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全面采收 棉田尽显“科技范”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17日电 (苟继鹏)时下,新疆各地棉花迎来全面采收,“智慧棉田”尽显“科技范”。
连日来,在尉犁县,由两个“90后”种植管理的3000亩“超级棉田”正在采收。只见采棉机轰隆隆驶过,像一把大型推子,将白透了的棉田剃个精光。
“我们用六头采棉机,大约一个星期就能完成采收任务。今年平均亩产籽棉有望达到500公斤,比去年好。”该棉田的管理者之一艾海鹏说。
“超级棉田”里,耕、种、管、收等环节,均借助遥感无人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以及智能灌溉系统,科技赋能使得棉花种植轻松高效。
“这种无人化、智慧化的棉花种植方式正在成为新疆棉花种植的趋势。”艾海鹏说,“超级棉田”从2021年平均亩产籽棉254公斤增长到2023年的420.9公斤。
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不仅加速迈向全程机械化,“智慧棉田”更在天山南北兴起。
眼下,沙湾市金沟河镇5000亩“无人农场”里的棉花已成熟,机械化采收正忙。今年,沙湾市宏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打造“无人农场”,并实现全程智能化。
“耕,有北斗旋耕机按照设定路线翻耕;种,有播种机精准作业;管,有系统实时监测;收,有采棉机。”合作社理事长韩波说。
走进该“无人农场”管理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数据。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农场的“智慧大脑”,水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天气情况等一览无余。
“5000亩地只需要4个人不出门就可以管理,手中的农具变成了手机和电脑,每亩地最少增收100多元人民币。”韩波说。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如今,棉花种植正从全程机械化朝着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链博会吸引5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 车辆泡水毁坏 车损险怎么赔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世界看到一个充满活力、担当尽责的中国
- 金砖扩员有力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发展(国际论坛)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景气区间
- 港澳台居民及外国人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公布
- 中欧(厦门)班列将实现货物集结报关“零换乘”
- 豫疆联手护“心”生 第二批伊犁先心病儿在郑州救治出院
- 暴雨蓝色预警继续:湖南南部、广东南部沿海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中国杂粮之都”山西忻州邀客来 “土特产”乡村振兴“挑大梁”
- 两部门:做好清明节祭扫安全管理 把防范工作放在首位
- 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2023年营收超6120亿元 实现两年翻番
- 雄安新区:住房公积金可直接支付购房首付款
- 新航一客机因遭遇严重气流颠簸紧急降落 机上死亡人数升至2人
- 呈现东西部协作成果 长篇报告文学《远方的山水》研讨会举行
- 豫剧搭乘“爱达·魔都号”赴日交流
- 气候凉爽地貌独特 广西百色“清凉产业”引客避暑游
- 专家呼吁重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社区筛查以提升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
- 时隔四年,日本将韩国重新纳入“出口白名单”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抓住疫后新契机,实现合作新突破
- 热门推荐
-
- 唐风晋韵中触摸历史,诗经山水间放空心灵 山西曲沃邀客晋都行
- 韩媒:韩国海军火箭炮测试发生走火事故
- 幼儿误食避孕药有何后果?专家:危险等级较高
- 文旅“搭乘”微短剧 为西安数字经济添活力
- 加班未获审批就“加了白加”?
- 《龙门筑道》新书首发暨泰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 福建漳州:博士创新站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 探索人工智能等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 沪教育部门打造青少年“科创绿洲”
- 港澳作家“回家” 共叙万水千山情
- 哈萨克斯坦7月通胀率环比增长0.6%
-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科创领域缺少足够“有耐心”的长期资本
- 包子“烤”出幸福路:一条生产线上的三个故事
- 广东精细化保护古树名木 留住绿美乡愁记忆
- 岭南书画篆刻名家邀请展在广东省文化馆开幕
- 青藏联网工程直流系统起始站调相机检修 为迎峰度夏做准备
- “女童被钢珠射中左眼失明”后续:男孩家长答应先付20万医药费
- 天津摄影师用80余件作品展示滨海新区十年发展成果
- 艺术乡建如何建?专家:不能只靠艺术家 融入村民生活是关键
- 活力西藏|雪域高原的花间精灵
- 日本一景点检出诺如病毒 超百人出现呕吐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