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山西大同“智慧黄花”使会种地变“慧”种地
中新社大同10月12日电 题:山西大同“智慧黄花”使会种地变“慧”种地
中新社记者 李庭耀
“我们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打造土壤、作物、环境、病虫害智能感知的‘四情’农田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系统。”12日,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智慧黄花基地,该村村委会主任张威告诉记者,当地黄花产业正在进行智慧转型。
大同市云州区是“中国黄花之乡”,有600多年的黄花种植史。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火山岩土壤肥沃疏松,为黄花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如今的黄花种植面积达17万亩,是当地主导产业之一。
多年来,大同市云州区通过推广蓄水保墒、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标准化种植技术,同时引入无人机、旋耕机、除草机等现代农业机械,使黄花产业的标准化、智慧化、科技化程度得以提升。2020年,该区入选首批中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大同市云州区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路径,唐家堡村便是这一探索的缩影。
张威介绍,上述系统通过无线感知技术,实现对土壤墒情、农田气象、作物长势和病虫害信息的实时、长期数字化采集与可视化管理。
“土壤墒情监测设备能够根据黄花需水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大田环境气象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农田环境气象信息,指导适时适量灌溉。”张威告诉记者。
在黄花病虫害防治方面,唐家堡村采用黄花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综合防控手段,在黄花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安装物联网杀虫灯、布设黄蓝板,诱杀害虫,同时能够预测病虫害发生时间与概率,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通过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提高了黄花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黄花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提升。”张威介绍,该村黄花产量逐年提升、村民收入也逐年提升,去年人均年收入超1.7万元人民币,预计今年可达2万元人民币。
如今,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推动下,大同市云州区黄花产业已经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效益化高质量发展。当地黄花产品不仅在中国畅销,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张威说,唐家堡村将继续以科技推动黄花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这里将涌现出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1月2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与昨天持平
- 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在蓉启动
- 调查:仅6.7%的外国公司因俄罗斯受制裁而撤资
- 尼泊尔数字支付交易量激增 二维码支付受青睐
- 驻日美军持续进行伞降训练 冲绳多地政府联合抗议
- 中消协:“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 得实惠要多对比
- 立秋之后如何健康养生
- 绿色成鲜明底色 广东多个关键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
- (第七届进博会)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区总裁:在进博会汇聚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 第六届中亚国家元首协商会议在哈萨克斯坦举行
- 纵览中国百年考古成就
- (国际观察)韩国国会选举投票启动 “朝小野大”能否破局?
- 突发:法国总统马克龙决定让阿塔尔留任总理
- 全新“长春礼物”开征 打造城市文创IP促文旅发展
- 浙江高温升级 杭州预计未来七天最高温均超40℃
- 新时尚?成都兴起“绅装骑行”:穿着复古绅士服,骑车打卡特色街区
- 新疆:“绿智矿山”助力煤炭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 专家解读:如何理解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
- 凤凰卫视香港台在TVB免费电视85台开播
- 四地联手侦破非法经营“笑气”案
- 热门推荐
-
- 生产力新跃迁·策源之力|全球最大生物医药“机器人丛林”何以诞生在上海?
- 加拿大西北地区野火火情难挡 首府耶洛奈夫居民将全面撤离
- 张信哲,情歌王子的下半场
- 青海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分层分类多元参与
- 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
- 菲仕兰发布2024半年报 中国业务持续双位数增长
- 内蒙古“网红”村支书开直播讲政策 走上惠民“新赛道”
- “五星卡”签发启用 5人在浙江领取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 沧州举办第四届网络电影盛典 面向全国征集优秀网络电影作品
- 上海数据交易所联合中国知网等共同启动“数炬计划” 助力研究型数字人才培养
- 《福气啦!融合区》中秋特别节目推出 全方位展现祖地文化
-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第5000列发出
- 转“伐”为“护” 宁夏首笔生态补偿类国有林票交易落地灵武
- 人口贩运受害者、中国籍演员王星已登机回国
- 韩媒:首次通话!尹锡悦邀请李在明访问总统府
- 农夫山泉否定自己,穿上“绿衣服”
-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
- 关于新版俄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 普京最新表态
- 中国国家统计局:工业是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亮点
- 新疆巴州米兰古城遗址迎来旅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