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与业界人士共论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企业出海已经从单一的产品出海,转变为产业出海、供应链出海、品牌出海以及文化出海等多元化出海模式。30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论坛上,专家学者与业界人士共同探讨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表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出海成为历史必然,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一定会成为历史必然。
20年前的2004年,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正式开启出海之路。目前联想在全球拥有18个研发基地和30多家制造工厂,在全球180个市场开展业务,75%以上营收来自于海外。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企业出海的关键能力包括全球供应链、全球研发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以及数字化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两个基座。
吉利从2003年开始走出国门,2023年海外销量占比已经达到40%。浙江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认为,企业出海,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要做好区域化布局,推动全球化和本土化协同发展;此外企业必须具备可续发展的现代治理能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定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站在对方的位置来想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如对当地就业、环境等的影响,努力地减少带来的负面冲击。此外,还应通过拥抱全球来汲取不同的理念,增强自己的“长期的能力”。
龙永图认为,中国最重要的制度型开放措施是“一带一路”倡议,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框架,企业应研究相关合作文件以寻找合作方向和重点。
《灰犀牛》作者、全球风险与经济政策专家米歇尔·渥克认为,气候问题、地缘政治、宏观经济趋势是全球“灰犀牛”风险,这是中国出海企业应意识到的关键风险。企业应注重韧性发展,应关注科技的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以及关注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维修员在办公场所沙发旁猝死 公司不服工伤认定提起诉讼被驳
- 陆川携其执导舞台剧《天工开物》与杭州再相遇
- 2023中国食品与健康智库论坛在博鳌成功举行
- 头部主播带货商品频频翻车 打假人称送检商品大多有问题
- 中国民航局:到2035年建成航空运输强国
- 苏宁易购零售云交流交易大会,百大品牌、多重补贴助燃818
- 南航首架C919飞机预计9月19日执飞穗沪航线
- 中国东北地区开行首趟冷藏集装箱中欧班列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长沙开幕 近5000家企业参展“掘金”
- 暑运“小飞人”带来大客流
- 大风、降水、强降温 河南部分县市将现寒潮
- 中国成新能源汽车全球“风向标” 特斯拉持续扩大市场布局
- 又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确认参加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 首批25家 北京市演艺新空间授牌仪式举办
- 3月份中国北方地区或有4至5次沙尘过程
- “带病”上市不可一撤了之
- 美国非裔男子高举双手投降后仍被警察放狗撕咬
- 委内瑞拉决定同巴拉圭断交
- 报告指在欧中企收入稳健增长但对欧盟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下降
- 96.2%受访初中生使用过短视频
- 热门推荐
-
- 罕见“银十”超“金九” 中国商品房销售同比转正
- 财政部:近期将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
- 泰国14000多家便利店推广中国旅游形象
- 第19届世界气象大会开幕 中国气象局:愿助力发展中国家提升早期预警能力
- 广西龙眼年产量约62万吨 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客商采购
- 日本学力调查:初三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正确率仅12.4%
- 浙江85%以上茶园已开采 交易价格预计同去年持平
- 江西脑瘫少年求学路:“家人爱”与“同学情”就是我的双腿
- “TOP20·202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启幕
- 中国两部门下达48.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 福建平潭口岸首艘南太平洋岛国远洋渔船入境通关
- 这些年轻人在西海固勇闯“牛市”
- “数字经济”成山东 “两会”热词 代表委员为打造“数智生活”献策
- 平遥国际影展揭晓荣誉归属 山西影片斩获百万奖金
- 传统市场继续回暖添活力 “外贸大市”浙江宁波勇拓海外市场
- 新疆特高压线路首次应用北斗图传监测技术
- 首届链博会将于11月28日举办 已出现“一展难求”局面
- 一家民族餐厅的“进博故事”
- 四川雅安至新疆叶城高速公路四川段康定跑马山1号隧道右洞贯通
- 南京港刷新开埠以来进港船舶吃水最大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