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套路多 一不小心就“白花钱”
一个商品 店铺竟有三种价格?
“双11”套路多 一不小心就“白花钱”
消费观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邓莉)今年“双11”预售价比直接买更贵?卖鞋商家故意发错货,再以小额赔偿劝说消费者“将错就错”?同一个商品,店铺同期有三种价格,消费者一不小心就点错链接下单……在今年电商平台“双11”第一波大促过后,不少消费问题集中反馈出来。有消费者感慨:是有真实惠,但商家卖货玩法套路多,一不小心就“白花钱”。
同一商品同期多价,预售价不是最低价?
“第一波预售期,我买的一款猫砂,在李佳琦直播间付定金后加上其他券,实付140元左右8包;告诉朋友后,她误拍下同一店铺里同一款商品的另一个预售链接,实付113元左右4包;结果我们又发现店铺还有一个三人团购链接,108元可以买4包……”近日,消费者王玲向记者表述这次“双11”期间她遇到的“购物困惑”。
记者留意到,今年“双11”电商平台将预售机制回归,同时也期望引导商家共同将玩法简单化,让用户体验更纯粹。但事与愿违,部分商家在规则之外,推出了同一商品的多个价格,如某主播直播间价、团购价、“双11”预售价等,扰乱用户视线。
按照平台等发布的“双11”活动消费者规则,“双11”分为官方预售和现货售卖两种活动形式。在第一轮预售期间,成功支付定金和尾款的用户,在叠加平台满减、消费券等后,即可享受到比平日更便宜的优惠。然而,消费者小琳却发现,自己看中的一款外套,现货支付是402元,如果预售付定金+尾款,居然要423元。记者在某社交平台看见,有不少网友发帖曝光类似问题,尤其以购买美妆类产品为重灾区。
商家不按套路出牌?顾客爱凑单后退款
参与“双11”大促的商品,为何会出现“先提价、再降价,最后实际比平时买的更贵”的现象?一位接近天猫方面的人士告诉记者,凡是报名参加“618”“双11”等大促的商家,都被要求其活动均价要低于日常价,这是硬性规定。相关平台客服告诉记者:“如果消费者不满意最终售价,可以选择退款退货。预售产品有价保期,用户可以要求退差价。”然而,由于预售产品与现货产品的原始定价不一,导致平台的满减玩法变得复杂,也导致有消费者在申请价保退差价时被商家拒绝。
对于预售、满减等玩法机制,商家也有无奈。不少商家视大促为一把“双刃剑”:不参与“双11”就没有平台的推送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销量。广东一位做服饰的商家秦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双11’销量同比下降了三成多,很多消费者为低价买到心仪商品,选择了凑单付完款后再退款个别商品。”这类“赚了吆喝,赔了买卖”的情况存在于多个电商平台。业内指出,这也导致有的商家通过多种销售链接来实现增量。
在“烧脑玩算术题”之外,有消费者还投诉:商家在大促期间寄错、寄漏东西的频率变高。消费者MOMO告诉记者,其买了一双爆款童鞋给孩子,“双11”期间价格便宜了60多元。结果商家寄来的鞋子货不对板,随后商家主动给她40元补偿,还以“利润微薄,店铺会扣分”等说法希望她不要退款退货。MOMO无奈地表示,这已是她今年第三次遇到类似发错货的情况了。
业内分析
平衡商家与用户是平台难以跨过的坎
业内指出,当前无论是法律还是商业惯例,均未明确商品的预售价必须是最低价。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诚信是立商之本,平台应加强管理,做到让“双11”预售价可以不是最低价,但必须是诚信价。
如今,强调优化商家与用户的体验是各大电商平台改革的主旋律,尤其是平台希望在保持大促的低价基础上,为商家减负。不过,业内分析指出,从商业实际经营角度出发,真正让商家生存困难的,还是流量推广费,流量平权也是为中小商家减负不容忽视的选项。在流量枯竭、电商平台供给过多的情况下,如果平台无意中让商家运营成本压力增加,那么“双11”等大促期间,商家与平台无法“齐心”为消费者提供低价,也在情理之中。(广州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岳普湖逾21万亩小麦开割 金色田野“丰”景好
- 重庆将加密直飞新加坡客运航线
- 俄媒:莫斯科近郊恐袭事件嫌疑人乘白色汽车逃离
- “香港促进现代化专业人士协会”考察团来宁考察
- 久坐、熬夜、抽烟喝酒……哪些危险因素易诱发糖尿病?
- 招供细节公布!俄媒公布莫斯科恐袭嫌疑人审讯视频
- 推动与东盟新兴产业领域交流合作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提四点建议
- 各大雪场“开板”,这个滑雪季怎么玩才过瘾?
- 今年一季度,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数超680万人次
- 北京春节假期交通出行“前低后高” 多措并举温暖回家路
- 2023年上海咖啡门店数达9553家 外资咖啡企业数领跑中国
- 亚洲最大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装置通过验证
- 2024年河南110接报逾704万起 协助破获各类案件5.87万起
- 开年观察: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强城”向未来
- 蒙古国患者在上海获救治 颅脑中“坍塌的隧道”被重新打通
- 一线城市,连出两招
-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6.3级地震 震源深度60千米
- 重庆将建设文物考古保护基地 打造考古研学新去处
- 沈阳植物园花朝节开幕 穿上汉服共赴春日国风
- 上海吴淞边检开启绿色通道救助受伤病困扰外籍船员
- 热门推荐
-
- 第八届中国陶瓷创意周在佛山禅城区开幕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联欢活动年味浓
- 泰国一辆大巴坠崖 致4人死亡30多人受伤
- 植发行业乱象多疗效承诺不靠谱 大麦微针、新生植发被投诉
- 阔别四年 云门舞集将携新作《霞》亮相国家大剧院
- 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取得新进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三明:推进林业改革再出发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南航新增张家界直飞香港往返航班
- 国企老总敛财上千万,用“特长”临摹领导签字……
- 纽约上诉法院驳回特朗普解除“封口费”案禁言令请求
- 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各项奖项出炉
- 水利部:西江干流已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 新疆何以成为中国影视拍摄的基地之一?
- 日本在扩武歧路上越走越远(观象台)
- 年中观察:“两项增长”看浙江国资国企发展新动能
- 俄罗斯代表团随行记者未获得赴美签证 俄外长表示谴责
- 2023双碳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 首批“绿色先锋合作伙伴”授牌
- 飞盘、陆冲、骑行…… 谁是潮流运动之王?
- 白俄罗斯:俄在白部署战术核武不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