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书画篆刻名家邀请展在广东省文化馆开幕
中新网广州8月6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年“在粤”活动之“踔厉岭南书画同行——岭南书画篆刻名家邀请展”6日在广东省文化馆开幕,展出的50余件作品题材丰富多样,笔墨技法不拘一格,有弘扬传统品味格调的精品,也有对当下笔墨艺术新思考的力作,呈现出岭南艺坛鲜活生动、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书法、绘画、篆刻是中国独特的三种国粹艺术。自宋元以来,书画篆刻艺术相互贯通,凡有建树的艺术大家往往至少两门兼善。正如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在《刻印》诗中所言,“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
此次展览以国画、书法、篆刻三大传统艺术为主题,邀请广州画院特聘画家黄三舍、广州市海珠区美协副主席孙共文、广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邹雨东、广州工美书画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李显达四位名家联袂献艺,每位艺术家均展出国画、书法、篆刻、诗文中至少两种艺术形式的作品。
在展览导赏环节,四位参展艺术家向观众介绍了各自的创作理念和风格特色。其中,黄三舍此次展出的作品涵盖了诗书画印,其中又以十余方印章为主。他还专门就展览主题篆刻了几方印章,并在现场展出,使得此次展览更显特色。邹雨东的作品则体现了他在写意花鸟上的探索,画面中对于“红点”的使用,既有中国笔墨点染的用意,又有西方美术对于空间的呈现。
活动现场还举办创作分享会。在谈到书画与篆刻如何入门时,孙共文介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谢赫六法”,从气韵生动到经营位置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李显达则分享了学习书画艺术对于丰富精神生活的作用,“平时我们的生活就像一张白纸,如果能学习国画、书法,欣赏一些好的篆刻作品,时时都能有所感动,这样就让自己的生活也变成像画一样美了。”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30日。(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项目征集正式启动
- “中国可能比美国拥有更多选择”
- 安徽变更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蛙声”一片说共富 浙江遂昌石蛙养殖开拓强村之路
- 浙江义乌上半年生产总值同比增9.1% 进出口同比增超二成
- 10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 保持持续稳定恢复
- 北京西城区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同心·点亮”品牌发布
- 中消协点名家乐福购物卡限制消费等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 作家蔡崇达:写作的本质是走向自己的内心
- 再有一人被解职!谈及反腐,泽连斯基这样说
- 2024年广西信息通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南宁举行
- 专家学者齐聚“中国盐湖城”共话锂资源开发利用新蓝图
- 安徽铜陵郊区大通镇居民楼坍塌事故现场发现一名失联人员
- 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7万亿元 居中国第二
- 北方大部升温显著华北最高温直逼20℃ 南方13日起迎大范围阴雨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4万亿美元
- 德国2月自俄罗斯进口额同比下降91.0%
- 连接儿童与自然的奇幻桥梁 《万物有信系列》推出
- 甘肃积石山地震:甘肃消防救援总队已累计营救被困人员61人
- 公共卫生间,别把“方便”变成不方便
- 热门推荐
-
- 新一代锂电池隔膜黏合剂在湘潭研发成功
- 2024年中国内地全年电影票房425.02亿元
- 广西作家东西斩获茅盾文学奖 获奖作品已被译成多国语言
- 云南消防已搜寻出10名昭通镇雄山体滑坡失联人员
- 络病理论创新转化打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脉络”
- 中金公司参与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系列研讨会
- 上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已超过300万人
- 雅加达至重庆首发旅游包机团队启航
- 增进友谊 深化合作——访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展
- 智库报告:美“航行自由计划”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
- 韩国国会弹劾监察院院长
- 央行再次打开降息通道 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
- 2023海南企业百强名单出炉 入围门槛大幅提高
- 新技术可早期预警锂电池热失控
- 土耳其今年前八个月接待外国游客同比增长7.1%
- 电力服务特色产业发展 广西滨海市郊古村引客来
- 云南政协委员建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技能人才
- “红船之家”特写:两代三人共守一片“初心”
- 不妨以理性心态看待“高考房”
- 中外客商国际果蔬会上共觅“美味”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