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源计划在北京发布 面向具身智能行业开源开放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 (魏嘉星)天工开源计划11日在北京正式落地。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宣布,已开放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的软件开发文档、结构设计文档,今年底将开源天工结构图纸、软件架构、电气系统等内容,数据集、运动控制训练框架等方面也将陆续开放开源。
打造具身智能开源开放社区
作为具身智能研究的基础底座,高性能、可拓展的通用本体平台是技术突破的“刚需”。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于2023年11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是国内首家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生态建设的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由优必选、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平台公司等企业联合组建,致力于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行业资源组织者、产业发展培育者、落地应用推动者,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高地。
发布会上,天工开源计划正式落地,创新中心将联合全球高校、科研院所、集成商等具备人形机器人二次开发能力的机构,共同打造具身智能开源开放社区。
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优必选等首批合作伙伴,将通过课题申报、实验室共建、揭榜挂帅等多种形式合作共研,以“天工”为基础平台,在本体开发、具身大脑、智能小脑等多个前沿方向加速探索。
当前,创新中心正围绕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加速技术突破。
基于全身协同智能小脑平台,“天工”实测平均时速可达每小时10公里,最高奔跑速度已提升至全球领先的每小时12公里。“天工”还可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多种复杂地形中实现平稳移动;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包含AI大模型驱动任务规划的具身大脑和以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技能执行具身小脑,具备一脑多机、一脑多能的能力,未来将拥有200万条机器人轨迹数据,适配超20个以上机器人本体,实现具身能力开发时间降低90%。数据生态方面,创新中心数据采集涵盖6类本体7大典型场景,日产数据已达10TB。
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体系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已进入落地应用前的加速期。定位于引领产业协同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当前,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是集合全球产学研精英资源,共创共研突破技术难关。
发布会上,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他山科技分别成立具身智能领域的相关联合实验室,在情感智能、工业机器人、电子皮肤、电子芯片等多个前沿方向发力探索。
同时,创新中心正牵头相关企业及科研机构,制定具身智能行业标准体系,从机器人本体的性能要求,到加速具身智能的数据保障,再到机器人本体与大脑的智能化结合,创新中心正在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标准系统架构,形成行业统一标准,加快产业规范化发展和场景落地。
目前,创新中心已参与发布国家标准《腿式机器人性能及试验方法标准》。这是第一个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国家标准,该项标准也同步制定了国际标准,在ISO TC299上进行立项,创新中心率先进行标准落地,基于试验方法打造测试平台。
具身智能模型强大的泛化能力,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创新中心牵头立项《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规范》工信部行业标准,这是国内第一个具身智能数据集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规范了具身智能数据集采集的格式,不同公司采集的数据可以互相共享开源,能够加速模型“涌现”。未来也将设计数据集的系列标准,为模型泛化保驾护航。
创新中心已联合业内多家权威机构,起草《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智能化分级将基于用户需求响应和人形机器人自主行动能力,将人形机器人智能化等级划分为0到5级,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更多应用场景,最终走进千家万户。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全球征“选手”
具身智能作为一项深入社会生活、大幅提升生产力与生活体验的技术,提升公众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接受度至关重要。
发布会上,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俱乐部宣布成立。俱乐部将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具身智能机器人竞技赛事,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新的对比和测试维度,推动具身大脑、智能小脑等各个细分技术加速迭代。同时,俱乐部还将承担起技术交流、政策解读、应用场景落地、金融对接与咨询的平台作用。
为打造具身智能与公众互动的标杆性案例,俱乐部成立后的首个竞赛项目也在发布会上披露。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将于2025年亦庄半程马拉松期间同步举行,并面向全球机器人俱乐部征集人形机器人参赛,“天工”已确认明年参与。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已拥有机器人生态企业百余家,其中半数以上为专精特新企业,产值规模近百亿元,占北京全市机器人产业的50%。
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表示,自今年10月正式升级为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后,作为引领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关键平台,创新中心将专注于解决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持续迭代推出全球领先的标志性创新产品,创建繁荣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广西龙胜四代同堂五个民族之家的别样年味
-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立秋未觉凉,残暑日犹长
- 外媒:拜登抵达基辅 已与泽连斯基会面
- 杭州将正式投放无人驾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官方辟谣
- 广交会观察:中国家居凭实力“出海” 高品质成引流利器
- 从毕业站点 开启青春新起点
- 开锁换锁五花八门收费惹争议
- 国家发改委:支持河套合作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探索
- 春节假期国际航线要“加班” 出境游攻略提前了解→
- 2023年德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创纪录
- “一颗种子的旅行·元点”儿童艺术展在宁夏银川举行
- 研究团队发现罕见“毫米级”三叠纪化石库
- 山西晋城:“一寺一策、一庙一策”供电方案助力古建焕发新生
- 福州长乐机场海关查获锡箔纸包裹的卷烟82条、计16400支
- 扎根边疆逐梦苍穹 内蒙古警民三代接力共谱航天情
- 商务部回应加拿大拟对华电动汽车等采取限制措施
- 土耳其逮捕231名与库尔德武装有关联的人员
- 中新国际观察|日本强推排污入海——因小失大,贻害无穷
- 兰州牛肉面产业人才紧俏 甘肃办赛“选秀”促培育
- 中央气象台4月21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热门推荐
-
- 北京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 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专家:本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
- “荔枝气象服务中心”在广东茂名启动运行
- 财政部: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 玉树少年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艺术:拉近“心”距离
-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至西班牙航线开通
- 2023年“美育芳草”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节即将开幕
- 上半年中国国内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 新西兰首都一旅馆起火致至少6人丧生
- 泰国申请加入“金砖” 优势互补寻新机遇
- 上海两会观察:如何激活民营总部经济发展?
- 人去店空,消失的黄金谁来偿还?
- 引江济淮沐集大桥主桥合龙
- 中秋假期临近 节日市场供应丰富
- 上海海关实施智慧监管大幅压缩国产飞机海外交付总体时间
- 戏润中轴,2023北京中轴线国际艺术周将带来戏剧、夜话和Citywalk
- 中国最大氢基能源加注基地项目在辽宁大连启动
- 江西出台17条措施支持乡村振兴产业用地
- 从比较视野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 全国动物园长海口聚商提升动物福利及园区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