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农文旅融合加科技兴农 助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文山11月11日电 (记者 韩帅南)联农带农机制助重楼种植户增收,农文旅跨界融合打造石斛小镇,三七种质资源选育促进可持续发展……近日,记者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了解到,该州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正蓬勃发展,稳步踏上产业富民的康庄大道。
在文山州文山市平坝镇,连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蔚为壮观。在黑色遮阳网下,种植户李秀平看着长势良好的重楼,满脸笑意充满期待。“种植重楼虽然周期长、投入高,但我们的销路有保障,下一个周期我还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李秀平说。
平坝镇海拔在17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是驯化和人工种植三七的起源地。如今,平坝镇成为三七、重楼、黄精等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以杜孟村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例,全村在地中药材11230亩,其中,有382户764人种植中药材7707亩,户均增收62.19万元。
近年来,平坝镇采取“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目前,全镇发展中药材种植19000余亩,产值16亿元,带动群众增收近4.9亿元,户均增收6.08万元,人均增收1.3万元。
走进群山环抱的文山州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青砖黑瓦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院落中点缀的一株株石斛别具特色。各地游客在村中观石斛景、品石斛宴、购石斛品,乐在其中。
六郎城与石斛的渊源可追溯至宋代。据《本草图经》记载,“石斛……以广南者为佳”。但长期以来,石斛在当地并未形成商业规模,甚至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六郎城村探索构建‘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出集种植观赏品尝石斛为一体、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石斛小镇。”杨柳井乡乡长石青鹏介绍。
8年前,一家专注于铁皮石斛组培种植、生产加工的民营企业被引入六郎城村,通过不断拓展石斛产业链,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六郎城老百姓增收致富。
“六郎城村还与南京农大、文山学院等高校和机构,合作研发出石斛面膜、石斛牙膏、石斛饺子等50余种产品,远销北上广,年销售收入1500万余元。”石青鹏说。
2022年起,六郎城村作为广南县农业农村一二三产联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点,政企合力推进六郎城核心区房屋风貌升级打造,建设丛林万米石斛观光长廊,开发精品民宿,打造出了集种植、观赏、品尝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今年以来,六郎城景区接待省内外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0万元;2023年,六郎城村人均纯收入22355元。
“都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对于中药材种植来说,种质资源同样非常关键。”在文山市清水塘村的苗乡三七无公害三七良种产业化基地,工作人员余育启讲起了三七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等工作。
据了解,经过20余年的沉淀和累积,该基地从上万份三七种质资源中选育了13个品种,规模化繁育的三七新品种有“苗乡1号”“滇七1号”“苗乡抗七1号”“文院紫七1号”等。
“以‘苗乡抗七1号’为例,它有高产、抗根腐病的特性,连续两年被云南省列为中药材主推品种。”余育启说,三七良种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为系统开展三七资源保护、种质创新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文山州还先后成立文山三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构,将资源保护、科技创新、技术迭代等科技创新深度嵌入三七产业链各环节,进一步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明起,入住北京乡村民宿需48小时内核酸证明
- 别跑空!全国多家博物馆发布春节期间放假安排
- 沪海关暂扣20辆导航地图有问题的进口车
- 政策“入”校 校企联动 陕西多举措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启幕 多处现“世界性元素”
- 辽宁大连:多举措促城市与年青人“双向奔赴”
- 天津大学研发无人驾驶夹抱车:助力新疆棉产业智能化升级
- 大连商品交易所延后13个已上市品种期权合约“最后交易日”
- 读书不是为了远离贫困的家乡,而是让家乡远离贫困
- 在乌克兰“入约”这件事上,北约秘书长再泼冷水
- 农业农村部透露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总体安排
- 文化中国行丨泥娃娃变“金”娃娃 千年非遗工艺“萌”新彩
- 绿化长江 北大校友十四年植树蔚然成林
- 吉林“00后”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乐观迎接人生新阶段
- 电科装备携智能工厂、新一代高效光伏产品等亮相2024 SNEC光伏展
- 法国将遭遇新一轮热浪袭击 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40摄氏度
- 绿色智慧港口引领我国水运高质量发展
-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首座转体连续梁转体
-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老戏发“新枝” 非遗舞台上的年轻人真“有戏”!
- 1500多项发明创新亮相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
- 热门推荐
-
- 南非发生大巴坠桥事故致45人死亡
- 《大博弈》定档 周梅森新作 聚焦百年老厂
- “中国以实际行动助力金砖国家深化合作”——访南非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南非外交部副总司长马洪戈
- 湖北启动汉江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浙江“五一”假期近郊采摘游火热
- 走!到线下聚会,砸破社恐之墙
- 百岁叶嘉莹:古典诗词“传灯人”
-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2024,政策发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 破局之问:屡陷舆论争议的直播带货如何行深致远?
- 以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美式环保”太双标!(观象台)
- 中新健康 | 钟南山领衔!抗新冠小分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达2.3亿人
- 进出口降幅收窄 中国外贸转机来了?
- 202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聚焦行业趋势 中国企业踊跃参展
- 让一颗梨走向世界 山西隰县打造中国玉露香梨产业中心
- 新漫评:对华启动301调查 美国海盗行径暴露无遗!
- 暑期人员流动增加客运量增长近五成
- 青海唯一蒙古族自治县:连续20年全域禁塑 白色污染得到遏制
- 被定一级学科,是书法爱好者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