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绝食、风波与“重磅地雷”,韩国朝野恶斗何时休?
中新网9月29日电(何路曼 田煦煦)“走到悬崖边缘的李在明起死回生。”当地时间27日,历时9个多小时的拘捕必要性审查结束后,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驳回检方对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提出的批捕申请,决定不予批捕。
年近六旬的李在明在摆脱拘留危机后,首度发声称,“司法部明确证明了它是人权的最后堡垒,对此深表感谢。”
然而,在韩国政坛掀起风波后,李在明的“司法风险”真的就此解除了吗?韩国政局朝野的对立态势,又是否会再次加剧?
被捕危机“戏剧性反转”,
李在明“起死回生”
当地时间26日,此前曾绝食24天的李在明,拄着拐杖现身法院,看上去身体仍然虚弱。
当天,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就“柏岘洞地产开发项目特惠疑惑”和“裳邦尔集团对朝汇款疑惑”,开始对李在明进行拘捕必要性审查。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对最大在野党党首进行拘捕必要性审查。
韩国检方对此高度重视,调派10名检察官,撰写了约1600页的意见书,并准备了长达4小时的演示文稿(PPT)。与此同时,李在明的辩护团队也准备了大量材料,计划进行大规模反击。
在审查中,面对首席审判员刘昌勋的提问,李在明获得了直接发言权。他强烈声讨了检察机关的调查。韩国《中央日报》援引共同民主党相关人士的话称,“李在明死死咬住了检方逻辑上的漏洞”。
当地时间27日凌晨2时23分,刘昌勋通报了共计793个字符的不批捕理由,包括“缺乏相关直接证据”,“对于嫌疑人的意图、共谋与否、参与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争议”等。
自此,韩国2022年大选结束以来,李在明面临的一系列“司法风险”,迎来了“戏剧性反转”。
·2022年9月1日,检方就涉嫌发布虚假信息一事传讯李在明。
·2022年9月8日,检方以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对李在明提出起诉。
·2023年1月10日,李在明就城南足球俱乐部(FC)赞助金案接受检方调查。
·2023年1月28日,李在明就慰礼新城和大庄洞地产弊案接受检方调查。
·2023年2月16日,检方提请批捕李在明,这是检方史上首次提捕最大在野党党首。
·2023年2月27日,韩国国会投票否决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拘捕同意案。
·2023年8月17日,李在明就柏岘洞地产开发弊案接受检方调查。
·2023年8月31日,李在明宣布限期绝食静坐,并呼吁韩国总统尹锡悦就“破坏民生和民主”道歉,反对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要求彻底改组内阁。
·2023年9月9日,李在明就“对朝汇款案”接受检方调查。
·2023年9月18日,李在明健康情况恶化被紧急送医,检方以涉嫌渎职等罪名申请拘捕李在明。
·2023年9月21日,韩国国会表决通过拘留李在明的提案。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表决通过在野党代表拘留案。
·2023年9月26日,韩国法院进行拘捕必要性审查,于27日凌晨宣布决定不予批捕。
风险未彻底解除
韩国朝野尖锐矛盾显现
然而,就此,李在明真的能松一口气吗?
对于法院不批捕李在明的决定,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批评称,这是“违反政治中立原则”,并强调不逮捕李在明并不意味着裁定无罪。
执政党敦促李在明道歉并辞去党首职务,同时广泛宣传法院驳回批捕申请不正当,以及李在明“罪行确凿”。
与此同时,韩国检方破例发表长文表示遗憾,称“嫌疑人实际上已经销毁证据,却认为其不存在销毁证据的可能性;承认李在明周围人士存在不正当介入的情况,却表示李在明没有毁灭证据的可能性,这是前后自相矛盾。”
分析指出,李在明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法院的决定,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贪腐行为。韩国检方虽计划暂不重新申请针对李在明的拘捕令,但仍将继续对其进行调查,这也就意味着李在明面临的风险,仍未彻底解除。
韩国检方表示,“将通过补充调查,根据法律和原则毫不动摇地查明真相。”韩国《中央日报》指出,有相关人士称,或将在中秋假期后,“在不再申请拘捕令的情况下起诉李在明”。
除了纠缠不休的司法问题,韩媒指出,短暂摆脱拘留危机的李在明,面临的第一个课题,是团结党内的“亲明派”和“非亲明派”。因为他们在李在明的拘留同意案通过后,产生了巨大分歧。
在共同民主党21日举行的全体会议上,至少有29名议员对李在明拘留同意案投出赞成票。党内的派系内讧,犹如一颗待爆的“重磅地雷”悬在头顶。
韩联社分析称,李在明若不改走“包容路线”,将加深“亲明派”和“非亲明派”之间的矛盾。若在提名2024年国会议员选举候选人的过程中,共同民主党重演排挤政敌的“公推屠杀”,可能引发“非亲明派”议员纷纷辞职,甚至造成共同民主党的裂解,成为影响选情的最大变数。
绝食过后仍在恢复的李在明,短暂“喘息”过后,将不得不打起精神,面对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纽约市立大学收藏刘士铭雕塑《想飞的人》
- “天井里的书香”亮相上海张园 民众“书香”世界赏读海派文化
- “魅力乌拉特”第七届西部民歌会深情开唱
- 追寻海警烈士汪晓龙生前足迹:一名钢铁海疆卫士
- 新疆柯尔克孜族刺绣手艺人:让指尖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 湖南打造北斗全域全场景应用示范区 力争2027年规模破千亿元
- 水利部:乌苏里江下游海青江段退至警戒以下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北京城市副中心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 新房新生活——青海海东灾后重建一线见闻
- 青海玛沁:5G为远程智慧医疗注智赋能,让患者告别“两地奔波”
- 锦绣中国年 | 春节8天青海消费金额上亿元 多元化消费备受青睐
- (新春走基层)在华留学生迎春节:投壶、做灯笼、写“福”字
- 以色列国防部队称以坦克意外击中埃及军事哨所
- 博物馆文创产品频频“出圈”的背后
- “六盘山冷凉蔬菜”地标名品集中亮相第八届中国品牌日活动
- 印尼伊布火山喷发 火山灰柱高达1000米
- 星空露营+音乐季 “我的海丝故事”国际短视频大赛福建柘荣启动
- 人民文旅智库在京成立:掌舵者的情报顾问
-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 中亚青年“寻梦”上海:人文交流很有必要
- 热门推荐
-
- 河北正定 :千人共享千斤大月饼度中秋
- 6月9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60万人次
- 戏曲女小生如何接住观众的爱?
- 又是这家公司!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 京城夏日遛娃小而美 进山纳凉不远行
- 中亚“伙伴”谈对川合作:期待直航 拉近“心”“地”距离
- 恶意“零元购”频现,如何防止仅退款被玩坏?
- 美国警方发布调查报告:赵安吉发生车祸时……
- 硬科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揭秘《流浪地球2》如何生长出想象力
- 重庆一餐馆发生燃爆致4人轻微灼伤
- 《现代化的中国选择》新书座谈会在京举行
- 研究显示厄尔尼诺持续或致全球多地平均温度破纪录
- 两部门会商调度中东部地区寒潮雨雪天气防范应对要求
- 瑞典一游乐园发生过山车事故 致1人死亡9人受伤
- 浙江文化观察:浙江为什么要成立书法院?
- 第3届北京儿童新年音乐会用跨界融合风讲述“过去、当下、未来”
- 中央气象台:川渝地区27日高温还将持续
- 亲历“5·12”汶川地震的男孩:“杨和国叔叔,15年了,我终于找到你了”
- 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 从“爆火”向“长红” 石培华解密贵州“村超”持续火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