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金社平文章:实现百分之五左右预期目标信心在增强
原标题:干字当头、众志成城
实现百分之五左右预期目标信心在增强
时间进入11月份。
“今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时间,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要进一步抓紧抓实,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湖北考察时指出。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福建、安徽考察,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三季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作出这一判断。
从数据看信心——筑底企稳,景气回升。
50.1%,刚刚发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扩张区间,为四季度中国经济开了好头。
仅看GDP同比增速,一季度5.3%,二季度4.7%,三季度4.6%。但从环比看,三季度增长0.9%,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三季报”出炉后,不少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高盛将2024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从4.7%上调至4.9%。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在第三季度末出现适度回升,9月份国内活动指标普遍超出市场预期。
“前三季度4.8%的增速来之不易,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说。
总的看,“稳”和“进”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主基调。
一方面,稳的基础更坚实。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显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这些为中国宏观经济保持韧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范志勇说。
一方面,进的动能在增强。高技术产业投资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大幅领先整体水平。越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发展越是向好。
从改革看信心——政策加力,改革发力。
展读“三季报”,“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指向鲜明。
惠民生、促消费、稳楼市。10月末,一项惠及1.5亿居民的金融政策落地,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平均每年将减负约1500亿元。
与此同步,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完善机制,借款人可与银行自主协商、动态调整房贷利率。
9月下旬以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利当前,惠长远。“这是宏观调控的一次里程碑式出手。”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
存量政策、增量政策,既有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之“策”,也有提升中长期发展质量的深化改革之“策”,都将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是在改革中形成的,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在改革中破除的,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是在改革中逐步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棋局,经济体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
“两重”建设加快落地,“两新”政策加力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正在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再提速……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政策加力”和“改革发力”组合拳有力有效。
改革强信心,发展添动力。
10月10日,投资超10亿元的苹果公司应用研究实验室在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建成运营。作为深圳最早开发的城区之一,福田区较早遇到空间不足、成本上升等“烦恼”。
突破瓶颈,福田区瞄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人工智能政务24小时在线办公……改革推动新经济发展,这里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3年增长8倍多,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是深圳平均值的4倍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一揽子增量政策,将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政策落地、改革到位,为新质生产力撑起发展新空间。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3%。科技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成为中国经济的鲜明特点。
中国拥有规模超大且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9月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超大规模市场能够更好覆盖研发投入、分摊试错成本。
进博会首日,采购商上海诺银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拿下价值5000万美元采购订单,提升在半导体、汽车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见证着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魅力。
一大批增量政策“在路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增量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出台实施,新的增量政策也在研究储备。“随着政策效应不断显效,全年经济将呈现前高、中低、后扬走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说。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并用”,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交相呼应。扎实的改革成效,让中国更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从企业看信心——预期改善,活力增强。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个月回落后首次回升;
10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近4个月高点;
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环比实现“双增长”,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
…………
透过这些数据,能够看出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有所加快,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增多。
得益于税务部门政策支持,1—9月,山东泽普医疗科技公司享受到税费优惠230余万元。“这些钱全部投入创新研发中,今年9月,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财务总监单文玲说。
从全国情况看,前三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万亿元,1—10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达11.4%。
深圳嘉立创集团珠海生产基地,一批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刚刚投入使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大批订单,新产线让产品交付托了底。”基地负责人梁东兵说。
外企亦然。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近日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德国对华投资持续攀升,表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丹尼斯·德普说。
市场经济是预期经济、信心经济。企业有信心,经济有动能。政策“暖风”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转型步伐,释放发展活力。
“当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一个时代,更多孕育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蕴含着对时与势、危与机的深邃思考。以这样的辩证法看待经济形势,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信心在增强”,但信心不会从天降。实干中涵养、奋斗中生长、砥砺中昂扬。提振信心,首先“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还是那句话:干字当头、众志成城。(人民日报 金社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航天科工二院联合街道举办“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文化活动
- 河北燕郊一小区底商爆炸 河北应急厅派工作组指导燕郊救援
- 中国审计署: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仍有发生
- 山西黎城:“水+”产业赋能丹泉河谷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 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
- 中企承建沙特新未来城隧道支洞项目完工
- 澳大利亚贸易和旅游部长强调澳中贸易关系稳定性和持续合作
- 枪声频响!美国多地再现“血腥周末”,数十人伤亡
- “时光列车”再上线穿梭京城 增添复古属性跨年运行
- 华文作家张翎《归海》获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作品
- 国际识局:苦等超半世纪,巴勒斯坦“入联”最大障碍是它?
- 白宫将美从阿富汗失败撤军归咎上届政府 特朗普斥责:甩锅
- 哈马斯、以色列无法就释放人质数达成一致 停火谈判陷僵局
- 今年以来北京海关查获旅客违规携带象牙制品超2000件
- 中国芜湖直播电商峰会共谋电商产业新未来
- 洗浴火出圈,沈阳元旦假期接待游客超240万人次
- 希腊自今年初以来发生野火超3500起 同比增长22%
- 故宫博物院推出系列绘本《了不起的故宫宝贝之神韵匠心》
- 中国广告论坛“山西之夜”:助推山西品牌“走出去”
- 美前总统特朗普称将就“封口费”案提出上诉
- 热门推荐
-
- 国家发改委:推动在医疗、出行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
- 订制年夜饭,体验新“年味”
- 第四届时尚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举办
- 夏威夷毛伊岛火灾致数千学生失学 返校成难题
- 山东表彰282个科技项目(人选) 青年人才主力军地位凸显
- 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叠加流行 国家疾控局释疑
- G60科创走廊牵引松江新城建设 全力提升新城发展综合能级
- 检修库里走出的00后“铁”味乐队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访“网红”安置房:旧宿舍变高颜值小区
- 恭王府博物馆推出迎春送福活动 新IP“蝠逗儿”正式亮相
- 好评中国·大国工匠|抓创新不问“出身”
- 多重新政叠加,楼市复苏了吗?
- “星舰”火箭发射严重损坏发射台
- 报告:2月份中国游戏市场收入248.75亿元 同比增15.12%
- 专家支招立秋时节健康防护要点
- 广西首宗大蚝碳汇交易落地钦州
- 山西启动国风文化月活动:沉浸式感受鲜活的历史文化
- “达人西游”踏遍天山南北胜景
- 直播也有假 法院认定“无人直播”构成不正当竞争
- 震后西藏定日村庄又放起了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