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全年亩产干谷超1000公斤
中新网南宁11月20日电(黄云艳)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介绍,由该中心牵头实施的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近日开展测产验收,全年亩产干谷超1000公斤。
本次测产验收由贵港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邀请国家统计局贵港调查队、贵港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人员组成测产专家组,对益农水稻智慧农场示范片晚稻按测规取样方式进行。
通过称重、扣除水分、杂质和空瘪粒后,无人驾驶水直播的青香优19香晚稻亩产580.48公斤,加上早稻亩产516.06公斤,两季合计亩产1096.54公斤。无人驾驶机插秧的两个再生稻品种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两季合计亩产均超过1000公斤。三个示范田单季产量均超过贵港市平均亩产量(396.27公斤),远高于2023年广西平均亩产量(390.12公斤),达到预期节本增收效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全程参与验收,他表示,今年是其团队在贵港市建设水稻无人农场的第一年,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智能化管理等关键技术都在无人农场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罗锡文表示,无人农场作业中采用了北斗导航技术,播种行距更均匀,通风透气采光好,有利于水稻生长。同时,水稻机直播技术免除了育秧、插秧等环节,大幅度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每亩可节约种植成本200元—250元;再生稻种植模式省去了犁耙田、育插秧环节,每亩可节约成本250—300元,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极大减少成本投入。
罗锡文认为,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此次无人农场的成功创建经验可在广西推广,为广西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据悉,2024年,贵港市港北区成功创建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贵港市益农水稻智慧农场,耕种管收等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100%。(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访西补隆林场:50年坚守只为一抹绿
- (经济观察)中国聚焦三大关切稳外企信心
- 工信部:鼓励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增加年度购车指标
- 贵州757个村寨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在上海启动建设
- “我们的生活变了样”(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 流动的中国活力满满!2025年春运开启 这些信息要知道↓
- 专家: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 “五一”节后旅游产品价格“跳水” 多个热门旅游地可省钱出游
- 凉意渐浓,您的养生清单该上新了
- 12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91元 下调9个基点
- 国际识局:绝食、风波与“重磅地雷”,韩国朝野恶斗何时休?
- 广汽新疆第1000辆“影豹”车型在乌鲁木齐下线 将拓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
- (第六届进博会)各国手工业者如何在中国进博会上“博”关注?
- 泰国学生留学广西“身兼两职” 毕业回国助力中泰合作
- 跋山涉水踏勘文物,他们在路上|文化中国行
- 西藏本地周边游宣传活动推动旅游业全域全时发展
- 美国得州枪击案嫌犯曾在美军服役 因心理健康问题被开除
- 澳媒:澳人还在头疼家里没牛奶,中国消费者却有了更多选择
- 热门推荐
-
- 2024北京戏剧嘉年华开幕 呈现14部剧目45场演出
- 多彩活动点亮福建武警“五一”假期生活
- 中国铁路:因甘肃地震影响的列车已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 中国A股汽车板块周二涨幅居前
- 八年九易其稿 茅奖作家陈彦推出新作《星空与半棵树》
- 海南今年以来供港澳活猪逾2.8万头 确保优“鲜”通关
- 国际航线航班量恢复率超五成
- 哈工程师生利用北斗定位技术雪地“造”196米长航母
- “八六海战”57周年 冯少协油画“麦贤得”入藏海军博物馆永久陈列
- 上海持续推进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能力建设 收容救护野生动物1997只
- 海南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雏形初现
- 哈尔滨旅游火爆带动市场主体注册量上涨 15天新登记927户
- 柬埔寨继续向贫困群体发放现金援助
- 山西阳曲:村落“活起来” 农民富起来
- “全球南方”媒体对话合作机制在福建泉州启动
- 入梅以来安徽出现四次强降水过程 沿江江南累计雨量235.1毫米
-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吉祥物发布 兼具古蜀元素与未来感
- 中新健康丨上海多种创新探索中医护理赋能基层医疗
- 湖南科普读物“闪亮”书博会 拉近科技与大众的距离
- 前三季度天津GDP同比增长4.7% 新兴动能加快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