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广西乡村发展中药材种植 民众致富有“良方”
中新网贵港11月10日电 题:广西乡村发展中药材种植 民众致富有“良方”
作者 岑记华 苏蕊花
近日,走进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太兴村的乡间田野,放眼望去,一片片芡实种植基地映入眼帘,芡实叶片犹如墨绿圆盘铺满水面,长势喜人。
“我们村从2018年开始,流转土地种植芡实,既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庆丰镇太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加西说。
近年来,太兴村在低洼地区种植芡实,发展生态农业。
芡实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多生于池沼、湖塘等浅水之中。中医认为,芡实有益肾固精,补脾除湿之功效,是珍贵的中药材和天然绿色补品。
据了解,太兴村通过“合作社+村集体”的种植模式,种了680余亩芡实。其中,该村流转500余亩土地给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芡实,又以村集体为单位种了180余亩芡实。如今,小小的芡实已经变成了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我在太兴村种了500余亩芡实,在青岭村种了200亩,在大圩镇新建村种了395亩,预计亩产芡实300斤至400斤,亩产值2200元,总产值可达242万元。”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伟祥介绍。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民众种植积极性高。在管护、采收等农忙期间,基地务工需求比较大,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在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藿香种植基地里,工人挥舞着镰刀将成熟的藿香连株割下,整齐摆放在田垄旁晾晒。
“现在还没到农忙季节,听说藿香基地招人,我就约上村民一起来这里干活,每天干8小时左右,一天能挣100余元。”藿香采摘工人冯庚英说。
据藿香基地负责人林仕文介绍,今年基地种植了100亩藿香,现在已经成熟了,产量预计有30吨至40吨,每天需要5名至6名工人采收,目前已经采收了50亩。
小小中药材,既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也是增收致富的“良方”。目前,港北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万余亩,中药材种植的合作社有10个,其中种植有穿心莲1700亩、芡实1100亩、艾草279亩、紫苏227亩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沪宁沿江高铁即将开通运营 长三角铁路网进一步加密
- 新疆文旅部门公布2023年“成绩单”和2024年“计划表”
- 350余位长三角青年企业家合肥话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新疆:今年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4000亿元
- “520”成婚姻登记高峰日 中国民政部:理性对待结婚登记日期
- 马来西亚高等法院驳回前总理纳吉布解冻资产申请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独库公路!
- 交响乐《玛纳斯》音乐会充分体现中国音乐文化多样性
- 四川多个景区门票售罄、游客量饱和,春节前三天门票收入恢复至疫情前75%
- 北京发布21条文旅骑行线路 730公里“慢”游京城
- 百只保护动物放归广西金秀大瑶山
- 全球第二大“浮动图书馆”在柬埔寨首都迎来大批拥趸
- 16台百万千瓦机组首次全开并网运行
- 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四川广安开幕 推动川菜“走出去”香飘四海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龙国英:加强顶层设计 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 中新人物丨情歌王子张信哲:用声音说故事的人
- 囊括最多“制造业诺贝尔奖工厂”!数智伊利引领中国奶业智造升级
- 七十件明清书画藏品赴美展出
- 一批重大项目在上海静安区集中开工 总投资逾185亿元
- 热门推荐
-
- 中秋国庆假期川渝黔运送铁路旅客超1300万人次
- 江西九江各大水库拦蓄洪量近10亿方 减淹耕地面积4.28万公顷
- 泰国下调经济增长预期
- 作家许诺晨:儿童文学作品要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 川渝毗邻区县共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 《光影浪潮-香港电影新动力》影展即将亮相悉尼、墨尔本
- 强对流预警!黑龙江等7省份部分地区将有8至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
- 海南设立首批见义勇为工作站
- 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出解决全球挑战的十大新兴技术
- 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大家谈)
- 中国扫地机器人品牌实现全球销额第一
- 新漫评:谁才是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者?
- 阿德尔别克·卡西马利耶夫被任命为吉尔吉斯斯坦总理
- 埃及首都一居民楼倒塌致13人死亡
- 绍兴柯桥区:青年购首套新建商品住房最高补贴25万元
- 浙江女生用压岁钱做公益16年 累计捐超100个书包
- 记者镜头里的救援力量!驰援西藏 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赶
- 沈阳市成立首支困境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志愿服务队
- 文化中国行 长江之歌丨微笑的江豚,从四千年前“游”来
- 广东省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