门地
- 印尼龙目岛打造“超级优先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