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外看广东 结构优化中蕴含哪些“新”意?
10月22日,广东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披露次日,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在广东正式发布,这也是继苹果iOS和安卓系统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
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赢得产业主动,这正是广东当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主干道”。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锚定高质量发展,步履不停;立足当下,受各种条件的约束,要彻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依赖,却绝非在旦夕之间。
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变化,同样深刻地反映在刚刚出炉的前三季度“成绩单”上——前三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99939.18亿元,同比增长3.4%。比照全年5%的增长目标,这一数据仍有差距。
但是,透过数据,如何客观、理性看待广东经济增速放缓?跳出数据,我们又能看见增速背后哪些新的变化?
从“远景”到“实景” 结构优化中如何见“新”意?
就在经济数据发布的同一天,前三季度南方五省区用电量也正式对外公布。
我们也在GDP数据之外,得到研究观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另一个维度:前三季度,广东全社会用电量6904亿千瓦时,用电量仍然居全国第一位,而用电量增速达到7.8%,第二产业成为电量增长主力军。
作为实物量指标,工业用电量是反映第二产业发展的关键数据之一。即使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压舱石”的第二产业,依然从产业一线发出澎湃而有生命力的轰鸣。
而用电数字增长背后的新意,恰恰隐藏在这组数据当中。
在总用电量提升的同时,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也在悄然增长。折射的正是广东第二产业正在发生的结构性转变:
新质生产力从“概念”逐渐“可感知”;
先进制造业正从当初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规划的“远景”,加速落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景”,并且逐步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含“新”量增加,也在前三季度其它经济数据中得到印证:
第二产业占比保持在40%左右,其中工业占比35.9%,制造业占比32.7%,
另外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56.4%和31.5%,同比提高1.3个和2.8个百分点。
“经济重心能不能稳,就看第二产业的比重,我们有制造业托底、有实体经济支撑,这是我们经济总量能够立得住的一个底色。”广东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新洪告诉记者,工业比重升、房地产比重降,广东正在削减对房地产的依赖,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支撑力”日渐增强,积蓄新的动能,这也正是广东经济结构当前正在发生的最关键转变。
从新产品到新航线 外贸“风向标”何以指向新动能?
在外贸依存度高达六成的广东,外贸形势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底色”,更关乎全年经济总体发展的“成色”。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披露期间,恰逢第136届广交会在广州举行。作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风向标作用不言而喻,其更是观察广东外贸形势的一扇鲜明的窗口。
穿过会场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广东外贸人气不减的事实。
走进一个个具体的展区,深入每一家企业,仍有新意可寻:
在已经举行的第一期展会中,聚焦“先进制造”,本期11165家参展企业中,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企业约3600家,57.8%采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改造提升产业链……
参展企业展示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数字化产品为例,展出展品达39万件,增长高达300%。
要在已经连续不间断举行数十年、一年举办两期的广交会实现大规模“上新”并不容易,近年来,广交会上新速度、数量连续提升,展区设置也随世界产业潮流快速调整。这不只是全球市场加速变化使然,更有着广东应对外贸形势变化、推陈出新作出的主动调整。
走出展会,观察广东整体外贸形势,更能体会这种结构性转变来之不易:
过去数十年间,依靠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依托“惯性”,广东已经累积了厚实的外贸家底。2023年,广东外贸增速也曾出现增速阶段性短暂回落,经历过调结构的阵痛期,部分外贸大市甚至遭受“失速”质疑。
而在今年广东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几乎同时,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也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外贸数据:进出口6.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发展新质生产力,用新产品、新产品赢回市场的主动权,这是广东外贸历经低谷后快速回暖“逆风翻盘”韧性所在,更是经济结构在历经外部环境考验后发生的又一大变化。
数据之外,在距离广交会展馆100多公里外的深圳盐田港,万箱云集货如轮转。这里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全国对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货量。
仅2024年前9个月,盐田港就新增了16条航线。
观察这些新增的航线,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的覆盖范围包括了北美、南美、澳大利亚以及地中海地区,而在这些新增的航线中,就有一条航线,是专门为了跨境电商客户而打造的。
这些新增的航线,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也是现实发展的内在需求——
这种现实的需求,我们在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同样找到呼应:前三季度,我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9.4%、6.3%,新兴市场占进出口比重提升至64.5%。
“不单是产品品种多了,我们的出口区域也多了,行业更广泛,跨境电商等新模式为经济形成更多的支撑。”杨新洪告诉记者,吹入岭南的外贸新风,正在春风化雨,悄然转化为经济结构提速换挡的助推力。
从“底色”到“成色” 如何在“稳”中注入新动力?
理性认识、客观面对问题和挑战,同样是当下发力的关键。
从经济增速看,前三季度广东GDP同比增长3.4%,增速有所回落,既有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也有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因素的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既有对广东经济形势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期的清醒认识,也要有结构调整的阵痛持续释放的心理准备。要看到“稳”的基本面也要坚持“新”发力点。
前三季度,广东经济总量接近10万亿元,达9.99万亿元,占同期全国经济总量的10.5%,占比保持稳定,总量继续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必须比其他省份同比创造更多经济增加值,难度也可想而知。
在奔跑中调整呼吸,在逆势中找寻出路。我们看到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加力带动了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加速释放,9月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等支持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也保持了19.1%的较快增长,其中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9.8%。消费、金融、房地产等部分指标边际改善,效果可期。
我们也要看到民间力量的积蓄:前三季度,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4.3万亿元,增长17.1%,占广东外贸总值的63.6%。
民营企业增速快于整体;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全省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高过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潜力值得期待……这些同样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孕育,积蓄向上的态势。
“回过头来看,数据在变化,旧的东西去了,新的东西还在逐步培育、孕育当中。就像一个孩子,他会逐步强大起来,我们需要给予时间跟空间,把经济培育得更有力量。”展望今后经济走势,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认为,数据背后的新势头,不应被忽视。
跳出经济数据的框架,我们看到了广东经济在承压中萌发的新意,或许在更长的时间线上回望今天的经济数据,会更有“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体会。
着眼当下,蓄力奔跑正当其时,既要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淡定,更要有“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心。
(总台记者 郭翔宇 林丽丽)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打造立体化发展模式
- 货车行驶中频现自燃 消防提示:春季谨防轮胎“发火”
- 直播带高校:让学生感受更真实的大学情怀
- 2024中国(江西)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举行
- 七大气象生态旅游品牌亮相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
- 宁波制造受RCEP市场青睐 三项指标创同期新高
- 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大幅下降
- (第六届进博会)浙江“掘金”进博会:抢购全球好货“加码”外资招引
- 【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 广东退役军人闻“汛”而动 积极投身防汛抢险
- 对单位保有“秘密”,缘何官司有胜有败
- 世界水日:科学饮水 不只“8杯水”那么简单
- 广州黄埔新发现清代外国船员墓群
- 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角逐第十七届文华奖将亮相河北
- 中国贸促会声明:大阪世博会不存在所谓“中国企业馆”
- 中国国家发改委:将坚持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 暑期浦江游览客运量破百万 上海黄浦海事全方位保障安全
- 曼谷唐人街发生火灾 泰国总理下令救援
- 山东省图书馆迎建馆115周年 擘画“十五五”时期新篇章
- 西安机场新开至巴黎国际客运航线
- 热门推荐
-
- 商务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累计吸收服务业外资457.5亿美元
- 青海电网:“立体巡检+集中监控” 助力迎峰度冬电力保供
- 小兰花“吸粉”Z世代 “十亿产值”兰乡再掀新消费
- 2023年香港零售业销货价值同比升16.2%
- 健康体态通过四个维度综合判读
- 美国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06.1 低于市场预期
- 【透视】美媒民调:生活成本高成为美国人“心病”,许多人担心无法支付账单
- “十一”假期成都地铁全线网累计运输乘客3888万人次
- 安徽连发干旱暴雨响应 全力以赴防洪抗旱
- 青海税务联合多部门打造“税路通” 助企“跨越山海”
- 缩短度假“半径” 都市青年于闹市拓宽“远方”版图
- 章太炎后人章明徕:望章太炎这一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 各地花样暑期活动点燃消费活力 众多文旅活动你pick哪一项?
- “创纪录!”特朗普被诉后,竞选团队3天筹得700万美元
- 互免签证后新加坡旅游热度大涨,“新马泰”已全部对中国免签
- 浙江绍兴:后人纪念王阳明逝世496周年
- 云南西畴:“女子太阳节”遇上国际劳动妇女节
- 联合国秘书长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学校发动“毁灭性袭击”
- 武陵山区铁路“危石工”:尽心坚守 清除隐患
- 河南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激励民企二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