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沙县:水柿丰收硕果飘香
中新网福建三明11月6日电 (吴玲 邓菲)“眼下正值采收旺季,我们一天大概采收1万余斤,预计今年产量可以达到100万斤左右。”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郑湖乡庆洋村老区福利果场柿子林,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果农吴祥桢的脸上。
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郑湖乡庆洋村老区福利果场的柿子林,一个个柿子如“灯笼”般挂在枝头,构成一幅醉人的丰收美景。吴玲 摄
郑湖水柿是福建沙县传统特色农产品,以果大艳丽、味甜多汁、皮薄无核等品质享誉省内外。产品多以鲜果形式出售,部分果农也会将当地水柿加工成柿饼,提高产品附加值。
“以前,我们做柿饼都是‘靠天吃饭’,手工削完皮之后放到太阳底下晒。遇到空气湿度大的时候,柿饼就很容易腐烂,一趟下来要损失不少。”吴祥桢介绍道。
一个新鲜柿子到柿饼的转变,需要经过选果、去蒂、削皮、烘干、自然晾晒,再根据柿子情况,进行反复烘干、晾晒,用时大概7天至8天。
图为正在烘干的郑湖水柿。吴玲 摄
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陈伟表示,该公司了解到柿子种植与生产过程中不易保存的实际困难后,立即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向果农推荐并实施了电热泵加热智能烘干模式。
当地供电部门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水柿收成及用电需求情况。吴玲 摄
陈伟说,通过柿子电烘干机(房)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和自然风模拟循环系统,不仅可以保持柿子的软糯香甜口感,过程中还无需专人看守,封闭式烘干环境干净卫生。
“采用电烘干技术,省时省力省心省钱同时,还很环保。”三明市沙县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张小莺如是表示。
如今,郑湖乡3000亩种植面积的水柿,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预计年产量将达1500吨,产值360多万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央行宣布连续第三次降息
- “AI大模型+”来了,高校新工科如何重塑升级
- 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越来越近 新冠鼻喷药加速研发
- 长春投运新储能电站:充电2小时可供3万户全天用电
- 湛江机场高速全线开通
- 外贸“新三样”表现亮眼 传递何种信号?
- 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本增效
- (财经天下)国际油价大幅震荡 未来走势如何?
- 德媒:德国已向乌克兰移交18辆“豹2”坦克
- 日本核污染水处置应科学、公开、透明、安全
- 1月1日北京全市车管窗口、执法窗口暂停对外办公
- 北京发布数字培训基地和体验场景 感受前沿科技发展成果
- 美国之衰:“系统性不公”加速国家撕裂
- 强冷空气预定“国庆档期”!这些地方降温10℃以上!
- 武汉东湖将迎赏花高峰 公交专线直达景点
- 浙江温州警方通报一汽车碰撞4辆电动车:造成3人受伤
- 产地保护、质量监管 青海出台首部枸杞产业发展条例
- 青海警方通报“女子遭多人暴打”:涉案人员已全部抓获
- 受天气影响 内蒙古六个旗县区临时停课
- 市场监管总局:加大互联网广告乱象清理整治力度
- 热门推荐
-
- 全国最具规模全地形运动公园落地广州从化
- 触电事故敲警钟救人记得先断电
- 宁夏一地以“月老之手”推动校企地深度融合
- 透过数据看国庆假期出游“热” 各地接待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 商务部:增发2023年成品油(燃料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300万吨
- 沪苏浙皖八市(区)成立“护苗”联盟 共护“少年的你”
- 纸尿裤会导致O型腿?是不是缺钙“惹的祸”?
- 日本7.6级强震已致6人死 核电站燃料池水溢出!
- 百事公司参加2023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大会 分享循环经济践行新思路
- 美媒:知情人士称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在家搞“发酵工程”存在风险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舌尖上的美味,流淌的运河记忆:杨村糕干穿越600余年
- 全国百家科技博物馆“少年兴·强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在北京启动
- 广西25条河流39个水文站超警 继续发布洪水黄色预警
- 机构数据:龙年中国多地二手房市场迎“开门红”
- 中国驻美使馆: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香港法治
- 欧盟计划向乌克兰提供一笔42亿欧元的援助
- 香港医学机构发现脂肪肝可致乳腺癌恶化
- 青海西宁“星星的孩子”迎世界自闭症日:有爱,就有希望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 已造成库兰萨日克乡3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