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粮仓”丰收忙
眼下,湖北省应城市39万亩糯稻收割进入尾声。在杨河镇马堰村,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碎秆还田一气呵成。“亩产1300斤,一亩地净收入500元左右。”今年种了600亩糯稻的应城市河堰家庭农场负责人武强国盘算着收入。
通过土地平整、配套农田水利、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城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7.75万亩,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
提高农田标准后,应城还顺势推动水稻产业由“散户种植”向“大户经营”转变,糯稻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至83.6%,种植规模、种植品质和种植效益全面提升。
应城是湖北打造更高水平“荆楚粮仓”的缩影。在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的全香型稻米示范区,农民正在进行收割作业。该品种稻米品质优良,是湖北主推高端大米品牌江汉大米的后备品种。“一亩田能增收300元到400元,我明年还要扩大面积。”马山镇马南村村民娄兵说。
实现增产增收,得益于新品种的成功培育和“订单农业”模式。“我们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花药培养技术等,选育出适合湖北种植的好品种。”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郭英介绍,2022年以来,湖北成功培育出15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省级财政投资1亿多元建设的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和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今年也有望建成。
在洪湖市青泥巴莲藕的种植基地,每天一大早,“新农人”王文娟就开始在线直播,记录挖藕到发货全过程,这些新鲜的藕在两天内就会运到全国各地的餐桌。仅5年时间,“洪湖莲藕”实现了从注册到“出圈”的进阶,9月初,成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明年有望达到百亿元年产值。
湖北出台“虾十条”“鳝七条”“茶十条”“米九条”,重点打造潜江龙虾、仙桃黄鳝、楚天好茶、江汉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潜江龙虾综合产值达750亿元,仙桃黄鳝产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一大批荆楚农业品牌不断发展壮大。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全省秋粮收获进度达八成,其中中稻收获超过2400万亩。(本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漳台小小非遗发言人讲解大赛在福建漳州举行
- 天津港“西拓” 助力津陕陆海联动
- 加中贸易理事会蛇年新春期待促进加中经贸务实合作
- 冷空气减弱南下 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雨
- 国际识局:莫斯科频遭无人机袭击,“攻心计”一再上演?
- 走进乔家大院:沉浸式体验晋商文化之旅
- 东北华北等地有强降雨 台风“卡努”影响东海等海域
- B族维生素、驱蚊手环 这些驱蚊方式蚊子并不“买账”
- 安徽: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
- 2023年北京入冬时间为11月6日
- 中国(河北)日本机器人产业精准对接会成功举办
- 云南文蒙铁路开展实质性施工 建成后接轨泛亚铁路东线
- 持续100天、800余场活动 上海浦东迎来最大规模文化艺术节
- 民歌大观绘“音乐之书” 以一路书香伴一路歌声
- 中欧班列(郑州)开行突破10000列 通达欧洲40国
- 天津颁发全国首张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和职称认定证书
- 山东援塞医生:跨越国界奉献大爱 厚植中非深厚友谊
- 取消绩点,有更深的意蕴
- 世行警告加沙冲突外溢影响全球经济 美要求以改善加沙人道主义局势
- 地理标志产品交易直播活动赋能广东肇庆特产走向全国
- 热门推荐
-
- 这名上海医生在社交平台挖了个“树洞”……
- 菲律宾宣布解除棉兰老岛国家紧急状态
- 海事司法文库系列丛书在青岛发布
- 中国与洪都拉斯启动自贸协定谈判
- 湖南郴州多部门精诚共治 助推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
- 国内外300多家企业武汉展示工业设计新成果
- 首位华裔奥斯卡影后杨紫琼:开启60岁的精彩人生
- 浙江义乌圣诞用品销售旺 商户:每年上新超百款
- 审理特朗普案件之前,纽约曼哈顿法院接到炸弹威胁
- “翠德丹”号邮轮首访天津 30国旅客开启“中国之旅”
- “在场—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暨第六届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启幕
-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长沙举行
- 韩警方公布首尔地铁持刀行凶者身份 网上频现模仿威胁言论
- 减少“为爱奔波” 上海开始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
- 一对老夫妻半个世纪的珍藏 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
- 拜登赢得内华达州民主党党内初选,对选民表示感谢
- 兰州创业者深耕政企信息化 年均申请5件著作权
- 重庆警方捣毁一特大诈骗团伙 涉案超2000万元
- 天津港发布“港口大模型”等多项港口数字化转型成果
- 交通运输部印发《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