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进博会)葛兰素史克中国总经理余慧明:在进博会看到中国未来发展的确定性
中新网上海11月5日电(记者 樊中华 汤彦俊)“进博会让我们外企有了切实的获得感,看得到中国未来发展的确定性。进博会越办越好,企业也越走越快,进博‘溢出效应’是企业感受到的最直接的价值。”
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开幕,葛兰素史克(下称“GSK”)副总裁、中国总经理余慧明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托进博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
此届进博会,GSK亦是有备而来,期待满满。“第一,进博会为创新产品管线提供了面向公众和政府的绝佳展示机会,我们期待通过进博舞台,展示GSK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能力与管线实力;第二,借助进博磁场,我们希望加强与本土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升级‘朋友圈’;第三,依托进博平台,GSK能从中国汲取更多的灵感,以启发全球创新。”余慧明说。
连续多年参展进博会,GSK在中国已加速上市多款创新疫苗和药物,并不断拓展新适应症。余慧明举例:“呼吸领域产品新可来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但年年都有‘新身份’,因为每年都有新的适应症在华获批。”
这是GSK见证并受益于进博会“溢出效应”的一个缩影。余慧明表示,一方面,GSK多款参展的全球领先创新产品在中国加速获批、上市和准入,从“展品变商品”、从“首展到首处”,搭乘进博“快车”不断提速;另一方面,全球的创新经验与智慧都在进博平台得到共享交流,让企业可以持续保持好奇,不断学习、创新。
借进博“东风”,与中国已有百年渊源的GSK近年来不断全方位扩大本土合作,在华“扎根”愈加深广。
余慧明提及,在提升创新药可及性方面,GSK与本土企业、机构、协会等强强联手,不断深化合作,共同将创新优质的药品和疫苗带给中国民众。本届进博会期间,GSK将携手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签署慢乙肝疾病长期管理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数智化手段赋能患者管理,探索院内院外创新管理模式。
在临床研究方面,GSK将与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真实世界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在呼吸创新药物领域就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学术交流合作、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及转化等方面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我们正在推动中国成为创新产品首发地,未来五年,GSK预计将有20个新产品或者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我们希望配合中国在新产品准入、医保谈判等方面的政策,尽最大的力量提升创新药的可及性。”余慧明说。
近年来,GSK不断提升中国总部能级,赋能业务创新,深度参与中国经济高水平、深层次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近几年非常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包括加快新药审评审批及医保落地等利好政策,让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持续投资中国,”余慧明说,GSK在预防疾病领域拥有丰富的管线,而在疫苗与药物专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能够专注于探索治疗与预防的关联,“GSK所倡导的‘预防先行’与‘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方向不谋而合,未来充满机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A股大涨 沪指突破3200点
- 经费包干 科研“松绑”(身边故事看改革)
- 中秋节临近 殷墟文创月饼受青睐
- 击落6架!俄国防部:乌再次企图用无人机发动“恐怖袭击”
- 力拓集团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展CCUS技术创新
- 北京酷暑“送清凉” “凉方”“凉策”沁人心
- 长沙发布研发人才政策十条 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
- 物价运行平稳、投资规模扩大、消费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数据为完成全年5%左右预期目标打下基础
- 音乐剧《将进酒》在京首演 以国风原创“邂逅”少年李白
- 老年糖尿病患者冬季保健小贴士
- 上海:端午假期返程高峰遭遇“暴力梅”
- 金与正痛批:盲目跟风美国谴责朝鲜的国家,丑态毕露
- 海南奋力打造国家公园“海南样本”
- 电影《华侨女英雄李林》全国首映
- 帮助患者重拾信心 “情系肾友·透亮人生”尿毒症救助公益计划启动
- “开跑车进学校漂移”男子:不认可几十万赔偿费
- 台风“格美”进入24小时警戒线 福建海事局启动II级应急响应
-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成功在体外再造胰岛组织 为严重糖尿病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 两部门联合印发《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推动电影从“拍重庆”向“重庆拍”转变
- 热门推荐
-
- 阿根廷政府削减公立高校经费引发不满
- 三个“洋女婿”勇闯南京龙舟赛:热血沸腾的端午节太赞了
- 跨越8500公里赴巴黎和美之约:五粮液“和美全球行”正式启动
- 广州公交车票价9月起调整
- 山西吉县:全国邀赛《黄河大合唱》 最高可获5万元奖金
- 中德经贸合作论坛暨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举办
- 白宫官员称伊朗可能最早在本周对以色列发动“重大”袭击
- 陕西:中国奥运健儿进校园分享拼搏历程
- 福建省莆田口岸今年来出入境船舶数量创历史新高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走进赤峰博物馆,探寻塞外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
- 三亚网红“民宿村”见闻:“臭水塘”蝶变“哎岬湖” “闲房子”成了“钱袋子”
- 多位台胞“登陆”千里寻亲 携家眷清明返乡祭祖
- “福满海丝 闽韵流芳”文旅专场演出向海内外观众展现“福”文化的深厚底蕴
- 热度同期上涨超3倍!“赏花游”持续升温,成春季旅游市场亮点
- 龙尚村的旅游饭,真香!
- 山西闻喜邱家庄大墓战国早期青铜器矿料或来自豫西
- “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 2023年山西省科技活动周启动
- 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641列 发送货物93.6万标箱
- “清明寒食”之源山西介休:巧借民俗契机 倡导文化传承
- 山西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