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对接“大服务” 创新机制助农增收 蹚出粮食丰产新路径
央视网消息:湖北黄石大冶市是鄂东的粮食主产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当地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粮食丰产打下基础。眼下,正是当地粮食收获的时节。
水稻迎丰收 机械收割效率高
湖北黄石大冶市的水稻种植基地稻谷已经成熟进入收获期。稻田中,收割机正在稻田中穿梭忙碌。这些收割机上全部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可以对收割机的位置、运行轨迹等情况进行高精度定位,并及时回传,精度可以达到1米。
通过这块屏幕能查看哪些区域已经收完,哪块田还没收,收割机现在在哪个区域,以什么路线进行收割。这些数据不仅能作为稻谷补贴、“一喷多促”物化补贴等粮食种植生产类补贴的参考依据,还能帮助农户科学调配农机,抢抓农时开展收割。这片几百亩的水稻,5台收割机用1天时间就能全部收完,机械化的操作和科技的加持让水稻收割更加高效和精准。
“小田并大田” 高标农田为粮食丰产打基础
对于机械化操作而言,相对平整的大田块里操作起来效率会更高,也更容易产生规模效益。为此,当地近年来一直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原本一两亩的田块合并成五六十亩的大田块,俗称“小田并大田”。如今,大冶农田中七成都是高标准农田。
除了“小田并大田”,完善配套设施也属于高标农田的改造范畴。太阳能杀虫灯能够通过光诱杀死害虫,降低病虫害发生率60%,减少一半的农药用量。
在这片高标农田里,水稻种植过程从插秧、施肥、灌溉、防治到收割全部都实现了机械化。依托于科学管理和高度的机械化,这家农业合作社3000多亩的稻田,日常的田间管理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完成。
“小农户”对接“大服务” 联营机制助农增收
在现场,刚收获的粮食直接就被装进马路边货车里,这些车全部来自于当地的一家米厂。早在这批水稻种植之初,米厂就和农户签好了协议,农户按照米厂客户要求的品种来种,成熟后米厂按照之前就拟定好的协议价格上门来收。
农户算了一笔账,按照这种联营机制,他家的稻谷比市场收购价高三四毛,每亩田可增收400元左右。
2024年,大冶种植水稻42万亩,预计水稻产量20万吨。眼下,大冶的水稻收割已完成90%以上。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会速递)人大代表:年轻人养生要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方式
- 中医药标准体系再“升级”
- 青海基层人民调解员尤拉才让:山无遮 海无拦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
- 南非将于5月29日举行全国大选
- 6月1日起火车票预售期调整为15天 运行实施“一日一图”
- 有羽恐龙鳞片到羽毛如何演化?1.3亿年前鹦鹉嘴龙化石研究揭秘
- 四川富顺警方破获多起非法狩猎案 放生4700余只保护动物
- 茯苓莲子“年味”首饰俏销 中药扮靓青年“蛇年新装”
- 北京薪酬报告发布 低空经济催生高薪热招岗位
- 2024年吴哥考古公园接待国际游客超百万
- 吉林白山强降雨导致5人被困 消防救援工作正在进行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与会政商人士:香港金融优势可为“一带一路”作独特贡献
- 不仅仅是陨石撞击 火山喷发或为恐龙灭绝“埋下种子”
- 辅助生殖项目入医保,没必要太谨慎
- 艺术走进生活 张晓凌美术馆在安徽阜南开馆
- 河南漯河以“食”聚“贤” 提供招聘岗位5545个
- 国际最新研究称,个性化脑刺激可减轻帕金森病症状
- 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达2万 哈马斯领导人赴埃及磋商停火等问题
- 深耕数十载 山东滕州玻璃迈步国际一流高端产业集群
- 上海政府、高校、企业携手打造实习、见习和就业一体化的服务链
- 热门推荐
-
- 科曼多尔群岛发生5.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外媒关注中国交通领域新成就——中国正在“加速奔向未来”(国际论道)
- 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 中新健康|农业农村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促进营养健康消费
- 又到一年麦黄时!山东科技赋能“齐鲁粮仓”确保颗粒归仓
- 浙江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 杭州市局地地质灾害风险很高
- 英国艺术家杰瑞米·加德纳中国首次个展亮相山西
- 浙江上线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 激发创新动力
- 中新健康 | 广东专家研发AI模型 先心病诊断准确率超八成
- 全球首例白犀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
- 国家医保局:2022年谈判药报销1.8亿人次 为患者减负2100余亿元
- 广东连州水晶梨去年总产值超12亿元 成农民致富果
- 今年1-9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3000万吨
- 构筑竞争新优势 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会见日中友好会馆新任会长宫本雄二
-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欧洲大型车企“全力以赴”反对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连云港聚焦医药产业发展 打造千亿级“中华药港”
- 报告:2024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比例已达88%
- 各地各高校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投资中国)CFA协会中国区总经理:CFA考试在华发展速度远超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