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国以工代赈吸纳245万低收入民众就业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正持续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中国国家发改委4日透露,官方通过安排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项目,同步推动地方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前三季度已累计吸纳245万低收入民众务工就业,同比增长30.2%,已发放劳务报酬31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2.7%。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今年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共下达2024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115亿元,围绕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26个,前三季度累计吸纳27万脱贫民众、防返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农村低收入民众就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民众就近就业增收渠道。
此外,各地围绕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七大领域,充分挖掘重点工程项目主体建设及附属临建、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用工潜力,前三季度已累计吸纳218万返乡农民工和其他低收入民众务工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83亿元。
国家发改委称,将继续坚持把解决低收入民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各地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实施,加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力度,吸纳带动更多低收入民众务工就业,持续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充分发挥“赈”的实效。(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喀什徕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
- 漳汕高铁全线首个桥梁桩基开钻施工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外媒:以色列宣布将从以黎巴嫩边境城镇撤离居民
- 印象京剧《薛涛》开演在即:“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
- 重庆“小巷公交”四周年:从来不只是一条公交线
- 四川平昌:3名儿童掉入化粪池不幸身亡
- 越南汉文文学与中越文化交流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 粤博举办《诗经》国风音乐会 演绎七夕浪漫
- 通讯:高温下铁路工人为钢轨“舒筋接骨”
- 2023年“水立方杯”印尼赛区收官:“我对华语音乐情有独钟”
- 首届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大会在江苏徐州开幕 行业知识产权蓝皮书发布
- 乘势而上共建国际科创新极点
- 业务量月破百亿件成常态 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26.6%
- 如何拯救“玻璃人”?血友病药物研发瞄准预防性治疗需求
- 国家发改委:推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
- 大学生应如何用好信用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斯里兰卡之夜” 走进泉州
- 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Ⅰ期项目今将投产
- “熊猫之声”2022成都(国际)童声合唱音乐周在蓉开幕
- 热门推荐
-
- 智利一架小型飞机坠毁 机上7人全部遇难
- 国际组织代表: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 俄乌局势进展:俄外交官称西方对冲突降级不感兴趣 乌称要继续防守巴赫穆特
- 香港中乐团携《周·秦·汉·唐》“登陆”山东 促进鲁港文化艺术交流
- 日首相考虑最快今夏访韩 日韩“穿梭外交”或重启?
- 渣打报告: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平均人民币结算占比升至7年来新高
- 22国代表齐聚成都 探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机遇
- 普京签令,梅德韦杰夫获新职
- 拉萨海关助力樟木口岸成为西藏出口农产品主要通道
- 和评理|以“国家安全”为名 行胁迫勒索之实:美国“芯片战”手段令人不齿
- -20℃ 温情守护中欧班列运输畅通
- (新春见闻)父子接力 广西花灯艺人匠心守“年味”
- 中国(广西)—柬埔寨跨境经贸投资推介会在南宁举办
- 湖北秭归:“借力”新零售“橙”就乡村振兴路
- 南非燃油价格连续第四个月大幅下调
- 今夏旅行“蜂向标”:“避暑游”成主流 “多巴胺”景点迎打卡潮
- 国寿寿险全面启动金融科技数字化工程建设
- 长沙频出楼市新政激活多样化购房需求
- 巴西多方人士寄语巴中友好事业更上层楼
- 俄外交部宣布禁止92名美国公民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